"\u003Cp\u003E——原分享標題《新媒體藝術賦能未來商業空間的無限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7日,由國內新銳的商業設計媒體Hi設計與愛普生聯合舉辦的場景喚醒論壇——數字影像介入商業空間(上海站)完美落幕,近百名設計師、數十位品牌方、運營方、媒體等各領域的負責人蔘與了此次活動。活動邀請到了Hi設計聯合創始人任維、更新設計創始人周遊、SODA建築師事務所合夥人姜元、南京線狀建築設計研究室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倪鵬飛、拼格創意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夏弘達、全球新媒體藝術平臺MANA創始人謝贊以及全球領先的數碼影像企業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工程投影機產品經理丁若明,一起探討數字影像與商業空間的融合與創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下是全球新媒體藝術平臺MANA創始人謝讚的演講實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ANzP7qLRGBH\" img_width=\"1016\" img_height=\"759\" alt=\"新媒體藝術,做“科技藝術導演”的導演\"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這是我們的網站,網站上有很多全球的藝術家,我們是一個平臺,在這樣一個平臺上有藝術家,有設計師,還有一些從事科技的科創人員,這些所有視頻都是網站上的創作者進行上傳的作品和案例。我們也做一些專訪,除了線上,也會做很多線下的活動。平均每個月會有一兩場線下的活動,每年度、季度會有一些大型的活動。我們是一個全球性的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ANA最早想建造一個平臺,我大學學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其實在學這個專業時是十分迷茫的,那時候09年上大學,大學學了近20款軟件,但是當時特別想看這方面的一些作品,想去接觸這方面的創作者,但是當時瞭解一些藝術類網站很難看到這樣一些作品的,尤其新媒體藝術作品,包括新媒體藝術也有很多人很難了解到什麼是新媒體藝術。到後面經過很多的探索,後面做了MANA的網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MANA本身的意思是神力、超自然的力量。我一直認爲,藝術家做了很多東西是市場上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我們在構建藝術家、設計師和科創人員大型的社區,目前我們相當於是國內唯一一個有國外從事創意設計的人去使用的網站,我們網站也是中英文雙語的,國外一些創意團隊也在用我們的網站,除了在上面可以看到他們的作品,同樣也可以找到這樣的創作者,一方面在上面分享、交流學習,也可以做其他的一些對接方面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是我們在做的時候生成的生態系統圖,09年做的時候一直在想,自己學的是數字媒體藝術,到最後偏新媒體藝術,但是一直在想什麼是新媒體藝術,越往後覺得新媒體藝術相當於是爲設計,爲科技,或者爲藝術進行一些賦能。做櫥窗的人用新媒體藝術的手段進行了創作,他創作了怎樣的一些東西,所以他會有大量的跨界進行創新的合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線上我們會有一個網站,網站上也會有一些檢索,可以找到大量的作品,也有垂直的社羣。這些所有創作者你們也可以直接聯繫到他們,有他們的聯繫方式。這是我們做的線下活動,我們不是做設計出身的,之後也會跟Hi設計做一些戰略合作。我們近期的活動是上海設計周的先鋒論壇,主題制定和嘉賓邀請基本上都是我這邊在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今天的主題,當我看到嘉賓名單時我心裏很忐忑,我放到最後,前面都是講數字影像,這幾位在前面從設備、從技術、空間、建築,我都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樣的內容,我做了很多功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商業空間我做了一些研究,今天講商業空間,關於商業空間這塊,商業空間大概會講哪些東西?我做了一些搜索,我發現這些多數來源於近期的商業空間的光線、照明或者色彩設計運用、社區、商業屬性與生活屬性,還有可持續的,包括以人爲本等等。新媒體最大的能力在於設計師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創新,不停地跨界,做出一些新的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主要講新媒體藝術爲商業空間設計注入了新活力。新媒體藝術比較多的是它的新奇性、多維度、互動性、娛樂性、虛擬性。我們做平臺不做落地的,顧客要參與互動體會的話,主要是參與性、細節性、便捷和多元。尤其在多元這塊,顧客被本身作品感動的時候,這個作品才做得比較好。剛纔講到光,光的設計做得最好的是你感受不到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來關於商業空間用的比較大的類,如果作爲一個創意團隊或者公司,比如商業賣場空間、酒店、餐飲、娛樂、休閒這幾大空間裏面,其實都有不同的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新媒體藝術,我認爲新媒體藝術,包括其他技術人員、工程師跨過來時,他們相當於科技藝術導演的導演,去創作一個一個作品,但是去打造這樣一些空間作品的時候,他們擁有超自然的力量。爲什麼說是導演?以往導演創作一部影片,現在導演也在升級,有之前的敘事影像轉變爲現在的景觀影像,比如舞臺導演打造一個舞臺劇,現在很多沉浸式的舞臺空間打造的不僅僅是影像,它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空間。對於這些藝術導演,他們的畫筆是什麼?他們的畫筆很多。數字影像這塊剛纔談了很多,其實真正進行創作運用,現在很多設計師、創作者,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大膽地運用的工具,VR、AR、XR。關於5G、6G,5G來了以後,6G說是零的時代,再往下是真實世界、虛擬世界、多次元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國外一些藝術家是計算機畢業的,工程師畢業的,但是做出的作品很棒,其實很多理工科的人從小有美術的審美,以及自己的感知,從而打造出非常棒的作品。對於他們的展示也會用到各種各樣的空間裏面,在各種場合都可能展現。這是一個朋友做的沉浸式的作品,任何一個空間包括會議場合都很強調沉浸式。還有西部世界,中國有一批人奔着西部世界做,而且正在行動中,做各種各樣的場景,而且真正在爲人生目標打造這樣一些場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是簡單的舉了一些例子,比如Tigrelab用了AR增強現實,把影像打印出來可以進行拍照。這是在一個購物中心,它也可以變成音樂會的現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前段時間上海外灘源,一位國外藝術家把地球球體在上海外灘源造了一個月球表面,站在地球看月球的感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還有窯洞的應用,還有關於海洋館,現在很多場館都開始進行一些改變,博物館以前以物爲主,現在主要以人爲主,強調各種互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是景德鎮敘述關於陶瓷的故事,如何傳達陶瓷文化。這個也是增強現實,小投影。用了磁懸浮,做了空中盆景,現在中國很多旅遊景區都有盆景園。這是米蘭設計周,當時通過一個簡單的玻璃水晶加上光影,營造一個空間。這個是沉浸式劇,現在有很多表演,不只是觀衆在下面,演員在上面進行表演,現在很多劇,比如《不眠之夜》這都是很棒的沉浸劇,包括《夢迴牡丹亭》,演員動作可以控制觀影變化,當你再去看一齣劇時,演員就在你旁邊進行表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是通過無人機做的一隻小飛天狗,當時拍了一個小片子,也給當地旅遊帶來了幾十萬的客流。這個是現在博物館應用到挺多的,利用一臺投影機把畫廊的畫,各種各樣的空間技術應用很多。這個是多拉A夢的任意門,這個是《聽琴圖》,通過VR可以進入宋徽宗的畫當中。這個也是沉浸式的光影,結合比較好,它把亭子,中間水幕、塔、白牆營造了沉浸式的感覺。這個是上海大觀園大前年的項目,有兩個天井,當時天氣比較熱,這個人進行吟唱時,一個天井不停地下雪,一個天井不停地下雨,再有人吟唱。這是三亞,在熱帶的地方,藝術家複製了冰川。這是卡夫卡寫的《變形記》,藝術家爲了卡夫卡做了一個動態雕塑,以表達扭曲的人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案例非常多,這個是李四達老師的分析,分析比較到位,未來是虛擬、混合體驗,還有超現實的媒體體驗,在這裏面有很多人造環境、智能化環境、5G網絡時代,包括沉浸、代入感,具體案例也不多講,現在大家經常刷抖音或者看電影,裏面真的很多東西,真的成爲現實。抖音裏有很多實現了,是觀衆自己拍的,還有一些科幻在落地。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創作中可以更多地運用這樣的一些東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一方面是從學科中做判斷,這一環是近期接觸比較多的,這塊是現在時代在發展的方向,近期這塊也在開始進行研究,包括近期的馬斯克腦部可以輸入數據,現在時代發展比較快,關於這塊的創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我是做平臺的,特別想把這句話拿出來,我對做平臺時有一個感悟點,覺得國內的創作者,我們基本上沒有做檔案的習慣,瞭解了非常多的團隊,基本上做了一個作品,然後問他你的作品怎麼樣,怎麼樣可以瞭解到,包括一些甲方自己做了一些項目,就幾張圖片和文字。之後對於創作者來說不能做更多的表達,現在一些需求方如果看不到具體的案例,從前期策劃到你後邊的記錄,還有一些數據的生成,形成一些影像,或者更多維的記錄,如果不去做這塊的話,東西等於沒做,等於沒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叫謝贊,謝謝。\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7594770482842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