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明確發展戰術核武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朝鮮日報》在題爲《美軍參聯會寫明以中朝爲對象使用限定性核武器》的報道中稱,美國自1987年與蘇聯簽訂《中導條約》後,可搭載戰術核武器的中近程彈道導彈的開發和部署長期受到限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美國科學家聯盟”核信息項目負責人漢斯·克里斯滕森所擔心的,“美軍對使用戰術核武器的討論越來越頻繁,尤其令人感到擔憂”。

"\u003Cp\u003E韓國《朝鮮日報》30日爆出猛料稱,五角大樓6月發佈的《核行動指南》中,明確表示“可在戰鬥中使用限定性核武器(戰術核武器)”,而使用核武器的對象直指中國和朝鮮。儘管《環球時報》記者在公開版本的美軍《核行動指南》中並未找到直接針對中朝的內容,但在未來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似乎越來越被五角大樓認同。美國國防大學甚至建議“一旦朝鮮半島戰火再起,可以讓韓國和日本共享美國戰術核武器”。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教授表示,美國釋放出的這類想法非常可怕,“無論在哪個地方使用了多少戰術核武器,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未來局勢的發展,核戰爭沒有界限可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明確發展戰術核武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朝鮮日報》在題爲《美軍參聯會寫明以中朝爲對象使用限定性核武器》的報道中稱,美國自1987年與蘇聯簽訂《中導條約》後,可搭載戰術核武器的中近程彈道導彈的開發和部署長期受到限制。但美國即將於8月退出該條約,在修改《核行動指南》後,“美國有可能針對朝鮮等敵對國家開發並運用中近程核彈頭導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承軍解釋說,戰術核武器是相對戰略核武器發展而來,它的核當量較小,用於執行戰役戰術任務,特點是低污染或者零污染,在覈爆炸之後,地面部隊可以很快進入核爆炸區域展開後續行動。韓國國防安全論壇事務局局長申宗宇表示:“美軍現役的洲際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等戰略核武器威力太大,很難用於實戰,不能對敵國造成實際威脅。”爲此美國宣稱,將部分潛射導彈的核彈頭替換成低當量戰術核彈頭,並重新研發可攜帶核彈頭的海基巡航導彈。美國還計劃從明年開始生產能精確打擊地下設施的低當量B61-12戰術核炸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報道援引日本《東京新聞》的報道稱,美軍參聯會具體提出了使用核武器的程序,表示“美國有決心和能力爲美國及同盟的防禦使用核武器”。報道稱,美國前任奧巴馬政府以縮小核武器的作用爲目標,特朗普政府卻在推進核彈頭的小型化,並修改核指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相關討論越來越頻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京新聞》稱,《核行動指南》在美軍官網主頁上曾短暫向公衆公開,很快就被刪除並設爲“僅供官方使用”,但“美國科學家聯盟”將其內容保存並重新發布。不知道重新發布的版本是否經過刪減,《環球時報》記者30日詳細查詢了這份標記爲《聯合出版物3-72:核行動》的指導文件,並未發現其中有直接涉及中國的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這份60頁的文件的確在美國軍界引起廣泛關注。它直言不諱地鼓吹未來美軍應該考慮在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核武器的使用對於任務成功至關重要”。其中還明確要求美軍應在遭到核打擊後,繼續在受污染的環境中生存和作戰,並實施核反擊。“陸軍部隊、特種作戰部隊在覈爆炸之後的輻射環境下也必須要保持完成所有戰鬥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國《軍事時報》稱,2019年的核理論要求美軍各軍種加強訓練並準備在覈打擊後的環境中展開作戰行動。“美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覈爆炸後的放射性環境中作戰,指揮官應該知道核爆效果如何影響人員、裝備和戰鬥力。他們應該訓練並掌握核爆後的生存方式和技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美國科學家聯盟”核信息項目負責人漢斯·克里斯滕森所擔心的,“美軍對使用戰術核武器的討論越來越頻繁,尤其令人感到擔憂”。韓聯社30日稱,美國國防大學近日發表題爲《21世紀核威懾力:2018核態勢研究報告的作戰運用化》的報告,探討在朝鮮半島發生緊急狀況時,仿照北約模式,“在美國的管理下,讓韓國和日本共享美國戰術核武器”。這份由美軍現役陸海空軍官共同完成的報告還宣稱,中國、俄羅斯和朝鮮一起被列入“威脅美國核安全態勢”的三個國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旦使用,未來將不可控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美軍主動降低核門檻、追捧戰術核武器的趨勢,楊承軍認爲,目前低污染或零污染的戰術核武器只是遠景發展目標。以現有技術,無論是大當量還是小當量的核武器,一旦使用都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凡是經歷過核泄漏或核爆炸的地域,很多都變成無人區,對於環境的危害巨大而且長期不能消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戰術核武器還是戰略核武器,一旦投入實戰,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使用核武器的數量、強度和規模”。楊承軍強調,美國拋出有限使用戰術核武器的信號是非常可怕的,美國威脅使用戰術核武器不僅是對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示威,更是向全世界的宣戰,這是美國決策者最利令智昏的理念和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承軍表示,對於中國而言,雖然中國的核武器在數量上和美國無法相比,但中國的核武器是可靠、可信和有效的。中國的核政策是不首先使用,但一旦中國遭到無論何種核武器的攻擊,對手必然會遭到滅頂之災的核報復。“中國的核力量經過幾十年發展,完全具備二次打擊能力,也就是說在遭到首次核打擊之後,依舊具有可靠的核反擊能力。因此我們奉勸美國決策者在覈武器的決策一定要非常慎重,決不能爲了一己之私,輕率地把美國和美國人民拖到核戰爭的泥沼中。”(李珍 魏雲峯 郭媛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編:羅昱、高紅霞)\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3926059863296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