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据了解,目前广西尚存的农村危房,屋主多为贫困户。这些危房迟迟没有进行改造,是屋主不愿意,还是另有原因?地方推进“危改”工作中存在什么困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多地,采访多名危房主人及基层干部,了解其中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已经申请指标 迟迟没有动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也想在老家建新房,但是没有钱哟……”7月18日,都安瑶族自治县拉仁镇仁德村成功队的蓝湘娜在电话那头哽咽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老家的房子建在半坡上,屋顶用砖瓦和水泥砖铺盖而成,一些横梁已经折断,漏出几个黑洞。屋后半坡的植物已经爬上屋檐,门前及周边的杂草没过人膝盖。透过残破的窗户看到,屋里几乎没有一件新的家具,潮湿的地板上爬满青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仁德村支书黄启景说,村干部作了调查,这间房子建于1996年,面积约有70平方米,评定为C级危房。按照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可以获得3.1万元的农危房改造资金补贴。如果自己再掏两三万元,就可以建一间新房,“他们申请了指标,只要一动工,就会有一笔补助直接打到他们个人账户,等房子建成验收以后,会再发余下的补助,但他们申请到了指标,却迟迟没有动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蓝湘娜在电话中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除了清明节和过年,一家五口很少回老家,他们现长住柳州。在柳州,好心的房东知道他们家境贫寒,每个月只收90元房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患有慢性病,目前没有办法务工,老公在建筑工地干活挣钱,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家中三个孩子读书,两人是大学生。“我也知道政府动员好几次了,但以目前我们家的情况,实在没能力完成改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TamV8fdANkw\"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00\" alt=\"广西农村危房改造有专项资金补助,为何一些危房的主人没有行动起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 都安拉仁镇仁德村村民蓝湘娜家是危房,虽然申请了危改指标,但无钱动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家里经济困难 心有余力不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两年镇里就把我家列为农危房改造的对象了,可是家庭经济困难,没得办法,只能暂时放弃。”7月22日,谈及农危房改造一事,桂林市临桂区塘西村村民徐金生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0多岁的徐金生是村里的特困户、低保户,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老房子因年久失修,现在已经是危房,无法居住。他们一家在村边的草坪上,搭了一间木草屋。“住在这里,方便放养鸡鸭。”他告诉记者,前几年大女儿考上大学,学费还是靠各方资助、助学贷款等办法解决的;二女儿、小儿子也在读书。“我和妻子的身体都不好,一年的收入主要靠卖自养的鸡鸭,非常有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给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农村建新房,人工和材料费都比较贵。按目前的政策,农危房改造补助的2万多元,打完地基就所剩无几。剩下的材料费、人工等,建一层按80平方米算,至少也要四五万元,“以我家目前的情况,根本没办法凑齐这几万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56岁单身汉 计划今年建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安拉仁镇仁德村豆二屯的黄汉达今年56岁,仍单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农村,这个岁数,很难再讨到老婆了。”7月18日,黄汉达的嫂子说,之所以如此担忧,还和黄汉达的个人家境有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黄汉达是贫困户,现在居住的泥房建好已经47年了,是祖辈留下的。房子占地面积约有70平方米,墙壁已经开裂,有的裂缝长达2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干部来了不止10次了,叫他危房改造,但他一直都说再等等。”黄汉达的嫂子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天,黄汉达见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后说,这间旧房子是危房了,年年都要维修和补漏。之所以迟迟未动工建房子,主要和钱不够有关,“我现在主要帮人家打水泥砖,一天得100块,但也不是每天都有水泥砖打。现在政策比以前好,计划今年9月份就动工吧,实在没有钱,就先跟亲戚借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TamuEZ0Zgih\"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99\" alt=\"广西农村危房改造有专项资金补助,为何一些危房的主人没有行动起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单身汉黄汉达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他计划今年9月动工建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有人注重“习俗” 影响危改进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连日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多个村落、当事人、基层干部后了解到,除了家境贫困外,当地一些习俗也影响危房改造的进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村民建房子,注重当地农村习俗,非常看重黄历和‘风水’。”都安一名基层干部介绍,都安拉仁镇有一户村民,老婆近些年一直在生孩子。受当地“如果家里有人怀孕,当年不宜动工挖地基”习俗影响,虽然他申请了危改房补助,资金已经到位,但改造进展因此延后。还有一些村民建房,如果新建房的位置,按“风水”论今年不宜动土,村民也会暂缓建房时间。这些都会给基层干部推进当年农危房改造,完成农危改任务增加难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农村大龄单身汉,即使住在农危房里,但因为嫌麻烦、担心举外债、房产没人继承等原因,在危旧房改造上的积极性不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有的交通不便 建房成本翻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广西农村存在的危房中,有不少位于偏远的贫困山区,因交通不便,甚至不通公路,建房成本会比较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小村屯,还没有通泥沙路,走的都是一些山路。如果要建房,车子进不去,建材就需要用马拉、人工挑,建房的成本要高出很多。”都安一扶贫干部称,这种情况的建房成本,是普通建房成本的三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我区农村危改房补助金,是根据房子本身进行评估、评分、评级等而确定的数额,补助并未把农村交通情况作为评分的项目,交通的好坏不影响补助金数额。对一些无法达到整村易地搬迁条件的贫困村屯来说,交通问题也是推进农村危改房工作的“拦路虎”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也有一些有建房需求的贫困户认为,新建标准面积80平方米的房屋偏小,不能满足人口较多的家庭需求;如果建房超面积,建房资金不能享受国家补助,所以他们对是否建房有些为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编辑丨莫妮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493641610859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