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上丝绸之路故事也有“青岛篇章”,2015年10月,青岛开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青岛”号帆船航行,同年,青岛籍运动员郭川率“中国·青岛”号国际船队,创造北冰洋东北航线首则世界纪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1953年的“青岛航海俱乐部”(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航海俱乐部),到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青岛帆船故事有着纷纭“前传”和“待续”。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鲸海潜跃,天涯知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舟海浩荡处,千帆相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本刊记者 韩冬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克利伯2019—2020环球帆船赛备选船员、青岛女孩罗小瑜的“水手日记”里有许多短句,读来意蕴斐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船是我的安慰剂,因为这里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世界最著名的环球航海赛事之一。克利伯船队,自1996年开赛以来,徙于洲海、春秋无怠——在上个赛季,从利物浦等地再到三亚、青岛——八个赛段、经六大洲、十余国际停靠地,确如一队扶摇万里的“鲲鹏之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支涉渡烟波的船队中,有一艘尤为特别——红底金纹、绘饰腾龙,苍莽而亲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岛号”大帆船,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船队的“八季元老”,迄今环球7周。2019-2020赛季,是青岛与克利伯赛事携手的第八年,将满纸东方故事讲与八方远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舟海浩荡处,有许多天涯比邻的故事。克利伯2019-2020赛季,将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位船员参与航行。今年9月,“青岛号”将从伦敦圣凯瑟琳码头起航,开启11个月、40000余海里的环球漫记。\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faf0b28f6264367b3e1f0ec151d6595\" img_width=\"2018\" img_height=\"1064\" alt=\"舟海浩荡处,千帆相竞\"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鲸海潜跃,天涯知君\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城市名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青岛,千帆相竞的故事,也与“四海高朋”的城市气质相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岛市帆船运动管理中心国际交流与产业发展部副部长袁华强为《中国青年》记者讲述了青岛的“帆船年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的奥帆赛、残奥帆赛,最为扣人心弦,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名帆船帆板奥运选手向11枚奥运金牌发起冲击,中国帆船帆板竞技项目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奥运时代,在国际帆船赛事引入的城市排行榜上,青岛名列亚洲首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主创办的品牌赛事中,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CCOR、青岛国际OP帆船营等获誉颇多。青岛帆船纪事,添了许多活泼新趣——2018国际名校帆船赛,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等12支名校队伍同场竞技;“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已举办三届,填补了中日韩俄长距离离岸帆船拉力赛航线空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上丝绸之路故事也有“青岛篇章”,2015年10月,青岛开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青岛”号帆船航行,同年,青岛籍运动员郭川率“中国·青岛”号国际船队,创造北冰洋东北航线首则世界纪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岛名片,印有鳞波帆影——2015年,世界帆联授予青岛“世界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2016年,世界帆联、亚帆联授予青岛“十年御风城市奖”;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同年,中帆协授予青岛“中国帆船运动发展突出贡献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帆船之于青岛,是文化的,亦是产业的。袁华强介绍说,一则,奥帆文化,是青岛在“国际朋友圈”中的“个性签名”,在国际奥委会、世界帆船联合会、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国际OP级帆船协会,青岛俨然已是旧识故友。二则,青岛的帆船产业业态方兴未艾,“帆船运动与旅游、文化、会展、商务、船艇装备制造业相关”——青岛的中国国际航博会每年成交额达数亿;30余家国际知名品牌船艇制造企业落户青岛;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被命名为中国第一处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1953年的“青岛航海俱乐部”(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航海俱乐部),到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号”,青岛帆船故事有着纷纭“前传”和“待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舟舷一叶,所载的不仅是体育竞技,另有城市气象、人文交融,甚至与产业升级丝缕相关——2003年起,百年北海船厂搬迁建为奥帆中心,昔日老工业基地升级为城市标志景观。在袁华强看来,青岛的灯影泊船,“是城市的灵气,自然内透、无须摆拍——就像美国迈阿密南滩、新西兰奥克兰帆船码头”。如今的奥帆中心恰遂此愿,帆影绰绰,朝暮如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平民航海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支舷舟都有期盼冒险的权利——奥德修斯的归乡木筏在《荷马史诗》里浮摇踉跄、鲁滨逊的柏木舟满载现代性的突围隐喻、圣地亚哥老人的褪色帆影里悬着鱼骨和骄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岛梦想号的环球航程,正经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那里有穿越6万年的史前部落。农历月末,海上无月,岛岸无灯,间隔50余海里,新石器时代的古老文明与现代都市布莱尔港遥遥相望。生命有涯,未知与神秘却无尽,我们可期的无非是继续出发、探索世界的美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地球上航行最远的独臂船长”徐京坤最新的“航海笔记”。这个30岁的年轻人拥有无数传奇故事:他是2008年青岛残奥帆赛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帆船之都”青岛城市品牌宣传大推广大使;他在国内外大赛中屡次刷新国家队纪录、创造30天未经停靠横跨大西洋等三项世界纪录;他考取一系列国际航海资质,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国际帆船驾照签证官,如今以“青岛梦想号”船长的身份再启双人环球航行,侠侣乘风,破浪观鲸。\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846cbfb34174f91a3f0ab650ee609a2\" img_width=\"1008\" img_height=\"696\" alt=\"舟海浩荡处,千帆相竞\"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青岛“独臂船长”徐京坤\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而所有标签其实可归于一词——航海家。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中国女子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宋坤、2017-2018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冠军刘学,青岛,无疑是“盛产”航海家的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5月,在“齐鲁最美青年”颁奖典礼上,徐京坤通过卫星电话从印度洋的查尔斯群岛发回语音:“有人说我是榜样,我只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先例,为更多青年打开一道门,每个人都有相信梦想的权利。”月余无音讯,徐京坤听上去依旧沉稳笃定,言辞恳切无琢——在袁华强眼中,“他是踏实、坚韧的航海家,也是朴实、有主见的好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实上,帆船运动的专业性与职业化,不意味着普通人的航海梦无门可诉——以克利伯帆船赛为例,这一顶级国际赛事有40%的非职业选手,已为4000余普通人实现环球梦想,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有74岁。他们从讲台、从园圃、从实验室、从育幼房迢迢而来,登舟远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青岛,更多“平民航海家”应运而生。2010年起,启动“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普及计划,每年出动帆船5000余船次,累计40余万人次普通市民拥有了“鼓帆体验”;2006年,青岛启动“帆船进校园”青少年帆船普及计划,建立107所帆船特色学校,累计培训2.4万余名青少年;2019年4月起,“帆船理论课”走入小学校园,从帆船演变、船体结构,到绳结打法、行驶原理,成为暑期海上帆船培训的“少年预科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航海家这个语汇,波光粼粼——征服、冒险、勇气、自由,一字一顿,皆有灿然流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帆底的水手,捕捉季风、洋流与星斗;而岸边遥望的人们,同怀热切期许。袁华强念念不忘的,是青岛帆船的“国际传播影响力”,他讲起奥帆中心的至美时刻,暮色如漪的仲夏,云兴霞蔚、白帆争流——恍如庞德的句子:“逝帆十月归来,阳光独耀波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御风行舟处,前帆悬起、日辉洒落——welcome on board,my sailor!(欢迎登船,亲爱的水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052741525673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