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上絲綢之路故事也有“青島篇章”,2015年10月,青島開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青島”號帆船航行,同年,青島籍運動員郭川率“中國·青島”號國際船隊,創造北冰洋東北航線首則世界紀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1953年的“青島航海俱樂部”(後更名爲中國人民航海俱樂部),到克利伯環球帆船賽“青島號”,青島帆船故事有着紛紜“前傳”和“待續”。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鯨海潛躍,天涯知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舟海浩蕩處,千帆相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本刊記者 韓冬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克利伯2019—2020環球帆船賽備選船員、青島女孩羅小瑜的“水手日記”裏有許多短句,讀來意蘊斐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船是我的安慰劑,因爲這裏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克利伯環球帆船賽,世界最著名的環球航海賽事之一。克利伯船隊,自1996年開賽以來,徙於洲海、春秋無怠——在上個賽季,從利物浦等地再到三亞、青島——八個賽段、經六大洲、十餘國際停靠地,確如一隊扶搖萬里的“鯤鵬之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支涉渡煙波的船隊中,有一艘尤爲特別——紅底金紋、繪飾騰龍,蒼莽而親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島號”大帆船,克利伯環球帆船賽船隊的“八季元老”,迄今環球7周。2019-2020賽季,是青島與克利伯賽事攜手的第八年,將滿紙東方故事講與八方遠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舟海浩蕩處,有許多天涯比鄰的故事。克利伯2019-2020賽季,將有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00位船員參與航行。今年9月,“青島號”將從倫敦聖凱瑟琳碼頭起航,開啓11個月、40000餘海里的環球漫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faf0b28f6264367b3e1f0ec151d6595\" img_width=\"2018\" img_height=\"1064\" alt=\"舟海浩蕩處,千帆相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鯨海潛躍,天涯知君\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城市名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青島,千帆相競的故事,也與“四海高朋”的城市氣質相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島市帆船運動管理中心國際交流與產業發展部副部長袁華強爲《中國青年》記者講述了青島的“帆船年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的奧帆賽、殘奧帆賽,最爲扣人心絃,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名帆船帆板奧運選手向11枚奧運金牌發起衝擊,中國帆船帆板競技項目實現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奧運時代,在國際帆船賽事引入的城市排行榜上,青島名列亞洲首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主創辦的品牌賽事中,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CCOR、青島國際OP帆船營等獲譽頗多。青島帆船紀事,添了許多活潑新趣——2018國際名校帆船賽,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清華大學等12支名校隊伍同場競技;“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已舉辦三屆,填補了中日韓俄長距離離岸帆船拉力賽航線空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上絲綢之路故事也有“青島篇章”,2015年10月,青島開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青島”號帆船航行,同年,青島籍運動員郭川率“中國·青島”號國際船隊,創造北冰洋東北航線首則世界紀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島名片,印有鱗波帆影——2015年,世界帆聯授予青島“世界帆船運動發展突出貢獻獎”。2016年,世界帆聯、亞帆聯授予青島“十年御風城市獎”;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同年,中帆協授予青島“中國帆船運動發展突出貢獻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帆船之於青島,是文化的,亦是產業的。袁華強介紹說,一則,奧帆文化,是青島在“國際朋友圈”中的“個性簽名”,在國際奧委會、世界帆船聯合會、世界奧林匹克城市聯盟、國際OP級帆船協會,青島儼然已是舊識故友。二則,青島的帆船產業業態方興未艾,“帆船運動與旅遊、文化、會展、商務、船艇裝備製造業相關”——青島的中國國際航博會每年成交額達數億;30餘家國際知名品牌船艇製造企業落戶青島;青島銀海國際遊艇俱樂部被命名爲中國第一處遊艇(帆船)產業發展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1953年的“青島航海俱樂部”(後更名爲中國人民航海俱樂部),到克利伯環球帆船賽“青島號”,青島帆船故事有着紛紜“前傳”和“待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舟舷一葉,所載的不僅是體育競技,另有城市氣象、人文交融,甚至與產業升級絲縷相關——2003年起,百年北海船廠搬遷建爲奧帆中心,昔日老工業基地升級爲城市標誌景觀。在袁華強看來,青島的燈影泊船,“是城市的靈氣,自然內透、無須擺拍——就像美國邁阿密南灘、新西蘭奧克蘭帆船碼頭”。如今的奧帆中心恰遂此願,帆影綽綽,朝暮如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平民航海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支舷舟都有期盼冒險的權利——奧德修斯的歸鄉木筏在《荷馬史詩》裏浮搖踉蹌、魯濱遜的柏木舟滿載現代性的突圍隱喻、聖地亞哥老人的褪色帆影裏懸着魚骨和驕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島夢想號的環球航程,正經過安達曼·尼科巴羣島,那裏有穿越6萬年的史前部落。農曆月末,海上無月,島岸無燈,間隔50餘海里,新石器時代的古老文明與現代都市布萊爾港遙遙相望。生命有涯,未知與神祕卻無盡,我們可期的無非是繼續出發、探索世界的美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地球上航行最遠的獨臂船長”徐京坤最新的“航海筆記”。這個30歲的年輕人擁有無數傳奇故事:他是2008年青島殘奧帆賽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帆船之都”青島城市品牌宣傳大推廣大使;他在國內外大賽中屢次刷新國家隊紀錄、創造30天未經停靠橫跨大西洋等三項世界紀錄;他考取一系列國際航海資質,成爲中國最早一批國際帆船駕照簽證官,如今以“青島夢想號”船長的身份再啓雙人環球航行,俠侶乘風,破浪觀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846cbfb34174f91a3f0ab650ee609a2\" img_width=\"1008\" img_height=\"696\" alt=\"舟海浩蕩處,千帆相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青島“獨臂船長”徐京坤\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而所有標籤其實可歸於一詞——航海家。中國職業帆船第一人郭川、中國女子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宋坤、2017-2018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冠軍劉學,青島,無疑是“盛產”航海家的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5月,在“齊魯最美青年”頒獎典禮上,徐京坤通過衛星電話從印度洋的查爾斯羣島發回語音:“有人說我是榜樣,我只希望自己成爲一個先例,爲更多青年打開一道門,每個人都有相信夢想的權利。”月餘無音訊,徐京坤聽上去依舊沉穩篤定,言辭懇切無琢——在袁華強眼中,“他是踏實、堅韌的航海家,也是樸實、有主見的好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實上,帆船運動的專業性與職業化,不意味着普通人的航海夢無門可訴——以克利伯帆船賽爲例,這一頂級國際賽事有40%的非職業選手,已爲4000餘普通人實現環球夢想,參賽者中年齡最大的有74歲。他們從講臺、從園圃、從實驗室、從育幼房迢迢而來,登舟遠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青島,更多“平民航海家”應運而生。2010年起,啓動“歡迎來航海”全民帆船普及計劃,每年出動帆船5000餘船次,累計40餘萬人次普通市民擁有了“鼓帆體驗”;2006年,青島啓動“帆船進校園”青少年帆船普及計劃,建立107所帆船特色學校,累計培訓2.4萬餘名青少年;2019年4月起,“帆船理論課”走入小學校園,從帆船演變、船體結構,到繩結打法、行駛原理,成爲暑期海上帆船培訓的“少年預科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航海家這個語彙,波光粼粼——征服、冒險、勇氣、自由,一字一頓,皆有燦然流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帆底的水手,捕捉季風、洋流與星斗;而岸邊遙望的人們,同懷熱切期許。袁華強念念不忘的,是青島帆船的“國際傳播影響力”,他講起奧帆中心的至美時刻,暮色如漪的仲夏,雲興霞蔚、白帆爭流——恍如龐德的句子:“逝帆十月歸來,陽光獨耀波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御風行舟處,前帆懸起、日輝灑落——welcome on board,my sailor!(歡迎登船,親愛的水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052741525673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