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4年,渠首水閘落成、引丹總乾渠完工,4.4公里長的引渠工程和渠首閘順利竣工,爲“南水北調”鋪下了第一塊牢固的基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12月,在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前期工程、進一步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橫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面開工。

"\u003Cp\u003E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楚地闊無邊,蒼茫萬頃連。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站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大壩上遠眺,更能真切感受到這項世紀工程的宏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距離此處80米,曾有一座老壩巍然屹立,上世紀70年代以來,它是丹江口庫區的標誌性建築。在那個物資匱乏、技術落後的年代,丹江沿岸百萬兒女用建設激情和艱辛勞動書寫下一段戰天鬥地的永恆記憶,也爲如今的千里丹江潤北國描繪了最初的藍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3年2月19日,毛澤東視察長江,他問陪同他的水利專家:“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把南方的水借給北方一些?”他用手中的鉛筆在地圖上久久地指着丹江口一帶。就在這次視察中,毛澤東明確提出了“南水北調”的設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工程開工典禮舉行。來自鄧州、淅川等地的幹部、民工挑着乾糧,揹着鋪蓋,帶着簡陋的工具陸續到達工地,緊張地搭建工棚,投入工程建設。當年年底,參加丹江口水庫建設的施工人員達10萬人,號稱“十萬大軍戰丹江”。1967年11月15日,丹江口水庫大壩舉行下閘蓄水典禮,正式開始蓄水,實現了千百年來人們變水害爲水利的夢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9年2月1日,丹江口水利工程的關鍵工程——引水渠和渠道閘陶岔工程動工興建。時值寒冬臘月,條件艱苦、施工艱難,但參加工程建設的人們胸懷“南水北調、引漢濟黃”“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堅定信念,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共有2880名民工在工地上受傷致殘,有141人獻出寶貴的生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傳奇人物,“獨臂老人”李進羣就是其中一位。1970年8月16日,李進羣正在運送土方,一臺捲揚機突然失控,飛揚的鋼絲瞬間切斷他的右臂……命運的折磨並沒有讓這位堅強的淅川人倒下,而是把他和丹江口庫區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此後數十年,他拖着殘軀,堅持植樹播綠、義務護水,2014年,他被評爲省十大“江河衛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4年,渠首水閘落成、引丹總乾渠完工,4.4公里長的引渠工程和渠首閘順利竣工,爲“南水北調”鋪下了第一塊牢固的基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12月,在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前期工程、進一步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橫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面開工。2014年12月12日,工程全線建成,正式通水,一泓清水北上,滋潤廣闊的華北平原。截至2018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調水222億立方米,供水量持續快速增加,優化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有力支持了受水區和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張歡\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207707560350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