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

——狄德罗

☀ 想象实录

Q. 宝贝,你的梦想是什么?

A. 我要一座巧克力工厂,当统领木星的超级ET,或者当遨游天际的小飞侠……

Q. 做一名科学家不好吗?

Q.(在纸上画了一个五角星)宝宝,看,这是什么?

A. 地球人的标志、巨型钻戒、夜空中最亮的星……

Q. 不对,这是五角星!

孩子被“教育”了,导致扩散思考的能力越来越低。

——英国知名教育家肯·罗宾森

☀ 达尔文的母亲是怎么做的

一则

撞击心灵的

小故事~

某天,小达尔文和妈妈一起给小树培土。

正当妈妈解释泥土的用处时,他灵机一动地问:“妈妈,泥土里能长出小狗来吗?”

妈妈没有立即否定他的提问,只是回答:“小狗是狗妈妈生的。”

达尔文继续追问:“我是你生的,你是你母亲生的,那么,最早的母亲是谁生的?”

妈妈差点被问住:“上帝!”

达尔文:“上帝是谁生的?”

达尔文的母亲没有不耐烦:“许多未解之谜都真实存在地球上,等待你去发现并破解!”

达尔文的母亲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却用了鼓励的方式,让他日后能以充满想象的思维和精神,认识世界、探索世界。

学龄前的孩子更需要想象力的培养!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出据的一组调查结果显示: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别小看想象力的作用,

如果想象力耽误了,会影响孩子方方面面!

我们的右脑主要负责联系和想象,如果它没有得到保护和锻炼,便会遵循大脑用进废退的原则,渐渐退化。孩子浪费了先天艺术的天赋,丧失了后天唱歌跳舞的技能。

孩子的每次提问,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想象的飞驰,思维的跃进。不该拿成人标准的回答限定了一切可能性,导致思维固化。我们应该保护想象力的翅膀,从而激发潜在的能力,

研究表明,“情商”是决定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想象力是它的“主力军”,没有了想象力,只剩薄弱的创新意识和未被挖掘的思维方式。

爸妈重点看!!!

当孩子有了如下2种情况,证明有了初步想象力哦~

·怕黑

3~6岁的孩子尤为怕黑,源于对黑暗的恐惧心理,往往在这种未知的环境下,容易结合平时阅读到的绘本片段,产生想象力。

·“撒谎”

孩子会特别认真地对你说,妈妈,晚上有饼干星人出现哦!并非话语里的不真实性。由于他们孩子还处于无法分清“想象”和“真实”,你们不用过度纠正,只需要理解。

·科学性语言

爸妈切勿使用过多的科学性语言回答孩子的问题,让科学定义限制想象力,孩子非但理解不了,还会没了兴致。

一起助力开拓思维,为孩子安上创新的翅膀吧~

❄接纳想象中的“朋友”

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想象中的朋友,也许叫小豆豆、小点点……这是孩子创造力的最佳证明。

PS:爸妈记得邀请他们来做客,配合孩子的想象力“演出”。

❄融入想象中的“天地”

孩子看动画片,会产生自己是拯救地球的超人,是百变小仙女……这些属于想象力外在表现。

PS:爸妈如果认可他们的想象力,他们会进一步发挥想象力,甚至学以致用在日后的写作、创作等方面。

❄加入“角色扮演”

在扮演过程中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还能发展他们情绪的管理能力、社交生活能力等。

PS:爸妈可以提供些道具,营造一定的代入感,并且让他们感觉你们愿意涉足他们的世界。

❄给予阅读与生活“留白”

亲子共读时,尽情地让孩子去大胆编创属于自己的故事,不用刻意提示故事需要行进到哪一步,结局千万种,不要仅局限于一种。

PS:鼓励孩子多多参与游戏当中,爸妈提供适宜的玩具,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阅读中需要“留白”

而这个“留白”就是为想象腾出一席之地的

《小狗保罗》

让想象的魔法棒触碰心灵

外太空或者是大海?

来一次想象的旅行~

《保罗的旅行》

《保罗和朋友们》

《保罗的故事书》

《保罗奇遇记》

4个想象无边的美妙故事,

让这只小狗带你穿梭于无字书的海洋,

卸下了繁重文字的负担,

有趣的故事,梦幻的场景。

让你一口气读完。

只用开启平日的生活与阅读经验,

你一样能用独特的理解力,

对这些动人的故事进行“二次创作”!

在树屋里举办夏夜音乐节,

智斗北极熊营救雪人,

造一艘冰船扬帆出航……

不失为想象力参考指南~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

你也能一气呵成,写下:

“云雾吹来一座天空之城”、

“书上的文字舞动成小人儿”、

“女孩用她的歌声煮沸了井水”……

让小狗保罗陪伴你,书写想象力的童年吧!

END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