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物档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鲁云,1963年4月出生,现任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工作35年来,多次被门源县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办案能手。去年,因工作业绩突出,被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评选为“全省法院办案标兵”,被最高人民法院评选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rUky2UNRZr1\" img_width=\"501\" img_height=\"329\" alt=\"鲁云:让当事人早一点安心多一份满意\"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敢于亮剑 敢于碰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月底的门源,油菜花还未绽放,几场雨后,山尖儿掩没在云雾中,时隐时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门源县法院执行庭办公室里,鲁云督促两名被执行人交清裁判文书上判定应交付的钱款,并强调要是还交不上,就要面临被拘留的处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鲁云从基层法庭调到门源县法院执行庭,一干就是15年。当记者问他执行工作意味着什么时,他这样告诉记者:“执行是法院程序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的判决能不能实现就要看执行,如果这道防线形同虚设,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就丧失了,群众的希望也就泡汤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门源县作为我省的北大门,是海北州辖区人口大县、兰新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区域地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门源县各类纠纷案件量快速增加,门源县法院的案件总量几乎每年都以高于25%的速度增长,相应的执行案件增幅更明显,今年上半年的执行案件已达到559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案件宣判后,一些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有效执行,执行难成了执行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面对这“顽疾”,鲁云总结出了自己的执行经验:要敢于“亮剑”,敢于碰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鲁云承办的康某与某企业承揽合同纠纷案中,申请执行人康某因垫付农民工工资导致经济困难,而被执行人某企业因为停产暂没有履行能力。为了能让双方利益得到保障,鲁云在查阅大量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后,找到法律依据,决定追加有履行能力的公司股东李某为被执行人,并发出通告。在去年的集中执行活动中,某企业法定代表人被拘留,李某听闻法院抓老赖抓走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后,主动到法院交付了剩余案款,这起案件终于执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崇德尚法 知行合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执行庭的任务重,这是同事们的共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鲁云告诉记者他们日常的工作内容:给付的金钱、孩子的探视权、孩子的抚养权、房屋的腾退等,只要执行生效的裁判文书里有的判项,都要执行。在诸多的工作中,鲁云以法为上,以德为先,真心化解矛盾纠纷,展现了一名执行法官的专业素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年初,在一起房屋腾退案件中,夫妻双方离婚后,房子判给了女方,但是男方坚决不肯搬出,还让自己的父母也住了进来。无奈之下,女方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接到申请后,鲁云实地了解情况,发现男方有残疾,艰难度日,男方的父母都是古稀老人。见此情况,鲁云知道不能强制执行,必须要做通双方的思想工作,“如果不腾退房屋,申请人执行人的权利没有办法保障,如果强制腾退,负面影响太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件案子,从申请到执行完,鲁云花了近一年时间,找男方和他的父母做了20多次思想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鲁云了解到男方在村里的房子是项目工程,没有钱装修不能入住。法院强制执行的话,需要指定场所让他们把东西搬走,但是他们没有地方去。男方本身又有残疾,无法拿出钱把腾退房子折价后给女方。在鲁云的一次次沟通劝说下,女方付钱替男方将村里的房子装修好,男方及父母和和气气地搬出腾退的房子。这件案子终于圆满执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变更孩子的抚养关系等涉及亲情关系的案件,执行起来难度也不小。“夫妻离婚时就有很大的矛盾,探视孩子在哪儿探、怎么探、多久探一次,判决书上都写的很清楚,但带孩子的一方就是不让探视,更别提有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奶奶会大力阻挠。”执行过多起这样的案件后,鲁云对遇到的这种情况深有感触,“我也有孙子,也很理解这些爷爷奶奶和孩子父母的心情,但是判决书放在那里,必须要执行,这就得我们一次次地做思想工作,调解夫妻双方之间的矛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做到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半路出家 自学成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门源县法院,鲁云是大家的榜样和骄傲,刑事审判庭庭长马桂香这样评价他:“我们院就这么一个‘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要好好向他学习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鲁云学的专业是师范类,和法律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半路出家”的他靠着自学和不断总结经验,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法官,在工作中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并成为了一名“全国法院办案标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门源县法院执行庭收案725件,鲁云个人执行结案数高达405件。鲁云说:“我的结案数量这么高,一部分原因是员额法官的身份,而这其中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年执行庭执行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上升。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大家的法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也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门源县法院执行庭副庭长马剑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鲁庭长的个人执行结案数量高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从早到晚投身于执行工作中,不敢懈怠。执行庭的人没有周末,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抓紧一切机会,才能让案件快速执行完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执行完结案件数量的提高,也离不开执行质效的提高。鲁云告诉记者:“这几年,从最高法到省高院,再到海北州中级人民法院,对执行工作越来越重视,推出的执行措施也越来越多,网上查控、大数据分析等方法都运用了起来,其中通过失信被执行人平台、‘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等信息化平台的充分运用,使得一部分案件得以快速有效执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变工作方法,也对尽快执行案件大有裨益。为此,鲁云和同事抓住早晚、阴雨天不宜外出的时机,寻找被执行人的下落,或者集中在秋冬季节开展专项执行行动,让一批批执行案件得以有效执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鲁云说:“我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就是想让案件早一点执结,让当事人早一点安心,多一份满意。”\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738312014566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