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冰凉”之后,影视行业尤须激浊扬清

资料图:范冰冰(图据中新网)

近期,备受瞩目的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在税务机关的追查下终于水落石出。长期以来,影视圈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久为诟病,税务机关责令范冰冰按期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8亿余元后,受到社会广泛热议。

事件的发展还在持续。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从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的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企业及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一场针对影视行业的税收专项行动正在铺开。

毋庸置疑,延烧数月的范冰冰“阴阳合同”一案的影响是重大的。影视演员作为公众人物,本身的社会关注度极高;而范冰冰作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常年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亮相,去年一年就收入3亿元人民币,在她“消失”于公众视野的数月中,各种猜测层出不穷。而税务机关对涉事人员的处罚表明,明星光环不是法外开恩的借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的:纳税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对于影视明星这类高收入群体来说,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高的纳税额,和更严格的守法义务。“如果高收入者反而偷逃税款,挑战法律底线,最终也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

范冰冰偷逃案作为税务部门近年来处理的个人偷逃税款金额最大的案件,也对地方税收政策敲响了警钟。早在6月初,被娱乐行业视作“税收洼地”的新疆霍尔果斯,就泛起了影视公司申请注销的“大逃离”浪潮。据悉,因为提供了“企业所得税5年免征、5年减半”等税收优惠政策,大批传媒公司纷纷选在“避税天堂”霍尔果斯注册。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市仅有不到9万人口,却曾一度注册有1600家影视业公司,以至于近几个月来,百余家影视公司从这里注销着实不足为奇。央视网评指出,“前几年一些地方的税务部门打着配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旗号,将刚性的税收规则当做了“顺水人情”,客观上则扰乱了严肃的税务秩序。”《北京日报》评论指出,霍尔果斯的“优惠政策”有着历史局限,被善钻营者利用,风险无穷。

从更深层的影响看,范冰冰一案折射出的天价片酬、高收入人士偷漏税等复杂的社会现象,尤为值得反思。就影视行业分析,天价片酬早已被公众认为是影响影视行业生态的一项顽疾,当片酬挤占制作预算的份额时,冲击的最终是影视剧的整体质量。而且,由整个社会观察,这种乱象也使得拜金主义文化盛行,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对此,我们应当警惕资本的任性,并呼唤法治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新华社评论就指出:依法治乱、激浊扬清,影视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海外网 吴正丹)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参考消息网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