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我第二次來到桂林,這座小城依然保持着她不緊不慢的格調。

當中國其他城市的樓房越蓋越高的時候,桂林卻從不慌張,因爲若要以“高度”去評判一座城市,她自有決勝的法寶。

在世界摩天大樓之都香港,百米以上的高樓3000餘座,而在桂林2萬多平方公里的岩溶盆地中,高達百米的石峯蔚然林立在民居之間,星羅棋佈,難以計數——這是大自然打造的“巨型城市狂想曲”。

曾聽人說桂林的岩層太脆弱,不能承重,所以桂林才蓋不起高樓。而這次我卻在臨桂新城區看到一排排30多層高的樓盤穩當當地立着,這個說法不攻自破。

實際上,早在1985年,國務院就下達過特殊關照:桂林各項事業的發展建設都要與“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這一屬性相適應。

所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沒有成爲傳說,這其中包含了桂林的取捨——可以不要工業,不建高樓,甚至不做首府,只要青山長在,水長流。

俯瞰桂林老城(攝影©孤城)▼

在中國大陸的西南角,埋藏着一片廣袤的石灰岩,範圍涵蓋粵、桂、湘、黔、川、雲、渝、鄂八省(市/區)。

這是地球上規模最大、觀賞性最高的岩溶地貌景觀帶,總面積多達55萬平方公里。

然而,絕大多數的美景都被險山惡水所淹沒,唯有佔比不足二十分之一的桂林,一枝獨秀,蜚聲世界。

有人說廣西處處是桂林,但我覺得桂林是獨一無二的。

別的地方要麼是隻有山而沒有水,要麼水有餘而山不足,唯有桂林,因爲蜿蜒流過了灕江,奇山秀水交融輝映,才驟然有了靈氣。

在羣峯間繞轉穿行的江水,可以讓人們泛舟漂流,以游魚的姿態親近這如夢似幻的山川。

灕江漂流,從楊堤到興坪▼

而岸邊諸多可以登頂的石峯,又能讓人以飛鳥的視角俯瞰這片瑰麗的大地。

俯瞰灕江,在相公山頂(攝影©孤城)▼

一遠一近,一俯一仰,桂林山水的萬般姿態盡收眼中,讓人恍惚覺得自己已身處仙境。

1637年初夏,徐霞客乘船由灕江進入廣西,與嚮往已久的桂林山水對視,這位閱盡河山的大旅行家也不免驚呼:

徐霞客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攀山涉水、探洞尋奇,並寫下洋洋灑灑15萬言的《粵西遊日記》。

雖然明朝時期的徐霞客還無從得知什麼是石灰岩,什麼是碳酸鈣,但他卻在日記中一語道破桂林岩溶地貌的形成過程。比如,他這樣解釋峯林峯叢和鐘乳石:

▼(攝影©孤城)

▼(攝影©孤城)

岩溶地貌在國際上通用的稱謂叫喀斯特地貌,但實際上徐霞客在廣西桂林的探索,比西方學者在南歐喀斯特高原的研究還要早上200年,《粵西遊日記》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闡述岩溶地貌的著作。

如果中國在一個多世紀前的國際舞臺上有更多的話語權,那麼這種美麗的地貌景觀也許就會被冠上桂林的名字。

大雨過後的灕江兩岸▼

桂林舉世無雙的岩溶景觀,是地質造物的無數機緣巧合:

億萬年滄海桑田的輪迴中,這裏沉積下厚達數千米的石灰岩岩層;板塊運動,地裂山崩,巨大的岩層上產生衆多裂隙,雨水浸入,垂直向下溶蝕巖體。

隨後,地殼抬升,桂林成爲三面環山的盆地,雨水匯流成江;江水溶蝕了盆地中一個個山巒的坡腳,使其坡面不斷平行崩塌後退;時間累積,只有堅硬的岩心矗立不倒,從而形成了一個個彼此分離、參差錯落的石峯。

從桂林至陽朔的80多公里灕江河段,是岩溶地貌發育最爲集中的地帶,全程都在桂林境內流淌的灕江,不僅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桂林人,更是以其恆久不息的侵蝕力,打磨出了一張耀眼的國家名片——百里灕江,百里畫廊。

灕江百里畫廊(製圖©孤城)▼

而灕江的故事還遠不止於此。

公元前221年,秦攻滅六國,一統天下。

爲鞏固政權,開疆拓土,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征嶺南。

公元前219年,秦王朝舉全國之力,發兵五十餘萬,劍指百越。

然而,五嶺橫陳,河網密佈,攻打廣西的秦軍即使“三年不解甲馳弩”也依然舉步維艱。

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嶺南的土著部落拼死抵抗,而遠征的秦軍卻時常糧草不濟、疫病風行,這讓大秦的虎狼之師損兵折將,叫苦不迭。

灕江河谷,南下進入廣西的孔道▼

遠處的那堵巨牆即爲五嶺中的都龐嶺

自湖南進入廣西有一條天然低海拔通道——湘桂走廊,湘江和灕江在此擦肩而過,最近處相隔不足30公里。

善修水利的秦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在這個通道的咽喉之處,開鑿一條運河,溝通湘江和灕江,秦軍的兵馬糧草便可順水南下,數日之內即達南海之濱!

湘桂走廊與靈渠(製圖©孤城)▼

苦於久戰的秦始皇批准了這個創想,秦軍將士和當地民夫一起,劈山削石,築堤開渠,把湘水引入灕江。

公元前214年,一條總長37公里人工運河建成通航,這就是靈渠。

渠成當年,秦軍如虎添翼,迅速收服嶺南。

興安靈渠鏵嘴▼

鏵嘴將海洋河三七分流,三分入灕江,七分入湘江

灕江向南匯入珠江,湘江北去融入長江,靈渠把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輕巧地系在了一起,存在於中原和百越之間的天然阻礙亦被汩汩清流所化解。

靈渠渠道(攝影©孤城)▼

從秦始皇南征開渠,到唐代張九齡鑿通大庾嶺路的近一千年間,湘灕水路都是連接中國南北以及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最便捷的通道。

靈渠上繁忙的航運,也一直到1938年湘桂鐵路通車以後才逐漸減少。

靈渠的戰略地位(製圖©孤城)▼

秦始皇把嶺南納入版圖,並設置桂林、象和南海三郡,雖然桂林郡的郡治並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但“桂林”這個名字從此闖入人們的視野。

當戰火平息,爲征戰而開鑿的水道又成爲商旅要道。商人把耳聞目見的故事流播四海,文人則把膾炙人口的詩篇天下傳揚。

灕江的江面上舟楫如雲,桂林山水也在來來往往的目光和品評中漸漸成名。

於是,張衡早在東漢就把對桂林的憧憬寫在了著名的《四愁詩》中:

而沒去過桂林的杜甫也知道:

韓愈則在送別去桂林當官的朋友時,直接透露出自己的羨慕:

唐元和年間,被貶柳州的柳宗元在路過桂林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至若不騖遠,不陵危,環山洄江,四出如一,誇奇競秀,鹹不相讓,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這是第一次有人將桂林置於天下的範疇而加以評判,也是文章大家對桂林山水發出的第一波傳世讚譽。

嶺南向來都是失意官員的熱門流放地,中原的文脈也因此源源不斷地流入嶺南。

去往廣東方向的貶官多走大庾嶺路南下,去往廣西方向的則都會經由靈渠進入灕江,而桂林是必經之地。

灕江上的渡輪(攝影©孤城)▼

除了柳宗元,與桂林有過交情的文壇大佬還有顏延之、張九齡、李渤、李商隱、黃庭堅、米芾、范成大……

當然,並非所有的人都是哭喪着臉來的,因爲桂林山水已名聲在外,所以也有很多是坐着小船哼着小曲來的。

閒暇的時候,他們以文人的雅興,打理起周邊的山頭,鋪路、架橋、建亭,取名字……這就是桂林最早的旅遊開發。

獨秀峯顏延之讀書巖(攝影©孤城)▼

對旅遊打卡,古人的熱情絲毫不亞於我們,但沒有手機,沒有朋友圈,如何讓別人知道自己來過呢?

古人看中了石灰岩山峯上一塊塊平整的石壁,沒錯,把想發的狀態刻寫在石壁上!——蔚爲大觀的桂林摩崖石刻誕生了。

桂林龍隱巖摩崖石刻(攝影©孤城)▼

因爲要刻在崖壁上,無法輕易刪除,發表狀態自然不能草率,要選一塊好石頭,想好主題,編輯好文案,還要找技法好的師傅刻上去。

龍圖梅公瘴說(局部)(攝影©孤城)▼

由於難度躍升了好幾個級別,所以在內容的選擇上也會慎重很多。除了被山水激發出來的好詞句,人們還會分享出家中珍藏的名帖、名畫、名作,甚至地圖、菜譜和藥方。

1198年,“元祐黨人”梁燾的曾孫梁律,把祖上偷偷藏起來的“元祐黨籍碑”拓片拿出來,重刻在了龍隱巖。曾經的恥辱柱,轉眼變成了光榮榜,這塊石碑就是大宋百年風雲史。

龍隱巖元祐黨籍碑(攝影©孤城)▼

1215年,廣西轉運判官方信孺從米芾後人那裏求來米芾的自作小像,刻在了還珠洞米芾題刻旁,他或許不會料到,自己心血來潮刻下的畫像,後來竟成了米芾唯一一件沒有爭議的傳世畫作。

還珠洞米芾自畫像(拓片)▼

如詩如畫的山水,看不夠,拿不走,又不能用圍牆圈起來據爲己有,怎麼辦?方信孺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把“方信孺遊”四個字排列成邊長近3米的方形,刻在了山崖上,就像在一幅山水畫的落款處,蓋上了自己的印章,在精神上宣告這片山水的歸屬。

方信孺七星巖題名(拓片)▼

據不完全統計,在桂林市區的35座山峯上,留存有2000多件唐宋以來的摩崖石刻及摩崖造像,規模之大、題材之豐富,全國首屈一指。

“看山如觀花,遊山如讀史”,這璀璨的人文積澱與岩溶地貌景觀的完美結合,也只有在桂林才得以一見。

陳毅說“願作桂林人,不願做神仙”。

無論是霞光映照,還是煙雨迷濛,桂林展現給外人的面貌永遠是美好而驚豔的。

山谷裏的民居(攝影©孤城)▼

夕陽下的村落▼

然而,視覺上的享受並不是故事的全部,山水雖好看,但卻不能填包肚子,對於世代生長於此的人來說,耕地、水源和交通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在雲端之上開墾梯田▼

修復坍塌的田壩(攝影©孤城)▼

而旅遊業的興起,讓這一切變得不再一樣。

當無數人因爲一幅畫、一句名言、一張照片而湧入桂林時,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都變成了景緻。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在桂林城區,那些值得一看的山峯大都被圈起來收起了門票,票價還不便宜。原本渾然一體的山水被分割成了衆多各自獨立的小景區,當滿懷期待的遊客發現走到哪兒都要買票的時候,對桂林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於是,大家像喫快餐一樣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根本觸及不到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蘊。而僅憑“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古老的口號,也已經越來越難以激起人們出發的慾望。查看一下近些年各個機構推出的旅遊目的地報告,會發現,桂林已經被擠出人氣榜單很久了。

若能換個角度思考,深挖一下山水背後的故事,取消一些景點之間的藩籬,遊客必然要在桂林停留更長的時間。由此,不僅能衍生出更高的價值,也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山水與人文交相輝映的一面。

大自然饋贈給桂林的那八十公里山水謠,不僅是桂林的財富,也是全世界的寶貴遺產;桂林山水所展現的東方神韻,更是中國儒雅文化的詮釋與凝萃。除了“山長在,水長流”,可能還需要加上着眼長遠的開闊,才能讓這片煉造了千萬年的山水風物,始終以清新的形象,世世流傳。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未標註圖片來自:攝圖網|暱圖網

各平臺賬號,搜索“地球旅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