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作者:申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初,血液淨化標準化操作規程2019年版徵求意見稿(下稱2019SOP徵求意見稿)終於推出。此前,《血液淨化標準操作規程(2010版)》(下稱2010版SOP)發佈已近10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SOP在院感防控、機構設置等多方面均大幅度修改,其中關於獨立血透中心設置標準的規定等,調整幅度較大。多名血液透析中心從業人表示稱,新版規程在行業中“炸響驚雷”。尤其對民營血透中心,若付諸實施,行業大調整在所難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透析市場規模全球居首。2010年前,中國血透患者僅有16萬左右,從2010年到現在,我國人口數沒有太大增長,但血透病人的量已經接近70萬。這主要是因爲患者生存時間延長,而中國患者目前平均生存時間僅爲5~6年,遠遠不及日本的25年。按照日本標準,中國患者基數可達兩三百萬人,透析市場空間廣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血透行業對技術要求相對平穩,較容易標準化複製。近年來,政策鬆動,資本入局,連鎖化集團化血透中心在2016年隨着政策開閘而興,卻又因政策變動可能遭遇重大調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能否入醫保仍是關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達康醫療血透事業部總經理胡俊介紹,對於獨立血液透析中心來說,在67號文的基礎上,徵求意見稿主要確定了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的存在和定位,強化了人員、院感控制、質量改進和全國血透登記系統(CNRDS)的要求。在多個篇章裏面都強調了CNRDS的要求,而且細緻到了培訓、操作和考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明顯的變化體現在人員配置標準上要求更高,獨立中心負責人不僅要求副高級以上職稱,還要求5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經歷。此外要求固定的主治醫師一人,多點主治醫師一人,每班必須兩個醫生在崗,每個醫生管理不超過20臺,護士由每人管理不超過5臺改爲不超過4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徵求意見稿中還提到了保潔人員的規範化培訓,如何規範、如何培訓、內容有哪些,還需要行內進行實踐和總結,對藥房、檢驗、消毒供應室也提出了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胡俊表示,“對於獨立透析建設運營而言,藥房可以考慮,但必須配置藥師;檢驗和消毒供應室不建議考慮配置,從管理要求上看,不是獨立透析中心規模可以承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國內透析領域人才稀缺,本就是民營機構規模擴張的瓶頸之一。健康界所接觸的民營血透企業,無論是達康醫療還是愛腎醫療,都提到人才的吸收和培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民營醫療機構,血透中心在審批環節、經營環節、醫保控費環節都存在壓力。2016年原國家衛計委發佈過基本規範和管理規範,當時起草過程中首先是考慮滿足透析需求,標準放在一個可執行可推進的基礎上,特別是對從業人員資質要求上,並未一味強調透析中心必須要有很高級別醫生。且血透中心相對容易標準化,總體技術需求平穩,對資深專家並非絕對依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次新出的徵求意見稿之外,醫保準入、醫療機構定級、區域規劃審批等政策開放度不足,都會成爲血透中心發展繞不過去的難題。如在醫保準入方面,透析項目目前國家是按照特殊病種給予醫保支付,最低保障也有80%報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醫保審覈沒有通過,透析機構就沒有足夠的患者。血透中心在建立時就要跟醫保主管部門審覈拿到醫療執業許可證等資質,然後申報醫保驗收,通過後獲得醫保資質,實現網絡接通後纔可對病人實現醫保報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來在今年6月,十部委聯繫發佈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意見,民營醫療機構發展進一步獲得支持。如在醫保資質方面,意見要求將更多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納入定點,社會辦醫機構正式運營3個月後即可提出醫保定點申請。這些對這獨立血透中心都構成巨大利好,但投資者仍關心政策能否在地方真正落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民營的更健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院感事件頻發。5月27日,江蘇東臺市人民醫院被爆出發生大規模院內感染,共有69名血透患者被確認感染丙肝病毒。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全國醫療感染防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此次會議在業內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十分罕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健康界梳理15年來媒體披露的17起重大院感事件,發現統計結果中有兩起發生在民營醫療機構,其中一起是血液透析中發生的醫院感染事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年,安徽省淮南市新華醫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事件,被認定爲是一起嚴重的醫院感染事件,而這家醫院就是一家民營醫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2年,溫州某診所“一針多用”或穴位注射交叉感染,診所給予患者經濟賠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發生在獨立血透中心的感染事件,目前國內尚未發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此,愛腎醫療合夥人張永強認爲,客觀而言,獨立血透中心出現時間短、數量也相對較少,而公立醫院的血透中心已經發展了很長的時間,血透中心的規範本身就在不斷完善,公立醫院早期建立時受時代條件所限,會遺留一些不規範之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民營獨立血透中心都是最近這幾年,按照高標準嚴要求做出來的,驗收的過程也很嚴格,相對來說沒有歷史包袱,起點比較高”張永強說,達康醫療目前已在江西、山東、河北、山西、廣東等14個省、市建立和運營獨立血液淨化中心和腎臟病專科醫院100餘家。在縣一級,特別是貧困偏遠區縣,達康醫療推進獨立血液透析中心建設工作,先後在45個縣級地區開設獨立血透中心,通過配合各級政府扶貧整體戰略,聯合社會公益機構,積極探索醫療扶貧新模式,有效解決尿毒症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國大部分血液透析室均設立在二級以上醫院,全國8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和中西部醫療資源薄弱地區的血液透析資源甚是匱乏,無法滿足基層患者需求。爲了維持生命,凌晨起來扒火車趕往大醫院成爲基層尿毒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基於這一現狀,達康醫療開始把目光投到老少邊窮地區,貫徹了醫療資源下沉,解決了基層患者的切身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少康向健康界介紹,山西五寨、繁峙、河曲屬於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地處太行深處,交通極爲不便。五寨縣的患者去忻州透析,來回要320公里、8個多小時,患者每年看病要多花幾千元路費。而達康醫療在這三個縣設立了血液透析中心後,覆蓋半徑輻射到周邊6個貧困縣,保證了尿毒症患者在1~2個小時路程內即可得到治療,避免了舟車勞頓,減少了非治療費用支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徵求意見稿的要求不變,並實施起來的話,在五寨這樣的血透中心,要按照要求設置兩位主治醫生坐鎮,這樣的人員設置顯然很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不是把這件事僅僅當作一個生意來做,而是解決患者的問題。”陳少康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不僅是一門生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徵求意見稿發出後,7月中旬,廣東衛健委也印發《廣東省血透中心(室)感染防控指引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獨立血透中心要設置副高以上職稱,且有5年以上血透工作經歷的醫師擔任中心負責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梳理獨立血透中心開設的政策變化過程,會發現這是一種鬆緊交替的趨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國家衛計委發出《關於徵求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規範和基本標準意見的函》,從而打破了此前民營機構不得介入獨立血液透析服務中心的成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原國家衛計委引發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範(67號文),明確血透中心爲單獨設立的醫療機構,不再要求必須爲擁有腎內科的二級以上醫院才能設立,鼓勵並有限審批連鎖化、集團化血透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2月2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關於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2號),確定增加血液透析中心等5類醫療機構類別,並納入社會投資領域,鼓勵血液透析中心向連鎖化、集團化發展,向民營資本開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系列政策鬆動引來社會資本紛紛入局。而東臺醫院感染事件爆發後,以SOP2019徵求意見稿爲代表,行業標準提高,其中對民辦機構出現不對等的要求,業內人士的投資熱情面臨挫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徵求意見稿)的要求是否切合我國實際狀況,是否利於獨立血透中心的發展,尤其是是否利於基層血透患者的穩定治療需求,值得監管部門三思。”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說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畢竟,血液透析服務不僅是一門生意,更重要的還是一種醫療服務,本質上要爲患者解決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423306533770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