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倪院士在訪談中表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取得巨大變化,但在技術和產業化兩方面仍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倪光南對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u003Cp\u003E來源:內容來自「搜狐智庫」,謝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已到耄耋之年。他的一生都在與信息產業打交道,並致力於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4\"\u003E199\u003C\u002Fi\u003E5年至今,倪光南不斷地呼籲中國發展IT核心技術,尤其是涉及信息安全和產業持續發展的自主操作系統和國產芯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倪院士在訪談中表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取得巨大變化,但在技術和產業化兩方面仍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表示,在偏軟件之類的領域,可以較快追趕上發達國家,軟件行業在19年內翻了100多倍。但在集成電路產業,軟件設計、生產等接近傳統產業的領域,我們應該有長期追趕的思想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倪光南對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在他看來,我們當務之急是要轉變觀念,“如果加大在軟件行業的投入,中國的軟件產業將在世界上取得較高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80rp7dWK19s\" img_width=\"732\" img_height=\"415\" alt=\"對話倪光南:追趕發達國家芯片產業,要做好長期準備\"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本期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倪光南\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您此前表示,我國的芯片和操作系統不能長期受制於人,目前操作系統或者芯片的發展程度如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倪光南:\u003C\u002Fstrong\u003E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在芯片和操作系統領域取得很大改觀,有了國產的芯片和操作系統。但在技術和產業化方面仍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一,在技術方面。\u003C\u002Fstrong\u003E中國能夠做出芯片,但產業鏈的某些環節存在明顯短板,比如能夠設計芯片,但生產不出來。操作系統也是如此,在成熟度等各方面技術與國外相比都存在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二,在產業化方面。\u003C\u002Fstrong\u003E信息領域有壟斷性,市場先入爲主,發達國家已經佔據壟斷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在技術和產業化方面,我們需要努力追趕發達國家,這是今後長期努力的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技術和產業化兩個方面的差距,哪個更迫切需要解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倪光南:\u003C\u002Fstrong\u003E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重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我們要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將有缺陷的短板補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有些技術國產的市場份額很小,這方面要推廣和支持。比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上和美國GPS系統可以同臺競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美國GPS系統率先佔領中國市場,隨着北斗系統的研發,在一些方面比GPS更有優勢,北斗給用戶提供的服務可以定位到釐米級,而GPS一般開放的精度是10米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爲了保證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們通過相應的法規來使市場更加規範,進而管理、調節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論是技術還是推廣還是產業化,我們都要做好工作,保證核心技術的突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核心技術的突破應該做好哪些工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倪光南:\u003C\u002Fstrong\u003E芯片方面要把短板補齊。整個芯片產業鏈很長,芯片從設計到生產製造需要很多特殊材料,測試封裝,以及發展設計工具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整個產業鏈發展不平衡,中國芯片產業總體不錯,人才資源較多,很多公司都在進行研發。在一些複雜的高性能芯片設計方面,在國際上與發達國家差距不大。比如,最新的超級計算機有好幾年都是中國領先,中美兩國爭奪第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在生產環節上,與國際還有較大差距。一些原材料也依靠國外,僅有20%左右的工藝和裝備國產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之,我國芯片在設計方面可以與國外同臺競爭,但從整個產業鏈來看,製造生產、設計工藝、原材料、裝備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程要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中國操作系統產業化需要具備哪些條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倪光南:\u003C\u002Fstrong\u003E客觀來講信息領域操作系統高度壟斷,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包括一些服務器的操作系統基本由微軟壟斷,手機操作系統主要由蘋果和安卓壟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的操作系統技術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目前,我國涉及與Windows相對應的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企業,差不多7-9家,每家公司大概100人,存在低水平重複等現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種情況不符合業界高度壟斷的規律,應該將其整合,充分發展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進而做出高質量的操作系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科技人員非常勤奮,水平和創新能力較高。我們應該揚長避短,把缺點克服,我們操作系統能夠做得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操作系統核心技術的研發相當困難,需要投入更大力量。過去普遍傾向是“重硬輕軟” ,可能是因爲軟件不容易看到成效。目前,我們已經十分重視芯片和操作系統等軟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的軟件產業很有潛力。軟件的發展主要靠兩條,一是人才,二是市場。中國的人才資源數量第一,中國的市場非常廣闊。如果進一步加大投入和重視力度,把這兩條用好,中國的軟件業應該能在世界上取得很好的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按照現在的發展來算,追上國外大概需要多少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倪光南:\u003C\u002Fstrong\u003E在偏軟件之類的領域,可以較快追趕上。但在集成電路產業我們應該有思想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整個集成電路、芯片產業的短板,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纔可能把該短板補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20多年前您曾對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技術和市場進行討論。回頭來看,您是否還堅持當初的觀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倪光南:\u003C\u002Fstrong\u003E20多年以前,我們在企業工作時,已經看到芯片產業的重要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來我們將計算機產業分成硬件和軟件。開始的硬件主要是分離電路,電子管、晶體管、電阻、電容等看得見的元器件,一個電路板由成百上千個元器件構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來發展到把集成電路等硬件濃縮到芯片上。芯片產業的發展實際是把計算機領域的硬件濃縮在一個芯片中。我們看到了這個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說計算機硬件沒有芯片,硬件就不存在。實踐證明,現在這個觀點也成立。我們應抓住當前的時機儘可能把短板補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積極製造芯片,你怎麼看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倪光南:我們看到不僅僅是原來做計算機的企業,做家電或是其他方面的企業也在研發芯片。這些是好的趨勢,說明芯片無所不在,是信息領域硬件的主要載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行爲既符合規律,也符合當前潮流,對這些企業的發展有好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芯片產業特別是圍繞着芯片生產製造、工業材料、裝備工藝等一系列的短板需要投入。芯片產業的投入時間長,個別企業不容易做。國家在這方面需要起重要作用,發揮舉國體制和市場經濟的結合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經濟雜誌&搜狐財經:談到互聯網的發展,如何看待5G和人工智能的發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倪光南:\u003C\u002Fstrong\u003E任何問題都有兩面,5G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改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但是我們也要防止不利的一面。比如,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當前面臨的比較嚴重的是隱私和信息泄露等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關方面應該重視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需要及時調整、強化相關制度法規,更好促進產業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爲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爲您分享的第2022期內容,歡迎\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2\"\u003E關注\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半導體行業觀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識別二維碼\u003C\u002Fstrong\u003E,回覆下方關鍵詞,閱讀更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爲|臺積電|江北新區|AI|晶圓|RISC-V|AMD|MEM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覆 \u003Cstrong\u003E投稿\u003C\u002Fstrong\u003E,看《如何成爲“半導體行業觀察”的一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覆 \u003Cstrong\u003E搜索\u003C\u002Fstrong\u003E,還能輕鬆找到其他你感興趣的文章!\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272758740751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