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確立!峨眉山市“三大發展戰略”!事關我們的未來……

正式確立!峨眉山市“三大發展戰略”!事關我們的未來……

峨眉山市“三大發展戰略”概覽:

一是生態立市戰略。着重回答的是峨眉山如何守住發展底線、夯實發展基礎、推動永續發展的問題。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強調,生態保護與推動發展不是對立的,要堅定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戰略工程來抓。樂山市委七屆五次全會進一步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和寶貴財富,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峨眉山自古以來就是綠水青山,擁有6萬公頃綠色森林,森林覆蓋率達63.1%,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高達1500—3000個,被譽爲“天然氧吧”;擁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亞熱帶植被類型,其中高等植物3700餘種,佔全國物種總數的十分之一以上、四川的三分之一,被譽爲“植物王國”;擁有獨特的山勢地貌、立體氣候,境內山地面積佔59%,川主、高橋、龍池、沙溪等大多數鄉鎮海拔在800—1500米之間,是世界公認最適宜居住的區域,被譽爲“康養勝地”。

正式確立!峨眉山市“三大發展戰略”!事關我們的未來……

近年來,峨眉山市先後摘得全省首批省級生態縣、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市等多項桂冠,成功引駐農夫山泉、恒大地產、碧桂園等知名企業、世界500強集團。但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環境約束、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已經成爲制約發展的明顯短板。

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對峨眉山來講,搶佔了生態高地,就搶佔了發展制高點,必須把生態作爲立市之本,堅持生態立市戰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以生態聚集產業,讓生態惠民富民;只有守住生態才能守住可持續發展、才能守好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才能不辜負大好河山。

正式確立!峨眉山市“三大發展戰略”!事關我們的未來……

二是文旅興市戰略。着重回答的是峨眉山如何鞏固在“大峨眉”旅遊經濟圈中龍頭核心地位的問題。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強調,要進一步整合文化和旅遊資源,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樂山市委七屆五次全會進一步指出,文旅融合是增強旅遊吸引力的根本所在,要通過優秀文化產品來引領旅遊發展,通過開拓文旅發展空間來點燃文化亮點,真正形成“1+1>2”的文旅融合反應。

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數據統計,全世界旅遊活動中約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遊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長。搜索榜單顯示,中國的“悠久歷史、名勝古蹟、東方風情”排在前三、最讓外國遊客心動。這充分說明,文化與旅遊的關聯度高、滲透性強。

峨眉山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千年“儒釋道食茶武藥”文化蜚聲中外、揚名天下。但從文旅融合情況來看,既缺少大型文化展示平臺,也缺乏高端文化創意產品,沒有打造出與黃山徽文化、嵩山少林文化、泰山封禪文化媲美的文化品牌,一些文旅項目的打造還“一直在路上”,推動文旅融合深度發展還需跳出舊思維、打破老常規。

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文化是旅遊不竭的靈魂,旅遊是文化最好的載體,兩大產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旅遊是峨眉山最響亮的品牌,必須把文旅作爲興市之要,堅持文旅興市戰略,圍繞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核心區,把文化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品牌優勢,爲旅遊插上文化的騰飛之翼,打造“大峨眉”國際旅遊文化品牌,讓峨眉山真正成爲國際國內遊客心馳神往的“詩和遠方”。

正式確立!峨眉山市“三大發展戰略”!事關我們的未來……

三是產業強市戰略。着重回答的是峨眉山如何通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成經濟強縣的問題。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強調,要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着力構建具有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樂山市委七屆五次全會進一步指出,要加快建設全省區域中心城市,突出建總部、育龍頭、強集羣、提品質四條路徑,推動產業強市。

近年來,峨眉山堅持推動綠色發展,大力培育引進輕淨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一杯茶、一桶水、一瓶酒”的現代產業體系,並帶動產業結構優化、發展質量提升,輕重工業比從2011年的3:7優化調整爲2017年的6:4。

雖然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跳出樂山看峨眉、跳出四川看峨眉,產業層次不高、企業規模不大、龍頭作用不明顯、縣域經濟不強的特徵依然明顯,特別是綠色產業發展還處在破題起步階段。

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清潔綠色、優質高效的現代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主攻方向。作爲旅遊城市,對產業發展質量要求更高,必須把產業作爲強市之策,堅持產業強市發展戰略,立足區位優勢、突出發展特色、推動轉型升級,着力構建與新發展理念相適應、與“綠水青山典範城市”相匹配的現代產業體系,在樂山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進程中勇當“排頭兵”。

正式確立!峨眉山市“三大發展戰略”!事關我們的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