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7月31日,自然資源部舉行本月第五場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上半年違法用海情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通報,上半年自然資源部在全國發現並制止違法填海行爲8處,涉及海域面積約2.15公頃;發現並制止浮橋、棧橋、堤壩、道路等違法構築物用海22處,涉及海域面積約9.46公頃。目前,這30處違法填海用海均已移交有關執法機關依法進行查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處違法填海行爲中,山東省1處,位於威海市環翠區,涉及海域面積約0.08公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福建省則達7處,一共涉及海域面積2.07公頃。其中,1處位於寧德市福鼎市,2處位於寧德市蕉城區,1處位於莆田市荔城區,1處位於泉州市南安市,1處位於漳州市龍海市,1處位於漳州市漳浦縣。並且,用海主體涉及政府、企業和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2處違法用海行爲中,發生在福建省的也高達7處,涉及海域面積約3.67公頃。這也就是說,30處違法填海用海行爲中,僅福建一省就佔了14處,接近一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剩餘的違法用海行爲中,遼寧省1處,涉及海域面積約0.10公頃;河北省4處,涉及海域面積約1.87公頃;江蘇省1處,涉及海域面積約0.84公頃;浙江省4處,涉及海域面積約1.67公頃;廣東省5處,涉及海域面積約1.31公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報還稱,這30處違法填海用海行爲中,14處已立案,13處依有關規定認爲違法行爲較輕微,且已經及時糾正,恢復了海域原狀,決定不予立案。3處無法查明違法主體或者是違法主體失聯,將經無主公示等程序後,由當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恢復海域原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自然資源部表示,上半年全國未出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原因是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綜合運用多種監管手段,開展高頻率的監管工作,將違法填海活動遏制在萌芽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源於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濱海溼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後,持續以高壓態勢震懾違法圍填海,形成了嚴管嚴控圍填海管控態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然資源部以數據舉例,2018年1-7月,也就是上述通知印發之前,全國共確認違法填海187.48公頃,但通知印發後,8-12月,全國共確認違法填海爲0.94公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舉措來看,這包括建立了“15天一覆蓋”的監管工作機制,也就是實現在15天週期裏對用海疑點疑區發現、覈查、移交這樣的工作機制,包括;利用衛星遙感監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上述通知下發後,主要落實舉措還包括,嚴控新增項目、嚴格審批程序等。其中,嚴控新增項目明確,除國家重大戰略性項目之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的審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5902802660609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