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海關多措並舉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央廣網發 袁國宏 攝)

央廣網汕頭3月1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李凱揚)近年來,汕頭海關積極落實各項措施,把好國門,嚴守食品質量安全底線,爲關區進出口食品保駕護航。據汕頭海關統計,2018年,該關共檢出301批不合格進口食品,並全部按規定進行處理,防止不合格進口食品流入國內市場。

據悉,2018年,自汕頭口岸報關進口食品10.8萬噸,貨值6.1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來自美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

汕頭海關多措並舉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央廣網發 袁國宏 攝)

機構改革以來,汕頭海關立足新海關職能,積極落實各項監管措施,在"進口前、進口時、進口後"三大環節加強把關。

其中,汕頭海關所屬揭陽海關積極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的監管模式,開展對供港蔬菜基地土壤、灌溉用水抽樣檢測,並組織對供港蔬菜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敏感指標實行嚴格檢測,嚴防超標風險,確保優質新鮮蔬菜順利供應香港市場,自2008年首次實現供港以來,廣東揭陽供港新鮮蔬菜已連續10年保持"零通報、零事故";汕頭海關所屬饒平海關對輸韓海水網箱養殖場嚴格實施註冊備案管理制度,對出口活魚從投苗、養殖到出口的全過程實行監控,定期進行疫病、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檢測,每年經檢驗檢疫合格出口韓國的活魚達5000噸以上,長期穩居全國同類產品首位;汕頭海關所屬潮州海關積極推進出口食品示範區(示範廠)建設,實施"一廠一策"服務,通過關檢兩證登記合一、精簡單證電子化等一系列舉措大幅度壓縮通關時長,增強糖果出口國際競爭力,助力轄區糖果生產企業擴大出口,2018年,經潮州海關檢驗檢疫合格評定放行的出口糖果9464批次、重量14.9噸、金額2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2%、7.87%和16.32%,創歷史新高,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位置,助力潮州市獲得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食品名城"榮譽稱號。

2018年,在汕頭海關助力下,粵東地區(包括汕頭市、梅州市、汕尾市、潮州市和揭陽市)出口食品48萬噸,貨值12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和1.7%,實現穩步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