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64af840afd44516919c1ba195da1cce\" img_width=\"711\" img_height=\"399\" alt=\"地理大發現第126篇:拉扎列夫環球航行,發現南極洲、蘇瓦羅環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拉扎列夫航行路線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拉扎列夫(Mikhail Petrovich Lazarev,俄語Михаи́л Петро́вич Ла́зарев,1788-1851),俄國海軍著名將領,著名航海家,曾進行過三次環球航行,南極洲發現者之一。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b7c5266f077476c8ca438c2c7a8a2a9\" img_width=\"1404\" img_height=\"1857\" alt=\"地理大發現第126篇:拉扎列夫環球航行,發現南極洲、蘇瓦羅環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拉扎列夫畫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拉扎列夫生於俄國弗拉基米爾省一個貴族家庭。1800年,拉扎諾夫12歲進入俄羅斯海軍學院,1803年他年僅15歲有幸被選入30個留英名額中,遂被派赴英國皇家海軍見習,五年中他隨英國海軍一直航行於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1808年至1813年,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在此期間,曾參加俄羅斯-瑞典戰爭和俄法戰爭。1813年至1816年,拉扎列夫乘坐帆船“蘇沃洛夫(Suvorov)”號自喀琅施塔得出發,到達阿拉斯加,完成其本人的第一次環遊世界。在此次旅行中,拉扎列夫發現了庫克羣島中的蘇沃洛夫環礁(也稱蘇瓦羅環礁Suwarrow Atoll)。\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次環球航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13年,拉扎諾夫任“蘇沃洛夫”號艦長。1813年10月9日單船離開喀琅施塔得,在濃霧和強風的幫助下,成功的突破了法國、丹麥聯軍封鎖的丹麥海峽,安全到達英國普利茅斯港。在休息3個月後,1814年2月27率領該艦再次向南進發,2個星期後已接近非洲外海的葡萄牙殖民地馬德拉羣島;4月2日越過赤道,4月21日到達南美的葡萄牙王室的避難地,殖民地城市裏約熱內盧;5月24日離開里約熱內盧,乘強勁的東風再次橫渡大西洋,船帆滑過南非好望角,一路不停的越過印度洋,8月14到達英國殖民地澳大利亞的悉尼港,從震天的炮火中知道俄羅斯民族的死敵,科西嘉怪物拿破崙已經被打倒。\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d978ebcc7b54a93b20d71ff3eccbf16\" img_width=\"2030\" img_height=\"1454\" alt=\"地理大發現第126篇:拉扎列夫環球航行,發現南極洲、蘇瓦羅環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庫克羣島地圖 蘇沃洛夫環礁位置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9月28日橫越太平洋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地圖上沒有標註的覆蓋着灌木叢和樹木的環形珊瑚島,遂以帆船名字命名爲蘇沃洛夫環礁;在考察完畢後繼續北上,10月10日越過赤道。11月到達當時還是俄國屬地的阿拉斯加,會見了當地俄羅斯美國公司負責人,年底考察了阿留申羣島並收購皮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15年7月,拉扎列夫把補給港從美國舊金山轉到祕魯海岸的卡亞俄港,在這個城市待了3個月,足以使他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然後南下,謹慎的通過德雷克海峽和合恩角,轉向東北,在里約外島修理了一下因風暴造成的損傷,1816年6月8日就到達英國海岸,又過了5個星期,他回到了母港喀琅施塔得,歷時近三年,完成了他的第一個單船環球航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探索南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19年年3月,拉扎列夫被任命爲“和平”號小巡航艦艦長,和俄國第一個南極考察隊副隊長(別林斯高晉爲隊長)。拉扎列夫親自招募船員和參與改進船隻,在接近南極的風暴中突出顯示了拉扎列夫作爲一個造船專家的水平。1820年1月28日,考察隊在接近南極海岸在座標69 ° 21'28 “ 2 ° 14'50 ”看到了南極冰領域存在。 按俄羅斯的觀點,南極大陸是該考察隊首先發現的。這時他的軍銜升爲少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次環球航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22年,爲了保護阿拉斯加沿海的利益和禁止美國走私商,決定再次派遣軍艦到阿拉斯加海岸,1822年8月17日拉扎列夫作爲“巡洋”號巡航艦艦長,再次離開母港喀琅施塔得進行遠征,猛烈的風暴迫使拉扎列夫停靠在樸次茅斯。只有在11月得以離開港口,途經加那利羣島駛向巴西海岸。在離開里約熱內盧時天氣還是晴朗的,但不久在海上升颶風,熱帶風暴開始,伴隨着雪。只有在1823年5月中旬,巡洋艦纔到達塔斯馬尼亞。然後拉扎列負率護衛艦前往大溪地。在塔希提島拉扎列夫的巡洋艦號遇見了他哥哥當艦長的拉多加湖號,但他們各有任務,拉多加號要去的堪察加半島,巡洋艦號去阿拉斯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約花費一年時間,巡洋艦號在美國西北部外海,保護俄羅斯領海走私者。在變幻莫測的太平洋上抵抗住了颶風。1825年8月5日又回到喀琅施塔得裏德。對於拉扎列夫的出色表現,俄羅斯海軍部提出表彰,但船長堅持認爲,該獎勵不能僅是他本人,因包括他的所有船員。否則,他拒絕領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軍生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拉扎列夫一生中多次參加海戰,其戰功最爲顯赫的當數納瓦里諾海戰。1826年俄羅斯派遣由海軍少將海登(荷蘭人,後晉升爲俄羅斯海軍上將)統率的俄羅斯分艦隊赴地中海,拉扎列夫被任命爲分艦隊參謀長兼旗艦“亞速”號艦長,參加納瓦里諾海戰。在他指揮下,“亞速”號取得了驕人的戰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28-1829年俄土戰爭中,拉扎諾夫任俄國分艦隊參謀長,參加了對達達尼爾海峽的封鎖。阿德里安堡和約締結後,率領由10艘軍艦組成的分艦隊,繞歐洲航行1周,於1830年春返回喀琅施塔得。1830-1831年任波羅的海艦隊艦艇隊指揮。1832年任黑海艦隊參謀長。1833年2-6月率領一支分艦隊,進行了俄國艦隊對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遠征,促成俄國與土耳其締結了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33-1851年,拉扎諾夫任黑海艦隊和黑海各港口總司令以及塞瓦斯托波爾與尼古拉耶夫的督軍。1843年,拉扎列夫被授予海軍上將軍銜,1851年在維也納去世,葬於塞瓦斯托波爾。埋在在他墓地周圍的,是他的弟子納西莫夫、科爾尼洛夫、伊斯托明等整個一代黑海艦隊的精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紀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拉扎列夫所進行的地理探險,尤其是與別林斯高晉一起發現南極大陸,具有歷史意義,是對世界科學的貢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fb8d2e26f5741fca4cb4dac0833f881\" img_width=\"1920\" img_height=\"1461\" alt=\"地理大發現第126篇:拉扎列夫環球航行,發現南極洲、蘇瓦羅環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下諾夫哥羅德千年紀念碑建於1862年,是爲了紀念留克里即位1000年而建立的。碑近似圓柱形,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這上面居然刻有三百多個人物的雕像。最頂端手扶十字架的天使代表着俄羅斯的國教——東正教,中部則是9-18世紀統治者的雕像,底座的109個人物是俄羅斯歷史上最有名的社會活動家、軍事家、教育家和文化活動家,其中包括拉扎列夫。\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1b05561d9ce4575b96cad7abe152fa1\" img_width=\"1118\" img_height=\"882\" alt=\"地理大發現第126篇:拉扎列夫環球航行,發現南極洲、蘇瓦羅環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拉扎列夫海是南大洋的陸緣海,位於哈康七世海和裏瑟爾-拉森海,面積93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00米,最大水深超過4500米,該海以俄羅斯探險家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拉扎列夫命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c36608fdd494b2f963fc73fe80a4560\"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66\" alt=\"地理大發現第126篇:拉扎列夫環球航行,發現南極洲、蘇瓦羅環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87年,前蘇聯發行拉扎列夫誕辰200週年紀念郵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阿穆爾河口灣內的一個海角、烏尼馬克島北部的一個海角、鹹海的一個島(現已消失)、日本海的一個海灣和港口,俄羅斯遠東數個街道和村莊等,都以拉扎列夫名字命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044367982761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