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流水爲玉,青山似屏。玉屏是好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坐擁黔湘接邊地利,是西部大開發前沿陣地,爲貴州“東聯”窗口和橋頭堡,東部從瀟湘大地進入西部第一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處於重慶、武漢、長沙等避暑市場需求攀高的城市“黃金輻射圈”。另外,該縣依託滬昆高鐵、湘黔鐵路等爲支點,“西進東入”暢通無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貴州率先在西部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眼下正在加快建設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的立體交通網密度,藉此“紅利”玉屏與世界自然遺產地、銅仁首個5A景區、銅仁地標梵淨山,首個國家級溫泉羣風景名勝區石阡溫泉羣、“中國最美鄉愁綠道”錦江風光帶、“千年丹都”硃砂古鎮、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九龍洞等景區景點關聯度越來越緊密,該縣迅速成爲“桃源銅仁”的旅遊版圖上一支勁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玉屏與大湘西旅遊、黔東南旅遊等,以山水、風土人情等爲介質亦頗具關聯度,一直相融相生,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是基於這樣的“座標”,玉屏全域旅遊“串珠成鏈”芳華綻放,旅遊綜合指標“一路飄紅”:2018年,全縣接待遊客653.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43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桃源銅仁”的旅遊版圖上玉屏曾籍籍無名;與玉屏毗鄰的“大湘西旅遊”猶如塊頭健碩的巨頭;在“美麗中國”的大踏步行進中,在大西南“末梢”的玉屏似乎微不足道,等等。“玉屏發展旅遊特別是全域旅遊先天不足!”這個認知,一度是大多數人對玉屏的印象,或者預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幾年,該縣如何在“縣小門大”的格局中實現全域旅遊破題奮起直追?起跳的支點是什麼?一路飄紅有何招數?……走進玉屏,這個追問迎刃而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觀照巍巍武陵山——“康養玉屏”異軍突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頭西斜,微風漸爽。7月22日下午6點許,該縣田坪鎮玉屏侗鄉風情園熱熱鬧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5KsnGrxLuB5\"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00\" alt=\"“串珠成鏈”!玉屏全域旅遊芳華綻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此時,“歡迎叔叔阿姨回家暨侗鄉奧特萊斯時裝秀”正火熱進行中……來自全國各地300多名以老年人爲主的康養、旅居遊客,興致高昂地圍坐在長桌宴上品嚐侗鄉美食,能飲酒的還品鑑了地道天鍋米酒;晚餐後,來客自選服裝表演時裝秀,把活動推向了高潮,臺上模特自信大方、臺下觀衆熱情喝彩;篝火晚會中,來客圍成圈跳着簡單又節奏感強的羣體舞蹈,吸引得當地羣衆前來觀看並參與其中,彼此其樂無窮、怡然自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次活動,是侗鄉風情園“定期(週六)+不定期”大型活動中的不定期內容。受雨季影響,今年的“體感”夏天比往年來得遲,遊客近段時間才大批陸續前來。“這批遊客中,有一半以上去年就來過。去年設置的300多間客房早已滿訂,今年新增的約300間客房也快訂滿。”據玉屏雙生源商業綜合體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總經理湯志勇介紹,該公司負責侗鄉風情園運營的團隊200餘人,提供家訪、交流、活動設計等一對一服務,盈利平衡點在1000名康養遊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去年5月開始運營以來,我們以長遠眼光着力打造‘金色侗鄉·康養田坪’品牌。只有足夠成熟的平臺,才能打開足夠廣闊的市場,也纔有足夠理想的效益。”湯志勇與團隊對“康養玉屏”的未來信心滿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上8點54分從長沙南高鐵出發,11點9分到滬昆高鐵銅仁南站,然後乘坐公司大巴轉到這裏,剛好趕上安排的午餐。”88歲的烏家達、82歲的黃曼如夫妻倆初來侗鄉風情園,但與銅仁的緣份,卻早在60年前就已結下:1959年,烏家達所在地質勘探隊在萬山開展過工作。“昨天(21日)我們特意過去轉了下,汞礦資源枯竭後,萬山已轉型發展旅遊,效果不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5Kt6Bna9UlO\"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串珠成鏈”!玉屏全域旅遊芳華綻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田坪侗鄉風情園長桌宴掠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烏家達老兩口已三次環遊歐洲,見多識廣的他們來到田坪消夏,也覺得這裏康養環境不錯,更難得的是,運營團隊有力、服務水平較高。“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遊客,都樂呵呵的,氛圍很好。他們很重視我們的意見,我們想去茶花泉看看,前天(20日)他們就開3輛大巴,送我們過去完成了心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玉屏提出‘串珠成鏈’全域旅遊打造方案,依託茶花泉、玉屏侗鄉風情園、屏山公園三個AAA景區爲支點,以鄉村振興爲抓手,輻射疊加,提速產業發展,路子對、前景廣、效益高。”湯志勇對“平臺”兩個字,有着深刻的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場活動只是“康養玉屏”異軍突起的生動縮影,亦是玉屏全域旅遊芳華綻放的生動註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聚焦大生態產業——“旅遊鏈條”茁壯成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幾天,得知有100多位遊客要從田坪過來遊玩,玉屏侗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和農業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茶花泉景區負責人金宇爲讓遊客直觀感受玉屏油茶文化,特意在油茶育苗基地佈置櫃檯展示油茶產品,意在竭力推介這款“中國油茶之鄉”玉屏的“梵淨山珍”。\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5KvP6PaQfui\"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串珠成鏈”!玉屏全域旅遊芳華綻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遊客們參觀茶花泉景區,聽周恩來總理題“油茶之鄉”的故事,瞭解玉屏的油茶歷史和發展現狀;到配套的玉屏現代農業科技展示館,探索“奇花異果”的世界;隨後,在油茶育苗基地看到育苗規模,並品嚐了山茶油後,把展示櫃上的15桶山茶油搶購一空。“遊客們買去後,也是走快遞寄回家了。他們覺得這山茶油好,有內涵有品質,應該跟家人分享。”從細微處金宇發現了“祕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5KvfCfXpoX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串珠成鏈”!玉屏全域旅遊芳華綻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今年,玉屏再次發力打造與推介茶花泉景區,這個小插曲正好佐證了新的運營開發方案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提升年,2019年茶花泉出現了拐點。\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5LHi4gfWhJ6\"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75\" alt=\"“串珠成鏈”!玉屏全域旅遊芳華綻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玉屏茶花泉是3A景區,先後獲評貴州“十佳農業旅遊景區”“貴州省科技園區”銅仁首個“5星級農業園區”等,但在景區定位上,主要功能是作爲玉屏油茶產業展示窗口,以旅遊觀光爲紐帶,爲油茶產業發展凝聚力量、拓展市場。事實上,在產業帶動之外,茶花泉景區對全域旅遊的輻射帶動,已在玉屏縣城至朱家場集鎮的縣道上展現出來,其沿線農家樂從以前的“0”增到了目前的35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全域旅遊框架下,茶花泉要圍繞油茶產業和油茶文化,強化窗口作用。並通過優化基礎設施、提升景區內涵、建設特色商鋪,實現更好運轉,助力串珠成鏈格局形成。”據金宇介紹,“下一步配套建設的油茶研發中心將收納古法榨油等的項目,以現代科技和傳統技法的比對展示,充分展示玉屏油茶的過去、現在及其未來,在方興未艾的康養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爲玉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只要吸引遊客前來遊玩,還要有產品能讓遊客消費,打造‘喫、住、行、遊、娛、購’六要素完整的旅遊鏈條,玉屏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和市場前景,全域旅遊助力‘六個玉屏’建設目標大有可爲、必有可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姚芬的表達,是玉屏全域旅遊特別是康養產業異軍突起的深度詮釋與期待,該縣正在快馬加鞭緊扣“六個玉屏”再出發、再發力,站在新起點奔向新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勠力同心奔小康——“六個玉屏”建設如火如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放眼全國瞄準目標,因地制宜搶抓機遇,玉屏在全市率先通過全域旅遊發展規劃,聘請省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對全縣副科級以上幹部進行專業培訓,努力進行“洗腦風暴”,從而激活發展全域旅遊“關鍵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今,全縣已按相關標準,更新各級道路系統標識標牌,添加景區景點指示;建成31座旅遊公廁,全部進入百度地圖搜索;各鄉鎮重點村寨配套建設污水收集無害化處理系統,夯實環境保障;大交通建設初步完成,全縣行政村公交通車率在95%以上……“縣小門大”的玉屏蹄疾步穩。\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l5LI76h0G3rh\"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串珠成鏈”!玉屏全域旅遊芳華綻放\"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青山疊翠,綠樹葳蕤,綠水淌流,行走在盛夏時節的侗鄉玉屏,凝視㵲陽河兩岸的小橋、流水、人家,自有特別的感覺在眼中、在心頭、在腦海久久停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沒有名山梵淨山的奇峻雄偉、鍾靈毓秀,玉屏飛鳳山、鐵柱山的山勢舒展、修竹清泉自成一體;沒有大川烏江曾經的湍急險峻、現在的高峽出平湖,玉屏㵲陽河、白巖河的凝碧似畫、倒影如鏡別有風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油茶、黃桃等“梵淨山珍”,有涼庭寨休閒觀光園、雲起小鎮、郭家灣梯田,白水洞瀑布、龍泉及紫語莊園、勝利村等各具旅遊內涵的景區景點,再加上大龍開發區較爲突出的工業旅遊資源,玉屏全域旅遊整體佈局得到豐富和完善,爲玉屏唱響“小橋流水”“小家碧玉”“小城故事”鋪墊了優良的進行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產業發展,競爭力是核心。玉屏在抓住“硬件”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同時,更從“軟件”上發力,規範管理制度、打造人文競爭力。全域旅遊覆蓋全縣,紅利共享,工作推進得到全縣廣大羣衆大力支持,帶動閒置資產利益化,自全力推介“金色侗鄉·康養田坪”品牌以來,門店價格每一平方米已從3000元漲到6000元;更大的遊客量帶來更大的市場,勞動力、特產品等資源有更多機會提升了多重價值,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忘初心,逐夢前行。在美麗中國、多彩貴州和桃源銅仁的版圖中,玉屏聚力挖掘旅遊資源、生態優勢和文化底蘊,按照構建大景區、發展大旅遊、建設大產業思路,“串珠成鏈”打造中國生態旅遊休閒勝地,玉屏正匯聚各方之力構建大生態旅遊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雙贏格局,全力以赴打造“新引擎”,助力“幸福玉屏”“活力玉屏”“開放玉屏”“秀美玉屏”“宜居玉屏”“和諧玉屏” 建設,爲父老鄉親帶來更多福祉。(銅仁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勇 任恩多)\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2454651043891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