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的很多,七十多年前,董存瑞,那個十九歲的士兵,單手擎天,高喊着同志們,爲了新中國前進,把自己的生命綻放在怒天的炮火裏,邱少雲,把自己的軀體溶化在熊熊的火焰裏,今天,你們一個深情的軍禮,是我們中國軍人精神的繼續,是軍魂的永恆,我向中國軍人致敬,向老兵們致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兵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動人的故事,只是因爲時間太短,沒有來得及和更多的人接觸,所以沒有把更多的精彩展示出來,這是一個遺憾。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mFkBu2tJht8o\" img_width=\"706\" img_height=\"411\" alt=\"薦讀 | 泣血鐵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太陽,紅的像火;天,也是不掛一片雲彩,藍的清澈透亮。我走在這個隊伍裏,忽然覺得自己看見了一顆又一顆跳動的心臟,這一顆又一顆心臟,似太陽的顏色那麼紅亮,似太陽的光芒那麼火熱。我望着他們的眼睛,每一雙眼睛,都像藍色的天空那麼清澈透亮,沒有一絲雜亂的影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個老兵的隊伍,是一羣參加過某次保衛祖國戰役的英雄組成的隊伍。這一雙雙清純的目光告訴我,雖然,那場雄壯而慘烈的經歷,已經成了他們難忘的記憶,然而,他們生命中那場刻骨銘心的涅褩,已經在他們的骨子裏,深深地打上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永遠忠誠的烙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七月二十五日,他們組織了這場活動,旨在慶祝祖國軍隊的偉大節日——八一建軍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軍節,是他們魂牽夢縈的節日, 因爲,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老戰士,是一羣脫下軍裝的老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們之所以選擇了在建軍節的前幾天慶祝,是因爲他們要去看望他們的戰友,兩位長眠於烈士陵園裏的弟兄。郭文東,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孩子,八五年十月份參軍,八六年十月份在戰役中犧牲,僅僅十九歲,榮立二等功。馬文平,六六年出生,和郭文東同年入伍,八七年三月在戰役中犧牲,剛剛二十一歲,榮立一等功。兩人都被追認爲共產黨員,革命烈士。作爲孩子,兩位英年早逝,作爲軍人,兩位死得光榮!我流着眼淚讀完了他們的碑文,獨自在陵園裏轉悠,我想喚醒他們的英魂, 我多麼想告訴功臣:今天延長籍所有的戰友,着裝統一,邁着軍人的腳步,排着整齊的隊伍,看望你們來了。他們向你們三鞠躬, 向你們行軍禮,爲你們鳴禮炮,並且表示了不忘初心,做好本職工作的決心;他們給你們燒化了紙錢,給你們留下了美食,表示着對你們生死情誼的永恆和思念的心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逝者長逝,活着的,繼續邁着腳步前行。當這些軍人佝僂着身子鑽出貓耳洞的時候,當他們邁過凱旋門聽到母親呼喚的時候,他們纔想起了生命的美好,他們很快就明白了;原來,他們已經把美好的生命交給祖國了,經過血與火的洗禮,英雄們的鋼鐵意志,已經鑄成軍魂,融入到軍人的血液裏了,他們已經不再是母親的兒子,他們是人民的兒子。他們必須把自己永遠和祖國聯繫在一起。所以不管走到哪裏,他們只記住自己那個普通而富有使命的名字——老兵。他們爲這個名字而驕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十年代,有一本書說,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我們中國的軍人,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人!在我參加的這次慶八一活動中,沒有一件事情不讓我感動。老兵們,他們自己湊足了經費,自己去祭奠爲國捐軀的戰友,自己慶祝軍人的偉大節日,這就是偉大的軍魂情結。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我認識,劉延斌,他和我的孩子同齡,現在供職於政法部門,是一位得力的領導幹部。當他代表軍人講話的時候,我聽得非常感動。他說:我們活着的,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而犧牲了的戰友,什麼也沒有,比起他們,我們是幸福的,是幸運的,黨和政府關懷着我們,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人民不會忘記我們。同樣的話,五級殘廢軍人楊東科也說的是擲地有聲。楊東科,在一次戰役中,不幸踩上了地雷,他的一條腿隨着地雷的爆炸聲,在血與火的閃光中,永遠地留在了陣地上,化作了一捧黃土,增補着大山的悲壯。如今,他裝着一隻假肢,樂觀而又堅強。他說:“我享受着改革的成果,我要爲黨和人民做好本職工作,對得起犧牲的戰友,對得起黨和人民給我的這份榮譽。”吳延林,和其他戰友一樣,剛結束新兵訓練就參戰了,他告訴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在那次戰役中眼看着自己十九歲的戰友閻海榮倒在了陣地上,腦漿被炸得流了一鋼盔,當時他特別想放聲大哭,但是他還得指揮電臺工作,手裏的小指揮旗抖得沒法發出號令,只好打手勢。他說:“當時真恨不得立即衝上去,和敵人拼個死活。”延林不善言語,說起這件事,更是激動地說不下去了。賀景勇,成了下崗人員,自己創業毫無怨言,默默無聞地工作着,筆耕不停。他的部隊日記,可以整理出一本很厚的,很有意義的作品,由於各種原因,只好壓了下來。張軍民,靠打工養家餬口,供着上大學和初中的孩子。他說:“很滿足現在的生活,國家沒有忘記我們,每月給七百元補助,還享受着國家給農村的所有政策,我們的黨和政府是愛我們的。”白志彪,爲了這次活動,特意從西安趕了回來,積極熱情地爲這次活動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兵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動人的故事,只是因爲時間太短,沒有來得及和更多的人接觸,所以沒有把更多的精彩展示出來,這是一個遺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的很多,七十多年前,董存瑞,那個十九歲的士兵,單手擎天,高喊着同志們,爲了新中國前進,把自己的生命綻放在怒天的炮火裏,邱少雲,把自己的軀體溶化在熊熊的火焰裏,今天,你們一個深情的軍禮,是我們中國軍人精神的繼續,是軍魂的永恆,我向中國軍人致敬,向老兵們致敬!\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cmzrOCk87fXt\" img_width=\"600\" img_height=\"202\" alt=\"薦讀 | 泣血鐵魂\"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延長縣融媒體中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總編:\u003C\u002Fstrong\u003E楊 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監製\u003C\u002Fstrong\u003E:李忠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編輯:\u003C\u002Fstrong\u003E朱延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新聞熱線:\u003C\u002Fstrong\u003E0911—861144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投稿郵箱:\u003C\u002Fstrong\[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986516580602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