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初,孫凱來到西安卓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從一名普通的數控車工開始幹起,兩年多的時間,已經成爲40餘人團隊的工段長,帶領團隊負責航空零部件產品的生產加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0後的鉗工班班長武桐,就是工段建立初那3名技術工人之一,現在帶領着6名女職工,主要負責產品打磨、去除毛刺等工作,是生產加工線上的最後一道邊防線。

"\u003Cp\u003E走進西安航空基地區內西安卓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機器轟鳴聲中忙碌着。巨大的數控車牀旁,工段長孫凱帶領着團隊進行新一批航空零部件的生產加工,從編程、下料、數控操作到現場檢驗、表面處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密操作、細緻處理,確保最終生產出合格產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安卓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安航空基地諸多民營航空企業之一,主要從事航空標準件、非標準件、管路連接件、衝壓件、精密零部件等航空零部件產品的生產加工。其中,關係飛機飛行安全的管路連接件生產加工技術,是卓銳航空的核心技術,目前已經獲得10餘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成爲100餘家企業的產品供應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初,孫凱來到西安卓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從一名普通的數控車工開始幹起,兩年多的時間,已經成爲40餘人團隊的工段長,帶領團隊負責航空零部件產品的生產加工。“我們這40多人的團隊,一個月平均生產出6萬件產品,年生產量能達到80萬件。大家都是全能型的‘多面手’,掌握數控車工和鉗工等多個工種技能,關鍵時刻都能頂上來。”說起自己的團隊,孫凱感到十分驕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優異的成績、高水平的技能、團隊的團結合作能力等,都是在一次次的急件加工中鍛煉出來的。“我們這個工段剛剛建立的時候,只有3名技術工人帶着幾名學徒,管理着20多臺設備,那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但是大家努力堅持了下來,邊幹邊學邊教,做好‘傳幫帶’工作,一直髮展到現在40人的團隊,這種工匠精神也傳播開來。如今有了急件,大家都會主動加班,保質保量按期交付產品。”回想起團隊的發展歷程,孫凱感慨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0後的鉗工班班長武桐,就是工段建立初那3名技術工人之一,現在帶領着6名女職工,主要負責產品打磨、去除毛刺等工作,是生產加工線上的最後一道邊防線。“航標件我們鉗工組一人一天可以做600件,比較複雜的產品一天會做200至300件,產品去毛刺可做1000多件。在工段長的帶領下,我們相信堅持總會有收穫,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話不多的武桐聊起自己的工作,也不由得露出笑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歷時間的打磨和洗禮,如今,這個團隊的成員逐漸成長爲能夠獨當一面的行家裏手。技術難題仍然會經常遇到,緊急加工產品也時有發生,但是大家共同努力克服技術難題,加班加點保證按期交付產品。從他們手上生產出的一批批航標小設備、管路連接件、發動機零件等“卓銳精品”,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船舶等各個領域。他們和所有奮鬥在航空製造一線的職工一樣,用青春汗水書寫航空工匠精神,共同鑄就“中國航空城”的品牌形象。(周婷婷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743248794096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