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座談會上,許雋超教授就《何道生集》輯校情況做了詳細介紹,更使大家瞭解了此書整理的不易,他的團隊成員分別從各個角度對何氏文化研究發表了自己的感言,使與會者深受啓發和鼓舞,大家深深爲許教授和他的團隊執着的敬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超的學術水平所折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說,許教授之前的那幾篇研究何氏家族文化論文已經使我驚歎的話,《何道生集》的出版再一次令我震撼了。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文·昊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春節假期,我去拜會同鄉景先生,偶然間聽他聊起黑龍江大學有位博士生導師叫許雋超,近年來潛心研究我們家鄉名門何氏家族文化,且成果已現。幾句不經意間的閒談,激起了我對此事的好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家裏,從網上搜索,竟然找到了許教授的幾篇大作,《何元烺年表》《何道生年表》《清末濱江廳同知何厚琦生平家世考》等,其史實性、系統性、探索性,讀後令人肅然起敬。1700公里之外的學者會就何氏文化寫出如此高水準的文章,着實令人驚歎,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油然而生。靈石有幸,兩渡有幸,何家有幸,遇上了這麼一位對何氏文化情有獨鍾的學者,真乃千載難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春風勁吹,萬木萌發時,又從景先生那裏獲悉,由許雋超教授等輯校的《何道生集》已經問世。全書62萬字,收入何道生《雙藤書屋詩集》12卷,《雙藤書屋試帖》2卷,以道光元年重刻本爲底本,以何道生《方雪齋詩集》、王昶《湖海詩傳》、蘇州博物館藏稿本《方雪齋詩集》等參校。附錄共10種,依次爲許雋超《何道生年表》,何元烺《方雪齋試帖》,何熙績《月波舫遺稿》,何耿繩《退學詩齋詩集》,何熙績、何耿繩硃卷,何耿繩纂《學治一得編》,族譜傳記,檔案方誌,唱酬題贈追悼,書札雜評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說,許教授之前的那幾篇研究何氏家族文化論文已經使我驚歎的話,《何道生集》的出版再一次令我震撼了。短短几年,一個與我家鄉、與何氏家族毫無瓜葛的學者,扛鼎之作頻頻問世,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千里文緣一線牽。經景先生搭橋,我與許教授建立了微信聯繫,隔三差五聊起何氏家族文化這一話題。每次談及靈石兩渡何氏的歷史,許教授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實在讓人佩服。同時瞭解到,他的兩個碩士研究生也在傾心研究何氏家族文化。其中孫豔麗撰寫的《淺論何氏家族文化對後世子弟的影響》《山西靈石何氏家族的文化傳承》已經發表。夏宇輝關於清代濱江廳同知何厚琦家世的研究正在深入考察中。這些屢屢迭出的成果,更勾起了我與許教授見面的迫切心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我把許雋超教授和他的團隊的研究成果向靈石兩渡鎮黨委書記及何氏後人何文苑先生全盤托出後,他們十分欣喜。經過協商,很快作出了邀請許教授一行前來兩渡考察的決定。一段時間的溝通醞釀之後,此事瓜熟蒂落。2019年7月17日,許雋超教授一行來到了靈石,他們不顧旅途勞頓,當天中午沒有午休即趕赴兩渡,考察了何思鈞、何道深、何立三、何澄等何氏名人故居,參觀了何澤慧院士紀念館。18日,《何道生集》出版發行座談會在靈石縣城如期舉行。晉中市中華文化促進會、靈石縣政協、兩渡鎮黨委政府領導及文史工作者、何氏族人代表齊聚一堂,氣氛熱烈。與會者對許教授和他的團隊在挖掘、整理、研究何氏家族文化中付出的艱辛努力讚歎不已,對其研究成果一致予以高度評價。正如晉中市中華文化促進會申立康主席所言,《何道生集》的出版發行爲我們提供了研究清代文化的珍貴史料,也使我們從中看到了何氏家族文化的閃光點,爲我們發出了很強的文化信息,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何道生集》被確立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資助項目,表明了本書的受重視程度,體現了文學文獻的重要價值,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座談會上,許雋超教授就《何道生集》輯校情況做了詳細介紹,更使大家瞭解了此書整理的不易,他的團隊成員分別從各個角度對何氏文化研究發表了自己的感言,使與會者深受啓發和鼓舞,大家深深爲許教授和他的團隊執着的敬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超的學術水平所折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日中午,許雋超教授一行結束了短暫的靈石之行,即將踏上歸途,我和景先生等依依不捨地在酒店門前與其話別。儘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幾天來的促膝長談,幾天來的徹夜不眠,幾天來的以心交心,使松花江畔的文化使者與我們距離更近了,感情更深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神聖使命,使我們手拉手,心連心,情更濃。我們深知,這一切僅僅是開始,是起步,更重的擔當,更多的使命在等着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攜手同行……\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313575987614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