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公司密集調整問題債券估值)

證券時報記者 陸慧婧

違約債券投資風險不斷暴露,圍繞着債券投資的制度建設、估值調整均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以期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近日,基金業協會下發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債券投資交易業務內控指引》徵求意見稿,在內控體系要求等5大方面徵求資管機構意見。

與此同時,在9月中旬監管層下發了加強公募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監管通報之後,基金公司接連下調問題債券估值。調整的時間及幅度均比較及時、謹慎。

基金公司下調

問題債券估值

昨日,國投瑞銀基金髮布公告稱,自2018年10月9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的債券“16華陽01”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爲人民幣10元/張(淨價)。同時限制鉅額贖回,對國投瑞銀純債基金的單個基金份額持有人當日贖回及轉出申請份額的10%予以確認,剩餘部分延遲至下一開放日辦理。

9月30日,16華陽01債券同一發行人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未能按照約定將“15華陽經貿MTN001”相關資金按時足額劃至託管機構,構成實質違約。10月9日,聯合評級公告稱,決定調整華陽經貿主體信用爲CC,“16華陽01”、“17華陽01”和“17華陽02”信用等級爲CC級,調整展望至負面。

此前,興全基金也自9月28日起,對興全恆益債券基金持有的“17華業資本CP001”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爲人民幣50元/張(淨價)。基金公司同時稱,此次估值調整對基金淨值影響較小。10月8日,“15華業債”早盤一度大跌25%,上交所實施臨時停牌。

“監管層曾在9月中旬下發加強公募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通報,基金公司近期也加強風險債券的估值。”一家基金公司風控部人士如此評價。

“基金公司近期及時調整風險債券估值,且調整幅度也比較大,一方面是順應監管要求,另一方面也防止部分機構提前贖回套利。”一家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師指出。

債券投資內控指引

近日徵求意見

近日,基金業協會下發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債券投資交易業務內控指引》徵求意見稿,資管機構需在10月19日起反饋意見。

《指引》共五章三十六條,主要內容包括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開展債券投資交易相關業務的總體要求、債券投資交易相關業務的內控體系要求、風險控制管理要求、業務管理要求、人員管理要求、自律管理要求等方面。

部分受訪基金公司風控部人士表示,徵求意見稿主要是針對基金公司債券交易風控整體框架構建,並沒有太多反饋意見可提。

“徵求意見稿主要還是人民銀行規範債券交易的證監落地版本,其中大多數內容在人民銀行的規範裏已經體現,基金公司也已經在遵守了。”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風控人士說。

一家基金公司督察長認爲:“對基金公司影響較大的是債券投資交易業務未來要統一信息技術管理系統,這也意味着此前的抽屜協議無法隱藏。”他建議,監管牽頭統一各類債券交易系統的接口,“債券交易涉及滬深交易所、銀行間債市還有一級市場承銷等多個市場,若是各個交易場所接口不統一,不利於基金公司債券投資的備案管理。”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坦言,作爲固定收益投資人員,最關心的還是薪酬超過100萬需要遞延週期不少於2年發放這一影響。他認爲,對債券投資人員實施薪酬遞延或是爲了防範博取高額獎金、投資過於冒進的行爲,通常情況下,債券投資冒進的重要表現就是加大槓桿。

在華南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看來,薪酬遞延也不是限薪,影響也不是特別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