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e9a19109cf84338ba91d12653777d8c\" img_width=\"1920\" img_height=\"480\" alt=\"這個高三孩子的媽媽好勵志:我的文學夢你的大學夢,一個約定全搞定\"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3a736508e50443fbf42364545b21a89\"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93\" alt=\"這個高三孩子的媽媽好勵志:我的文學夢你的大學夢,一個約定全搞定\"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王麗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文、圖:今日女報\u002F鳳網見習記者 張秋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近日,一場高規格的研討會在長沙毛澤東文學院舉行。在座的嘉賓中,有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譚談,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徐劍等等,文藝賢達彙集。他們此次研討的,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一生承諾》,作者是一名女兒剛剛完成高考的普通媽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位媽媽名叫王麗君,今年49歲,本職工作是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女兒是一名剛剛參加完高考沒多久的鋼琴藝考生。平日裏,她的生活和大多數媽媽一樣,上班忙得腳不沾地,下班要忙各種各樣瑣碎的家務活,同時還要監督孩子學習。\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令人想不到的是,這樣一位忙得分身乏術的女性,從2010年開始,就下定決心,要在生活之外完成自己的文學夢。她利用夜晚和假期的時間,化身“紫雲英”“畫闌月”,筆耕不綴,幾年下來陸續出版了多本詩歌集及長篇報告文學,併成爲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湖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副祕書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年到2019年,是王麗君女兒的高考衝刺年,王麗君與女兒約定彼此都要在這一年實現一個大夢想。爲此,她一邊創作《一生承諾》,一邊以身作則,鼓舞女兒堅持夢想。一年後的今天,《一生承諾》出版,專家、學者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徐劍說:“此作寫出了小老百姓的‘人間煙火氣’。”而王麗君的女兒也如願考上了同濟大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女兒激活了我的夢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多歲時,王麗君就是一個文藝青年,喜歡寫寫畫畫,始終懷揣着一個文學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過,生活的重擔無形中阻礙了這一夢想。結婚有了孩子後,工作、家庭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很長一段時間裏,王麗君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8年,女兒開始學習鋼琴,在旁邊陪練的王麗君突然被女兒的那股熱情勁兒撞了一下似的——“我也要做點自己的事,趁現在還年輕。”於是,2010年,王麗君決定重新把筆撿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王麗君的文學之路最早是從詩歌開始的。“那時候,走在路上也想,看書、看影視劇的時候,腦子裏也在組織詩歌的語言。”王麗君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有一次到觀音閣旅行,王麗君隨手寫下幾行詩:“你的大門始終是打開的\u002F你的心也是\u002F聽得見遠處的腳步聲\u002F也聽得見雷霆暴雨的呻吟。”圈內馬上有人評價:紫雲英的詩有禪性。這給了她莫大的鼓舞。\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這樣,王麗君開始一點一點地累積文字。一開始只是發表在網絡上,體裁也是相對小衆的詩歌,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粉絲隊伍卻很大。沒過多久,她就出版了詩歌集《緩慢行走的日子》《長沙橘子洲》(聯合編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到了2016年,已經有了一點名氣的王麗君覺得,詩歌已經不足以承載她所要表達的分量,她想寫一些更厚重的東西。“我的工作每天會接觸到很多困難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狀態我十分了解,何不直接寫他們的故事?”看了太多家庭的喜怒哀樂、生活的酸甜苦辣,這些充滿煙火氣息的人與事慢慢把從事詩意創作的王麗君引上了報告文學的路,“寫真人、真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沒想到,這個想法很快帶來了成果。此後,王麗君先是出版了中篇報告文學《楚天春色》,此後又深入大山,採訪大山裏的科學家,並創作長篇報告文學《深杉“候鳥”——汪思龍》。真實、正能量,這就是王麗君報告文學選題的標準,而正是這一標準促使她選擇創作《一生承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7d73a0c5d09434ea41567979f5795f7\" img_width=\"400\" img_height=\"515\" alt=\"這個高三孩子的媽媽好勵志:我的文學夢你的大學夢,一個約定全搞定\"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寫作改變了我的愛情觀\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報告文學《一生承諾》是一部“愛情史”,講述了“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謝海華與“見義勇爲中國好人”謝芳30年相扶相攜的婚姻故事。謝芳年輕時見義勇爲,被歹徒連捅9刀,落下後遺症,後半生在輪椅上度過。丈夫謝海華成了妻子的手和腳,每天替妻子穿衣洗漱,一日三餐送到牀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2017年5月到今年3月,採訪寫作,王麗君花了一年多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一次正式拜訪,是在一個週末,她來到居住在敬老院的謝芳夫妻家。那天,謝海華見到王麗君來了,轉身將牀上躺着的謝芳抱起來,輕輕放在輪椅上。謝芳身子已經嚴重變形,身高一米二左右;皮膚很白,是貧血的那種白,臉頰紅得不正常;她依着他,嬌小、怡人。這個場景震撼了王麗君,之後的寫作裏,她用“擁抱”一詞從頭到尾貫穿了這一對夫妻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8年,謝海華與謝芳開始戀愛,面對父母的堅決反對,謝海華執意要與謝芳在一起。有一次,謝芳剛剛洗完澡,謝海軍輕輕抱住謝芳溼漉漉的頭髮,直到謝芳母親叫喫飯,兩人才害羞地鬆開——這是戀人的擁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結婚生子後,謝芳病情惡化,不能走路,謝海軍揹着妻子四處求醫。路途遙遠,謝海軍胸前掛着行李,屁股上綁一個凳子,以便隨時坐下來。面對周邊人的指指點點,謝海軍還是每天把妻子抱起來,從牀上到輪椅,從家到醫院,重複了30年——這是夫妻的擁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雖然都是擁抱,但是他們意義非常不一樣。”王麗君說,這象徵了謝海軍對謝芳的承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爲了讓故事有更多的細節,王麗君一到週末,就開車來到敬老院找謝芳夫妻。夫妻二人要是忙,她就悄悄在邊上看他們做些什麼、經歷什麼?閒下來了,她就和二人聊天,聊現在、也聊未來。王麗君逐漸瞭解到兩人生活裏的一些瑣碎而冗長的日常:謝芳小時候成績很好,卻調皮搗蛋,獨自在家時,也曾懷疑謝海軍“出軌”。謝海軍從小就有英雄情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過去我覺得,真正的愛情只發生在文藝作品裏,比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覺得,我們身邊其實也有如此動人的故事發生。”王麗君坦言,和謝芳夫婦的接觸改變了她最初的愛情觀。\u003C\u002Fp\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個約定帶來的力量\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採訪寫作《一生承諾》的一年,也是王麗君女兒高考的一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時間是她最大的敵人,爲了做好本職工作,照顧好孩子並同時完成寫作,她每天早上5點起牀,寫2個小時,然後給孩子做早飯,9點再準時到辦公室上班。民政工作忙,下班回來,她往往累癱在牀上。“過去我都是直接一覺睡到天亮,但是現在我不敢,休息一會兒,心裏記掛着稿子,就爬起來在案頭奮戰。”王麗君說,尤其到了週末,她會一早給孩子做好早飯、午飯,叮囑幾句便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敬老院,“有時候導航不認識鄉間的無名路,還經常走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王麗君一年有一週的公休假,去年的公休期,王麗君把全部時間花在了採訪謝芳夫妻身上,“要寫他們的故事,必須感受他們在敬老院的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雖然很忙,但王麗君所做的這一切,得到了女兒的支持。在成年禮上,女兒寫信給媽媽:“你在工作上、寫作上都很努力,是我的榜樣。”王麗君索性順水推舟,和正準備高考的女兒約定:“努力一年,各自實現自己的夢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這樣,我每天和她講正在創作的故事,她和我分享正在練習的樂章。”王麗君說,母女二人既從謝芳夫妻身上學到了堅持,也互相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堅持夢想的動力。\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9672306c-ae6d-4394-bf67-9b73159b901f\"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8\" alt=\"這個高三孩子的媽媽好勵志:我的文學夢你的大學夢,一個約定全搞定\"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年後,王麗君母女均實現了最初規劃的夢想。在毛澤東文學院這場研討會上,與會的專家學者都對《一生承諾》給予了高度認可,一致認爲王麗君用紀實的手法、細膩的筆調和耐人尋味的文學語言講述了一個傳遞正義與道德雙重能量的人生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讓人佩服的是,研討會現場,王麗君又同時推出了另一部具有史學和文獻價值的地域文化作品《濚灣古韻》。這也讓很多從事職業寫作的作家讚歎,夢想居然可以讓一個忙於各種瑣碎事務的女人爆發出如此大的力量。而在王麗君看來,這也許算不了什麼,“我只是覺得寫作不僅給自己帶來了生活之外的意義,同時也給我的家庭帶了不可估量的正能量”。\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編輯:依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368721941632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