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c7b6aed87b94793a5ff59c82c055122\" img_width=\"827\" img_height=\"476\"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萧克故居位于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南朝西北。\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3f80c482385447bbce0e9fec3fb54c7\" img_width=\"791\" img_height=\"539\"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故居是一座以砖木为主的古典建筑,俗称“大厅屋”。整个厅屋为长方形四合院式,青砖青瓦,穿斗式梁架结构,屋顶为硬山式,通面阔19.4米,通进深21.1米,占地面积409平方米。\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d037fb647ba475b9e36322e650be296\" img_width=\"646\" img_height=\"559\"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门口原有一对石狮昂首蹲坐,上世纪60年代已被毁。大门两边嵌一幅钩边行楷对联:“门闾高大常依日月照映,子孙蕃昌不愧齐梁正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cd9511661804f308fcd2bf105437cf7\" img_width=\"844\" img_height=\"430\"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跨入大门,右边是耳房,与左边厢房有一口天井相隔。过耳房即到正厅,正厅分上厅和下厅,两厅之间又有一天井相隔。\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728cf26317446e7aaa4fa4495c43763\" img_width=\"622\" img_height=\"554\"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厅两边有厢房12间,用木板隔开,是萧克将军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萧克将军就诞生在这里。故居一直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和保护,经常拨出专款进行维护。\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3e26d937a73435faad3b4aa5de88b17\" img_width=\"772\" img_height=\"521\"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008年,萧克故居遭受冰灾,部分厢房垮塌,县政府、县文物管理所筹资18万元,对故居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并在大厅内部布置了萧克将军生平事迹展览,已成为嘉禾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故居保存较完好,但因产权分散,管理较困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687fce195884998a6e339fd37af6db0\" img_width=\"696\" img_height=\"559\"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006年以湘政发[2006]17号文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为故居内肖克将军雕像。\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fc5d118b0e94eb3bb14d2c1f0f0c2b7\" img_width=\"407\" img_height=\"559\" alt=\"萧克故居,萧克是中国人所称‘军人学者’的再世,名副其实的儒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萧克, (1907- 2008 )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 湖南省嘉禾县人,1907年7月14日生于嘉禾县泮头乡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到古文训练,打下语言文学功底,养成心正、身正、纸正、笔正的书写习惯。7岁入私塾。1920年入高小。1923年考入县甲种师范。受到共产党员教师的教育,加入中国国民党,投身国民革命。1926年2月到广州,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宪兵教练所,毕业后任总部宪兵团中士班长。参加北伐战争,在蒋先云任团长的补充第五团当兵器员。1927年2月到叶挺部七十一团当连政治指导员。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任连长。起义军南征失败后,他历经艰难,在临武县找到党组织,任游击队长。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率独立营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合,上了井冈山。历任红四军连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司令员、师长等职。参加开辟井冈山、中央革0据地的斗争,参加攻打长沙和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斗。1932年10月任湘赣苏区红八军军长,按照井冈山红军的样板进行红八军整军建设和“铁军化”训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在策应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中英勇作战,屡立战功,获得二等红星奖章,任红六军团军团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4年8月7日,他和任弼时、王震率红六军团突围西征,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征战80多天,1934年10月24日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合,奉令组成红二六军团,投入创建湘鄂川黔革0据地的战略行动。红军在湘西广大区域建立了省军区、省政府、省委等党政军机关,树起苏维埃革命的红旗,有力地支持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1935年11月19日参与领导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与总指挥贺龙并称“萧贺”。后听从朱德的命令,任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红军三大主力(即三个方面军)在陕甘宁大会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O师副师长,参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一二O师迅速由8000人发展到20000人。1939年1月,奉命建立冀热察挺进军,任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进逼平、津,开辟平西、平北、冀东、热南等抗日根据地,把北平包围起来,振奋了抗日军民的信心。1942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参与领导反“蚕食”、反“扫荡”、“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斗争。1943年8月代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1944年赴延安治病、学习,出席了中共七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放哉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常委、军区副司令员、华北中央局常委、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协助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战争。1948年5月兼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创办了一所正规化的军校,为发展解放军干部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4月任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参与领导向中南、华南进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0年4月任军委军训部部长,负责组建了军训部机关,组织起草中自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在全军试行,制订全军训练大纲,筹建军事院校,开展正规化院校教育,普遍开展学技术、学文化,提高部队的军事政治文化素质。1954年11月以后,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战斗训练部部长,负责训练总监部常务工作。1957年底任部长、党委书记。1958年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1959年10月任农垦部副部长,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文革”中受到冲击和批斗。他坚持党性原则,抵制林彪-集团的倒行逆施。1969年12月下放江西五七干校。1972年1月恢复党组织生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展教育训练工作。粉碎“-”以后,任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副部长,致力于拨乱反正,重建高等军事教育,培养高级指挥人才。1985年国防大学成立后,他从军事学院院长岗位上退下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1987年分别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1980年9月在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增补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在晚年致力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和著述。主编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等书,发表了许多文章。1988年出版了历时半个世纪创作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他发起组织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任会长,主编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完成了一系列文化项目。《萧克回忆录》和《萧克诗》也已出版发行。他常告诫同志:“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语),“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诗句),并以“君不教君之过,将不教将之过,父不教父之过”为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逐渐开始学习文化,进而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在战争年代,几乎高小毕业的人就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头了。在这些将帅中,能诗善书的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正像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1434199875635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