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坑:"捂汗"能退热

"捂一捂能退热"的说法已经流传很久,因此很多老人在宝宝发烧时都会主张给孩子多穿一些衣服,这样才能降温。

孩子发烧时,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将孩子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易处于缺氧状态,令宝宝身体更吃不消。

2号坑:剃光头使头发浓密

有些地方孩子满月后有剃胎毛的习俗。美其曰让孩子以后的头发长的更黑更浓密。这个习俗既不科学,也容易对宝宝产生皮肤产生伤害。

如果发现宝宝头发(如粗细、多少和颜色)不健康,很可能与遗传、营养以及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核桃、芝麻等富含维生素、铁、锌的食物,从根本上增强宝宝的体质,也会让他们的头发更黑更密。

3号坑:"把屎把尿"要趁早

很多人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会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大小便定时定点的训练。

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才能明白自己必须上厕所时的身体感觉信号,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因此,一般不建议一岁内的宝宝进行把尿训练,因为家长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4号坑:捏鼻子使鼻子变挺

婴幼儿的鼻腔比成人短,没有鼻毛,血管丰富,常捏鼻子,会影响宝宝的呼吸,损伤黏膜和血管,导致炎性反应,容易被细菌、病毒侵犯,导致疾病的发生。

且捏鼻子有可能会使鼻腔中受感染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5号坑:骨头汤补钙最有效

中国有句老话叫:"吃什么,补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孩子需要长个儿,不能缺钙,否则骨头长不好。孩子缺钙,不妨喝碗骨头汤来补一补。

但事实是25升骨头汤摄入的钙才相当于一小盒牛奶。骨头汤含钙少脂肪嘌呤却很多, 经常喝不利于身体健康。浓白口感好的骨头汤是因其中的脂肪含量高, 并非钙含量高。骨头里的钙是以磷酸盐形式存在的, 不容易溶解到汤里。只喝骨头汤也补充不了蛋白质, 蛋白质存在于肉里面。如果孩子确实缺钙,爸爸妈妈应该咨询医生,用正确的方式给孩子补钙。

6号坑:睡硬枕头头型好看

很多家长非常在意孩子的头型,迷信民间传统方法给孩子睡硬枕头,希望可以睡出更饱满的头型。

新生宝宝颅骨较软,卤门和颅骨缝还没有完全闭合,长期使用质地过硬的枕头,易造成头颅变形,或一侧脸大,一侧脸小。真正影响孩子头型的是遗传和睡姿。每隔一段时间,在孩子睡觉的时候调整一下他头的朝向,就不容易让他睡出偏头型了。

7号坑:给宝宝绑腿防O型腿

一些老人喜欢将宝宝的腿绑直,传统的"蜡烛包"襁褓方式,会把宝宝的胳膊、腿拉直,然后紧紧地用小被子包住。据说,这样能防止宝宝长大出现"O型腿"。

这种做法对小宝宝来说有百害无一利。每年都会发现不少孩子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脱位,大多是让家长裹"蜡烛包"裹出来的,这在冬天更为突出。新生儿出生后到一岁以内,小腿都会有些弯,平躺时打开两腿呈"M",这是十分正常的状态。待孩子长到两三岁时,腿会自然变直。

8号坑:母乳涂抹宝宝脸

民间土方法说母乳是万能的护肤品,给宝宝涂脸可以防止皲裂。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但未必是最好的护肤品,因为母乳同时也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好地方。宝宝的脸部皮肤娇弱,血管丰富,细菌如果从毛孔侵入,会使孩子的脸部肌肤产生红晕,过段时间甚至会变成小包继而化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溃烂以致形成疤痕,损坏宝宝的容貌。对于小宝宝来说,最好的面部美容法,就是用清水洗脸。

9号坑:去胎毒

一些地方在孩子出生后给孩子吃的第一口食物不是妈妈的初乳,而是黄连水,美其名曰"去胎毒"。

无论是中医和是西医的理论中都没有胎毒这种理论。一般去胎毒的中药多是苦寒成分,这些中药对孩子的脾胃都有严重的伤害。孩子生后应该尽早吃初乳,初乳的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婴儿预防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建立十分重要。如果这个时间不给孩子吃初乳反而给孩子灌了一大堆黄连水,既不利于母乳喂养成功,也让孩子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次免疫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