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一次,下大雨時候外賣小哥來送餐,我有點不好意思,就說以後大雨不點餐了,他說千萬別,也就天氣不好時,別人不想出門,我們才賺得多。

此時瞬間想起《賣炭翁》於是才覺得“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有多虐。願我們都能爲了生活而非生存活着。​二、“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小時候要求背,還真就背了,不過總覺得這種小事有什麼值得悲傷的。然而工作後,少時朋友盡散,我們在新的人羣裏掙扎求生。忽然悲從中起,只覺愴然。

原來年少時候的風景真的美到不能重逢了。

原來分別之後的人,就再也找不到了。

在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事實時,我就已經,失去你了。前路漫漫,終不似,少年遊。​三、上學時背《滕王閣序》只覺得太長了,沒有感覺,背起來真費勁啊。畢業時有感而發,“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從小到大,人生慢慢的變化,不僅自己變得陌生,周圍人也陌生了。

地變了,人變了,都變了。都不在了。“我亦飄零許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四、“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回眸望去,有一佳人,衣寐翩翩,倚在那微弱燈火旁,柔光輕打,四目相望。 《青玉案·元夕》當時讀的沒感覺,現在想起來,整首詩畫面感極強。 “上元佳節,神武大街,驚鴻一瞥,百世淪陷。” 這句話剛好印襯這首詩。​五、“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背井離鄉,在外漂泊多年,偶然間在一個輾轉反側的夜裏,又讀到此句,竟流下眼淚……

六、“餘生漸可知究竟,往事何堪論倘如”。年輕的我們,如果再不努力,餘生確是知究竟了,往事又怎麼能說倘如呢?都過去了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