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Ud6dT2RLx\" img_width=\"830\" img_height=\"279\"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8月31日止年度與截至2018年及2019年2月28日止六個月,華立集團總收益分別爲人民幣5.43億元、5.78億元、6.08億元、3.07億元及3.40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VkHsvdfZI\" img_width=\"830\" img_height=\"228\"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截至2016年至2018年8月31日止,華立集團的政府補貼分別爲120萬元、775萬元及315萬元,2019年呈現不斷縮減的趨勢。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2N9QdEn5GF91\"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200\"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9ZIu56ysS\"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543\"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華立大學集團在7月29日第三次闖關港交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 | \u003Cstrong\u003E臥風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來源 | IPO那點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內地教育企業境外上市從來不是新鮮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繼2017年內地教育公司來港上市及2018年7只教育新股(新華教育、21世紀教育、天立教育、博駿教育、希望教育、春來教育、卓越教育)順利掛牌之後,2019年內地民辦教育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潮仍在繼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月,華立大學集團第一次遞交招股書,擬赴港上市。2019年1月29日,華立大學集團有限公司二次遞交招股書,再次衝刺港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港股市場的大門前兩度徘徊之後,華立大學集團選擇在7月29日第三次闖關港交所,獨家保薦人爲中信建投國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民辦教育的蛋糕有多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 年)》顯示,中國2020、2030年人口總數將達到14.2億與14.5億人,總和生育率由2015年1.55上升至2020年1.80,成爲教育產業發展的需求基礎。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教育體系大致可分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體系的學生可取得中國政府頒發的正式證書,而非學歷教育體系的學生僅可取得培訓與學習課程結業證書。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亦可分爲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公辦教育機構由國家或地方政府建立及營運,主要資金來源於中國公共教育支出,而民辦教育機構由非政府機構或個人建立及營運,主要資金來源於學校營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民辦高等教育行業總收益由2013年的人民幣779億元增至2017年的1,15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0.2%,預計2022年將增至人民幣1,81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9.5%。隨着高等教育在校人數增加,民辦高等教育的在校總人數亦穩定增長。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APH4v1YZS\" img_width=\"711\" img_height=\"603\"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圖:高等教育畢業新生佔整體年輕失業者的比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高等教育畢業新生佔整體年輕失業者的比例由2005年的約35%增至2017年的約46%。市場對具備專業技能的畢業生的需求不斷上升,而中國大部分公立大學專注學術研究而非實踐技能培訓。因此,預期專注應用技術的大學數量將不斷增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平均學費水平約爲人民幣12,679元,遠高於公辦高等教育機構的人民幣6,996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華南地區民辦高等教育行業總收益佔中國民辦教育行業整體總收益的12.3%,預計華南地區民辦高等教育總收益將由2017年的人民幣142億元進一步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21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8.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造血能力強但穩定性存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立大學集團可追溯至2000年5月廣東省華立技工學校(華立技師學院的前身)開始營運時,此後經營學校數增至三所,即華立學院、華立職業學院和華立技師學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截至2019年2月28日,華立三所學校(即華立學院、華立職業學院及華立技師學院)的在校學生合共爲37,364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就讀人數計算,截至2017年底,\u003Cstrong\u003E華立大學集團在華南地區所有民辦職業教育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在華南地區所有民辦高等教育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華立集團的盈利模式與其他教育企業並沒有什麼不同,主要收入來源是旗下三所大學的學生學費和寄宿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Ud6dT2RLx\" img_width=\"830\" img_height=\"279\"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8月31日止年度與截至2018年及2019年2月28日止六個月,華立集團總收益分別爲人民幣5.43億元、5.78億元、6.08億元、3.07億元及3.40億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期年度利潤分別爲人民幣2.032億元、1.931億元、1.933億元、93.8百萬元及1.127億元。其中,銷售成本分別佔總收益47.3%、44.8%、45.0%、44.7%及44.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以上數據看出,雖然華立大學的造血能力很強,但在高成本下,淨利潤並沒有像同期收益一樣同比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V0HfS0GjN\" img_width=\"831\" img_height=\"293\"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此外,華立大學2015-2016學年、2016-2017學年、2017-2018學年、2018-2019學年在校學生總人數分別爲38,197名、38,788名、36,686名及37,364名,存在一定的波動性,這種不穩定性也否定了其業績的穩定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負債率居高不下、補貼不斷減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費問題、質量問題以及異地擴張問題是民辦高等教育的三大主要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VN3zyRVke\" img_width=\"830\" img_height=\"368\"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報告期內,毛利分別爲人民幣2.859億元、3.194億元、3.344億元、1.7億元及1.897億元,毛利率分別爲52.7%、55.2%、55.0%、55.3%及55.8%,長期保持在50%以上。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u003Cstrong\u003E華立大學的負債比率居高不下,2016年-2018年分別爲90.5%、204.7%、107.2%,\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主要是由於錄得大量合約負債。\u003C\u002Fstrong\u003E包括於相關課程期內按比例確認爲收益的預收學生學費及寄宿費;大量應付關聯方款項,主要包括有關建設學校的應付關聯方款項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負債問題,華立大學還受到有關《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及司法部徵求意見稿的不確定因素影響。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n9UVkHsvdfZI\" img_width=\"830\" img_height=\"228\"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截至2016年至2018年8月31日止,華立集團的政府補貼分別爲120萬元、775萬元及315萬元,2019年呈現不斷縮減的趨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華立集團是屬於“營利性”教育機構,對此所得稅方面,將存在大幅提升的風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說內地教育企業扎堆赴港上市,最直接的甜頭自然是解決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但成功掛牌不意味着一勞永逸,公開信息披露對企業的合規性提出更嚴格的要求、民辦教育相關政策細則的變動將更直接地投射到公司股價上,這些只是上市教育企業所面臨的一部分挑戰而已。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LzgVgAAMAvPi\" img_width=\"838\" img_height=\"551\" alt=\"華立大學三度闖關上市,再掀教育企業赴港熱\"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557414203233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