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有消息稱,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嘉楠耘智據稱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祕密遞交了上市申請,募資金額2億美元。

  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詢問嘉楠耘智方面,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若消息屬實,這也意味着,嘉楠耘智成爲國內三大礦機生產商中(其他兩家分別爲比特大陸和億邦國際)第一家正式赴美IPO的“礦機巨頭”。

  而另據媒體報道,比特大陸正在和美國上市顧問進行諮詢,並計劃在今年7月份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申請,擬於納斯達克上市,比特大陸可能會將之前的籌款目標縮減至約3億至5億美元。

  此前,億邦國際的香港上市申請被港交所官方列入了失效名單,而億邦國際同樣已經考慮前往美國上市。

  事實上,此前早有關於嘉楠耘智欲赴美上市的消息流出,而這與其多次爭取登陸資本市場無果有關。

  2016年6月,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魯億通電氣曾發佈公告稱計劃重大資產重組,擬作價30.6億元(其中現金支付10.61億元、發行股份支付19.99億元)從嘉楠耘智現有14名股東手中收購全部股權,合計交易價格爲 30.6 億元。不過,其試圖通過“借殼”登陸A股的方式被監管部門叫停。

  2017年8月,嘉楠耘智再次尋求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而9月,監管部門叫停境內一切加密貨幣交易和ICO相關業務,嘉楠耘智也在當年10月和11月連續4次收到股轉公司詢問意見,均被問及政策環境的影響和公司持續經營的能力。嘉楠耘智最終在次年3月主動放棄掛牌。

  2018年5月,嘉楠耘智轉戰香港市場。當年5月15日,嘉楠耘智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擬以紅籌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德意志證券、瑞士信貸和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6個月後,港交所官網將嘉楠耘智的上市申請歸爲“失效”一列,上市之路再度折戟。

  根據該份招股文件,嘉楠耘智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營收分別爲0.48億元、3.16億元和13.08億元;毛利分別爲0.14億元、1.32億元和6.04億元;毛利率分別爲29.1%、41.7%、46.2%;稅後利潤分別達到0.02億元、0.53億元和3.61億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