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白馬隧道2018年4月1日動工建設以來,施工單位嚴格執行“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量測、快封閉”的原則,在保障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精心管理,優化完善開挖及出洞方案,嚴格執行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用“短、緊、快、勤”的模式,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攻克了圍巖級別差、施工組織難度大等難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瞭解,寧永高速公路項目共有橋樑147座,隧道14座,橋隧比爲52.02%。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7月30日17時,雲南寧永高速公路白馬隧道右幅順利貫通,這是寧永高速公路貫通的首座隧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寧蒗至永勝高速公路是雲南省中長期高速公路網規劃(五縱五橫一邊兩環二十連)中“二十連第十四連”瀘沽湖至雲縣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雲南省省高S37(瀘沽湖至寧洱)的起點段。路線起點位於寧蒗縣城東北側仁和村,路線止點位於永勝縣南側大廠村,與華麗高速公路永勝樞紐互通直接連接。路線主線全長100.357公里,三條連接線長6.683公里。主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標準,設計速度80公里\u002F小時,路基寬度爲25.5米,汽車荷載等級採用公路-Ⅰ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白馬隧道位於麗江市永勝縣境內,爲分離式隧道,右幅隧道全長983米,最大埋深174米,設計時速80公里。該隧道區屬高山地貌,地形起伏較大,洞口仰坡陡立,洞內圍巖級別差差,其中V級圍巖長度500米,佔隧道右幅全長的50.86%,施工風險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白馬隧道2018年4月1日動工建設以來,施工單位嚴格執行“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量測、快封閉”的原則,在保障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精心管理,優化完善開挖及出洞方案,嚴格執行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用“短、緊、快、勤”的模式,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攻克了圍巖級別差、施工組織難度大等難題。歷經全體參建人員一年多的奮戰,圓滿完成了寧永高速公路首座隧道順利貫通的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瞭解,寧永高速公路項目共有橋樑147座,隧道14座,橋隧比爲52.02%。其中特大橋3座,大橋121座,中橋23座;特長隧道2座,長隧道3座,中隧道5座,短隧道4座。全線設置互通式立交8處、收費站9處,同步建設三條連接線,沿線設綜合服務區2處、停車區1處。項目批覆概算金額爲152.97億元,批覆工期48個月,計劃2021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截至7月25日,累計完成投資29億元,佔概算投資的19%。\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該項目施工難度大。一是海拔高、氣候複雜。項目所經區域海拔在2128~2850米之間;沿線高海拔積雪冰凍、低雲多霧等氣象災害問題突出。二是橋隧比高、地形複雜。項目沿線地表崎嶇、地形陡峻、羣山連綿,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95%左右,全線橋隧比達到52%,尤其是清水河至永勝西段橋隧比更達到了90%。三是地震烈度高、地質構造複雜,路線所經區域地震基本烈度爲Ⅷ度,地質構造複雜,地震頻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王磊 實習生 楊怡婷 通訊員 李建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555404754129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