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

2019年3月12日,上海市“雙名工程”攻關計劃數學基地活動在上海市建平中學順利開展。七個上海市“雙名工程”攻關基地、四個浦東新區教師培訓基地、四個名師工作室、數理工作室和建平教育集團學校的近300名學員出席了本次活動。

當天有幸請到了章建躍博士開展以“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爲題的講座。章建躍博士是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小學數學》雜誌主編、《中國數學教育》雜誌主編、《普通高中數學教材》(人教版)主編,在全國核心雜誌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

活動伊始,建平中學趙國弟校長就“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提出了令人深思的三個問題:未來的學生學什麼;未來的教師教什麼;未來的教師如何教。趙校長在致辭中強調,核心素養正是這個急劇變化時代中不變的產物,未來的教育應着眼於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再僅僅是學什麼,更多的是如何學;勉勵一線教師們在專家的教育思想引領下落實核心素養的“最後一公里”。

章建躍博士以“不變應萬變”的觀點承接趙校長的憧憬,提出教師應緊抓學科的內核,即學科的無法替代性。數學學科貴在其理性思維和科學精神,數學應培養人有邏輯地,創造性地思考。章博士定位教師的角色和工作是導師和育人,而不是教書匠和教書,一句“形式可以新穎,內在必須經典”道出了數學教學的“套路”。

章博士以“如何研究相交線”這個具體的教學案例向我們展現了理解數學知識的三重境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案例中,章博士把一個又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拋給了我們。一個好問題,一個有質量的問題,一個有含金量的問題是課堂的保障,章博士一句“看過問題三百個,不會做題也會問”逗樂了在場的所有教師,而“度量是數學的本質所在”的高觀點着實讓大家如夢初醒。

對於能夠體現核心素養的“大概念”,教學設計需要採用單元設計,把“數學對象的抽象——組成元素的提取——相互關係的猜想——猜想的證明——性質的應用”等落實下來,體現思想的一致性和方法的普適性。研究對象在變,“研究套路”不變,思想方法不變!這就是數學基本思想,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力量!

不知不覺,活動進入了尾聲。和藹可親的章博士用二十四字道出了他對於數學育人的理解和期盼:

樹立自信,堅定正念。

增強定力,激勵精進。

啓迪智慧,淨化心靈。

祝願全體教師能夠在未來的教育中圍繞核心素養,不斷砥礪前行,發揮內在力量,實現育人價值。

撰稿:杜金金

攝影:吳佳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