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人口紅利逐漸減少,用戶開始釋放出巨大的力量。對於擁有百萬、千萬級“粉絲”的車企,未來將會從傳統的“流量+品牌”向經營用戶長期關係的戰術體系轉變。豐潮世界,用小程序打通品牌與粉絲、粉絲與粉絲之間的鏈接,搭建起一個高參與感、高價值體現的粉絲生態社羣······

數字時代

未來應該怎麼玩

本着“不忘初心,感恩客戶”的理念

一汽豐田打開現實生活和虛擬世界的通道

爲廣大粉絲搭建一個理想大陸

未來生活,豐潮世界

就是一汽豐田與粉絲共同的家

新意互動-新意風雲總經理 、豐潮世界負責人 馬瀛 將揭示在存量時代、 數字時代 ,擁有龐大粉絲集羣的一汽豐田,是怎麼玩轉粉絲營銷的?

存量市場,粉絲釋放巨大能量

很多品牌主常常存在一個誤區,認爲把信息推送給了用戶,用戶關注了品牌,就成爲了品牌主的粉絲。其實,大多數用戶並不這麼想!

作爲一個知名的龐大車企,一汽豐田的微信端關注量非常早的達到百萬級,遠遠領先於其他車企,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由於微信的產品特徵,它更適合於品牌主向用戶進行單一的信息推送,或者做一些簡單的互動,從而進行認知層面的傳播,這就導致許多用戶僅僅是表面形式的關注,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粉絲。

基於一汽豐田龐大的微信粉絲集羣,新意團隊在調研參考行業數據以後,最終採用與微信擁有原生態般互融性、互動性強的小程序,爲車主搭建一個生動且充滿樂趣的社羣,實現品牌與粉絲、粉絲與粉絲的隨時鏈接,豐潮世界應運而生。

BRAND 3.0思維:把權力交給粉絲

在豐潮世界,粉絲們可以“踏入”展廳瞭解產品,可以分享潮酷資訊,還可以自發組織粉絲活動,或是參與一汽豐田的活動······在未來,豐潮世界將去品牌化,由粉絲自主管理,真正成爲粉絲自己的社羣。

傳統“品牌+流量”的時代,用戶與品牌主是“一眼好”,即在購買完成後,缺乏溝通與交流,粉絲與粉絲之間也未能實現連接。於是,粉絲的數據僅僅留存在平臺或表單,成爲一串串沒有溫度的電話號碼,這樣的數據其轉化價值並不高。

秉承新意互動BRAND 3.0思維,豐潮世界以粉絲爲核心,企業作爲技術支持,進行價值觀的共塑,將建設的權力交給粉絲。無論是知識、訊息還是車生活相關的內容,粉絲都可以在這裏進行自我表達,找到自己在場景裏的定位和生存價值。

爲增強粉絲的參與感,豐潮世界設定了演變計劃,分爲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可以理解成是粉絲的論壇,粉絲在裏面可以表達觀點,同時也是用戶跟品牌主溝通的窗口;

第二階段,給粉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務,比如搭建一個類似知乎的問答版塊,這個版塊並不是安排一個槍手去機械的應答,去引導粉絲買貨,而是運用第一階段積累下來的真誠粉絲,他們對於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有很深的理解,他們就可以自主的去回答某個粉絲或用戶的問題,讓互動形式活起來;

第三階段,幫助粉絲轉化價值,粉絲在豐潮世界的體驗、分享、溝通、運作轉化成在場景裏流通的貨幣,即搭建積分系統,去滿足他們在平臺裏面的物理需求。

目前豐潮世界正在進行第三階段。

在未來的願景中,豐潮世界將真正實現去品牌化,由粉絲自主運營管理,品牌主提供必要的技術與服務,使其真正成爲粉絲們的社羣。

理解粉絲,滿足粉絲的自我實現

豐潮世界開發的是一種環境,是一個產品。其最關鍵的難點,在於怎麼去理解這些用戶和粉絲,去滿足他們的自我實現。

粉絲希望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生活,小到每天在裏面看到的文章、一句話能否滿足他們的期望,都會影響粉絲的品牌體驗。

基於新意互動特有的汽車大數據的分析,在豐潮世界建立之初就已經把用戶的數據維度、標籤維度給設置好了。運用大數據,區分他們是什麼樣的車主,有什麼樣的喜好,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包括在引導和體驗的時候,根據行爲分析出他們對於豐潮世界的建設有哪些幫助,對其他粉絲擁有怎樣的影響力······這些爲豐潮世界的開發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對於豐潮小程序的細節運營,馬瀛有自己的“獨特”技巧:“開發小程序,如同開發一個網遊,讓粉絲在場景裏擁有一個可以滿足自我的身份,在這樣的前提下,粉絲才願意主動去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觀點。在拉新和刺激用戶發言階段,豐潮世界設立了一些小遊戲,用戶在玩的時候達成了一個在輕鬆的狀態下與品牌的交流;當用戶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時候,我們會找一些“骨灰級”粉絲,這些粉絲是通過走訪線下體驗活動中積累的車主用戶,讓他們先進駐豐潮世界,找到KOL典型,以此來帶動整個運營,去吸引更多的粉絲,這是我們操作的核心技巧。”

粉絲營銷怎麼玩?馬瀛:取決於對粉絲的視角和態度

豐潮世界的成功,見證了粉絲營銷對於品牌主的強大吸引力。粉絲營銷的核心理念,在於營銷視角的轉換

傳統的做法,我們在做內容或社羣規劃的時候,往往會先跟品牌方交流,需要與他們達成一致,受品牌方的影響,往往會習慣成自上而下的看待問題,發現有問題了再去解決問題,粉絲有意見就去溝通意見,這種後發後至的方式沒有辦法真正觸達粉絲的內心,不但顯得被動,而且還影響粉絲的體驗。其實,如果我們把視角完全站在粉絲的立場,他們希望的體驗和得到是什麼,我們就去幫他們實現,從而掌握主動。

“舉個例子,通常我們做活動,往往是廠商發起一個活動,用戶們報名參加,我給你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獎勵和機制,讓你根據我的遊戲規則來玩,在這個過程中再去產生素材,再去傳播,再去影響其他人,這是個理想狀態,實際上在這個過程我們是很被動的。而且也是會存在這麼一個問題:活動現場我們可能做的很精彩,但活動結束給,在粉絲的內心裏往往並沒有持續的留存。”

“豐潮世界不一樣,它讓粉絲真正的參與進來:如果活動企劃做的好,你就是這個活動的承辦方,我們作爲品牌方提供支持,幫你來做,包括活動的物料、技術的支持,主體的發起人是你,那你的參與感和得到感就完全不一樣了。甚至有很多粉絲可以提供非常好的‘點子’,不單單是對於品牌的傳播有很大的價值,對於影響其他的粉絲去理解我們的品牌,理解粉絲與粉絲之間交流有很大的幫助。”

在交互上,豐潮世界更是從粉絲角度出發,注重交互的便捷性。傳統的粉絲社羣,界面堆滿一條條標題,用戶需要點入,回覆評論,這種模式最終會滋生出大批標題黨,使得粉絲獲得的興趣路徑變長。豐潮世界在一開始就摒棄了這種做法,根據新意互動大數據獨特的算法推算,用戶粉絲到底對什麼內容感興趣,根據喜好進行推送,在交互上簡潔,便利,直達粉絲內心,這樣就極大的增強了粉絲的粘性和互動性。

“對於百萬、千萬量級粉絲的車企,用戶的長期關係維護是未來的制勝關鍵。”豐潮世界僅僅只是一個開端,基於獨有的汽車大數據分析,新意互動將更敏銳的洞察用戶思維,加速粉絲轉化,充分發揮粉絲的價值,不斷挖掘新的玩法,以增強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和擁躉!

營銷人的職業趨勢是什麼?從我最新文章裏摘取了這段和大家分享。

2014年,從Michael Kors辭職的那天,我淚流滿面地寫下了第一篇公衆號推文——《在MK紐約總部做新媒體經理教會我的事》,紀念這段讓我收穫頗多的職場經歷,沒想到文章卻刷了屏。原本內向害羞,覺得自己毫無特長的我因此成了“網紅”。更沒想到,5年後它成爲我創業的基石。

關注我時間長的朋友會知道,從高中開始,我就嘗試各種實習:公關、諮詢、政府、教育、汽車、媒體……大三在可口可樂實習的時候,我定下了自己要走營銷這條路。

當時營銷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又神祕的東西,它彷彿是一家企業點石成金的祕密,既能激起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想象,又能用好的產品服務於人。

當時人們說“好的品牌都來自國外”,所以我去美國工作,學習做品牌的方法論。去了快消聯合利華、時尚MK又去了互聯網阿里,去了大集團又去了小公司,去了品牌崗、傳播崗、運營崗,最後把它們帶回中國擔任過CMO,再到現在自己組建團隊創業。

我一直想搞懂營銷背後到底是什麼?也想知道自己的價值可以發揮到多遠?

這份對未知的好奇心一直伴隨着我。

廣告人的神:奧格威

你一定很好奇,近8年的工作經歷,我對營銷趨勢的答案是什麼?怎麼才能做好的營銷? 下面分享下我的個人看法。

1、在營銷行業裏倚老賣老不管用

做了很多年並不意味着你就比年輕人做得好。創意也許是一門可以打磨的手藝,但是如果揹負着商業增長的指標,靠的就不是創意,而是戰略和戰術。增長和用戶相關、和新的渠道相關、和新技術相關。

2、快消的品牌方法論的確值得學習

現在美妝行業最頂尖的一些創業公司創始人不乏寶潔系出身。但是傳統快消營銷模式過於固化,廣告創意依附於4A公司,也不直接接觸消費者,這導致一位好的品牌經理人卻不一定擁有好的創意能力、執行能力,也很難變通。同時也養了一堆溫水煮青蛙的廣告公司。

同時組織架構層層審批,在數字化和新媒體的應用遠遠不及小型公司反應快速,這兩年快消企業被一些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線上品牌(DTC)殺得很慘的原因。

來自CB Insight,寶潔正在被各種小品牌吞噬

3、營銷理論正在被改寫

縱觀營銷歷史,奧格威等營銷之神之所以被封神,更多是因爲當下環境造就它們:供應鏈大於需求、商業競爭較爲簡單、沒有線上渠道和可跟蹤的數據。

如果奧格威活在小程序、抖音和快手、線上有天貓淘寶微商、還有洗腦分衆廣告的2019年的中國,他也不一定是今天的大師。時代變化,商業環境變化,營銷理論在被改寫。

過去的思維可以被借鑑,但是更新換代,瞭解當下消費者和他們的渠道,並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去迭代,比會做創意更重要。

4、營銷的未來趨勢必定是數據運營化和流量品牌IP化

過去在互聯網早期的時期,廣築牆緩稱王,會玩渠道帶火了一羣人。後來社交媒體紅利,帶起了一羣網紅。

再到現在哪裏還會崛起?除了是能把一份流量精細化運營企業(如樂純早期),還有就是能把流量思維轉變爲品牌思維的企業(如網紅個人轉專業品牌),前者一魚多喫,後者用戶粘性擴散,品牌與人共創共生。

美國美妝Huda Beauty,起源於紅人Huda

5、營銷的本質,是在玩盜夢空間裏的“inception”

在用戶心裏植入一個種子。營銷人把用戶的一個需求和產品或品牌做關聯,讓用戶忘不掉,想起它就有非常精確被設計的聯想(痛苦的焦慮的或美好的希望的)……這裏我們通常黑話叫心智。

6、營銷的背後是商業

營銷只是商業的一個手段。營銷就是兩件事:搶用戶和造需求,要麼把別人的用戶搶過來,要麼就是找到潛在未被滿足的需求,把整個市場盤子做大。

營銷就好似是一個將軍,帝王要你去開疆拓土,但是如果一個帝國的運營模式本身就要問題,你打下多少勝仗也都是枉然。

做了很多年營銷之後,我突然明白了我在聯合利華學的第一課的意義:算商業模型和經濟模型。如果營銷沒有好的商業模式做基礎,做得再好的營銷也只是枉然。

如果一個商業模式本身有價值,營銷可以輕鬆地畫龍點睛。很多時尚品牌過去在中國的銷量暴增其實靠的不是營銷,更多的是靠的多年累積的品牌勢能、國外和中國的認知差、中國的人口紅利和數字媒體紅利。

當我想明白營銷是一個關聯者,商業纔是價值創造者。

尋找被忽略、被低估的價值,並創造價值,纔是商業的根本。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秋褲說已獲得授權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