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軍迷的眼裏,事情往往是非黑即白。他們總能從自己的角度來給某一項技術打出好或不好的烙印,他們總認爲自己旁觀者清。

就像這幾天的某位“油管”大佬對於棗核彈的滔天恨意,在他們的眼裏世間萬物只有好和壞之分,一旦被打上好or壞的烙印則永世不得翻身。然而現實中真的也是這樣麼?

1980年代當中國與布爾博士接觸的時候,對於棗核彈呈一種開放學習的態度。當年的人們再有遠見,也看不到2019年的現在。在一堆連1/200的距離密集度上不了的彈藥面前,還真不敢說棗核彈一定就是落後的,最多也就是質疑下這個棗核彈的定心塊難加工而已。當年爲了延長66-152加榴炮的射程,還專門搞了棗核殺爆彈。在本炮霸看來,當年中國頂住了45倍155的誘惑,更多的是還是因爲有一大票有知識的技術人員看到了45倍155彈道性能存在的不足,當然也是因爲各種圓柱彈天量的庫存和相關的軍工行業基礎。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發的遠程圓柱彈(底排和底凹)的距離密集度也就是1/220,也真說不上誰比誰更好。我國在彈藥方面真正把棗核彈甩開的也就是有了05式自行155之後,而時間也到了2005年之後。然則這真的就是因爲棗核彈的天生缺陷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上世紀90年底末,45倍炮和棗核彈的兩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中國和南非。當年的中國軍工一方面積極的向外推銷45倍炮,另外一方面又在積極的爲內裝而研製52倍炮。對於這一時期的南非來說,45倍炮喫的沒有中國多,其外銷已經進入了存量市場,所以他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相對空間更大的52倍炮市場。至此,市場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擁抱“主流的圓柱彈”去了,只剩下中國以及幾個不起眼的小國繼續關注着棗核彈。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到今天中國外貿出去的棗核彈多達50萬發,而同期所生產的155圓柱彈也就只有XX萬發。既然棗核彈不好,咋就能賣出去這麼多呢?

有人拿油管上沙特PLZ-45炮擊的鏡頭來證明沙特已經不買棗核彈了。其實事實的真相是,我們的確在出口30公里射程棗核底凹彈的同時,還賣27公里射程的圓柱底凹彈。拿區區一個圓柱底凹彈來證明我國早已嫌棄棗核彈,這不是搞笑麼。要知道棗核彈家族有棗核底凹彈、棗核底排彈、棗核底排火箭複合增程彈等多個型號。還煞有介事的來搬出來什麼極限射程沒什麼用的道道,如果火炮的極限射程沒什麼用,那美國人搞所謂射程百公里的火箭增程彈是閒着無聊找事兒幹麼?

我國的外貿52倍155一直是把棗核彈考慮在內的,由52倍身管發射,棗核底凹彈射程31公里,底排火箭複合增程>50公里。去年在幾個潛在用戶國演示的時候,都是不同的棗核和圓柱一起打的,更何來淘汰棗核一說呢?的確現今的圓柱彈打出了距離密集度超1/300的成績,但是棗核彈的成績一樣滿足了要求的。

那有人說這不還是圓柱彈好麼,是的的確是圓柱彈隨着技術的發展精度的提高速度的確是很厲害的,但要從根本上否定棗核彈就未免有些事後諸葛亮了。在過去我們常常把火箭增程彈認爲是精度不好的象徵,有誰會想到今天美國人在這條路上一條道上走到黑,拿出了XM1113這樣變態的玩意。在未來棗核彈會不會淘汰還真不好說,萬一某些人發狠也讓他精度提高到一個嚇人的水平呢?

另外很多時候,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取捨對於武器優劣的評價是有影響的。比如我們從高強度戰爭所強調的外形輪廓低矮,重心太高不利於車族化,通用化等方面來看08系列步兵戰車車組是合理的,但從防雷和防護水平的提高來說現在的08的潛力是有限的。如果對於未來的判斷是大規模高強度戰爭,對於未來八輪的發展很可能會沿用目前08的很多特點,如果對於未來的判斷是高強度局部戰爭什麼的,那麼拋棄08去研製更大更重的輪式戰車也是有可能的。

事實沒有那麼多絕對,對於將來如何,我們大可以淡定一點。(作者署名:炮霸707)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