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oew74yO05vx\"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18\" alt=\"党媒大咖 点赞广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媒体嘉宾参观广报中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 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30日至8月1日,2019(第四届)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报网站嘉宾齐聚广州纵论党报网站融媒体发展趋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俗话说“口口相传”,在深谙传播规律、见多识广的传媒人眼中,广州展现出怎样的面貌?给他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他们将以怎样的口吻向所在地的读者讲述广州的故事?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报网站媒体嘉宾对广州展开了系列走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u002F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方晴、廖靖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聆听广州“老城市 新活力”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30日下午,媒体嘉宾来到位于广州老城区的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参观,他们要聆听的是广州“老城市 新活力”的故事。沿着永庆坊大街走进这个新与旧碰撞的空间,经过讲解员的介绍,对这个全国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接着一行人来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戏台私伙局“票友”正在演出,媒体嘉宾流连于美轮美奂的岭南园林,在粤韵声声中,了解粤剧文化知识,全方位感受粤剧的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农民日报社文化编辑部主任牟汉杰频频拍照记录粤剧博物馆的细节。“能在老城区狭小的空间,拿出这样的场地,精心打造粤剧博物馆,能感受到广州市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广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值得其他城市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悦路特别关心文化产业的造血能力,他对粤剧博物馆是否免费开放和如何维持运营很感兴趣,得知这样一个岭南建筑与粤剧文化相结合的展示空间是免费开放的,他有些惊讶:“这说明广州对文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样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31日上午,媒体嘉宾在细雨中参观花城广场和广州图书馆。嘉宾们通过一连串的数据认识到了广州图书馆的服务效应——每天进馆人次达2.7万人,借阅图书3.7万册,去年进馆人数共计239万人次,每天开门前排队人数多达千人,图书馆4000个座位一天之中有1个小时是全部坐满的……听完这些介绍,辽宁日报北国网总编辑刁新建感慨,广州愿意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配备便利的交通,体现了发达城市在文化理念上的先进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州人文馆收藏的《广州大典》以及17000多册家谱也让嘉宾感受到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内蒙古新闻网副总编辑刘春说:“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修史,广州作为一座城市,拿出10年的时间修一部历史,梳理广州的来龙去脉,对子孙后代的文化贡献很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午后,媒体嘉宾到番禺广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和智能生态工厂参观,考察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智能生态工厂里,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相当高,大部分流程都是纯机器在工作,而且机器之间可以协同作业,让媒体嘉宾对广州的技术创新留下深刻印象。嘉宾们接下来还在海珠湿地领略了广州的生态之美,充分感受广州文化、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样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考察焦点:广州日报融媒采编指挥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同行,媒体嘉宾最期待的考察点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7月31日上午,嘉宾们来到位于珠江南岸的广报中心,深入考察广州日报融媒采编指挥中心,并听取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负责人的介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州日报融媒采编指挥平台对标全国最高水平建设,通过融媒体采编系统、传播力分析平台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一体化综合大屏、“云桌面”显示屏和手机端的“三屏合一”。64平方米的一体化综合大屏采用超高清DLP显示技术,可实现九大采编指挥场景模块功能。整个过程,嘉宾们举起手机拍摄视频,不时提问互动,与广州日报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唐志平对融媒采编指挥中心巨幕上不断跳动的稿件传播数据特别感兴趣。“广州日报的传播数据分析功能比较先进,很值得我们取经学习。”他认为,当下新闻生产的指挥棒应该是传播效果。必须要有传播数据分析,采编团队才能摸准做什么样的新闻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最大的传播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江日报社副总编辑吴青表示,无论是在新闻生产流程设置,还是新闻生产空间布局上,广州日报融媒采编指挥中心都适应了现代报业的融媒体采编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咖有话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网研究院院长唐维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州是要常来的地方,一个可以吸取改革开放精气神的地方。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在各个领域都有样板和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是新闻的富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浙江在线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俞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州日报的新大楼、新气场、新思维、新空间确实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我对广州日报的“三屏合一”最感兴趣,大屏、“云桌面”显示屏和手机端打通后,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军网副总编辑曲延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次印象特别深的是广州文化领域的发展。通过参观广报中心和广州图书馆,我看到广州文化发展的理念和蓬勃向上的势头,是从人文层面对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实现与世界接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赵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街道很干净,市民很热情友善。一连两天的参观,让我对广州有了直观的了解——城市面貌好,文化内涵更是丰富,有非常深厚的底蕴,美食也十分吸引人。\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9285619452974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