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318ac4c8b214d0db8550ac5c2d0a129\"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00\" alt=\"晋宁区:应势而为布新局 乘势而上谱新篇\"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徐波在布会上介绍了70年来晋宁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2016年11月24日,晋宁县撤县设区以来,积极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和中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力建设区乡公路改造和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全区建制村道路通畅率达100%。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本报讯(黄雅琴 华成明)俱往矣,庄𫏋入滇,拉开了古滇历史文化序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回首,郑和出海,缔造了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如今,晋宁区正阔步迈入新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大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展未来,“滇池时代”的昆明大“三山一水”的大城格局已定,城市向南,晋宁向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晋宁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徐波在2019年7月29日昆明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的开场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318ac4c8b214d0db8550ac5c2d0a129\" img_width=\"800\" img_height=\"600\" alt=\"晋宁区:应势而为布新局 乘势而上谱新篇\"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徐波在布会上介绍了70年来晋宁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2016年11月24日,晋宁县撤县设区以来,积极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和中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晋宁区建设新定位为“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全区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城乡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好幸福晋宁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晋宁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8亿元,较2012年绝对值增加49.8亿元,年均增长7.4%;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6.67亿元,较2012年,绝对值增加50.5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7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6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分别达9.28%和11.15%;内资完成60.11亿元,较2012年,绝对值增长17.52亿元,年均增长5.9%,外资完成1840.9万美元,从2012年至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94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98亿美元,连续五年对外贸易突破1亿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来,晋宁区找准定位,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区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计82个,今年7月,集中签约了泰康之家、东方今典、华侨城等8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2400余亿元,集中开工和启动了晋宁未来城、绿地国际体育文旅健康城项目等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630亿元,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今天的晋宁,已经成为市场的宠儿,投资流、金融流和发展流聚集的洼地,昆明城市综合发展巨大的市场风口。以融创、环球会展、绿地、华侨城等为代表的一批市场大佬齐聚晋宁,企业家们不是在晋宁投资,就是在奔向晋宁投资的路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坚持结构优化不动摇,产业提升成效明显。着力近期“稳二增三调一”、中远期“降二增三优一”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提升改造磷化工等传统产业,对园区企业实施“腾笼换鸟”,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之路,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7.6:35.4:4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力建设区乡公路改造和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全区建制村道路通畅率达100%;率先实现“绿色光亮”工程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区6个省级贫困村已脱贫出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729214763668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