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0年,戴秀敏的媽媽被診斷爲肺癌晚期,戴秀敏起早貪黑照顧老人,強忍着悲痛沒敢給遠在部隊的女兒打電話,但老人在臨終前說想聽聽外孫女的聲音,讓自己給外孫女撥通了電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到自己的丈夫,滕雪蓮感到很自豪。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ejar6b6RqnE\" img_width=\"530\" img_height=\"311\" alt=\"2019年青島市"雙擁"文藝晚會舉行\"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十佳兵媽媽合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u002F圖 半島記者 王麗平 報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報7月31日訊 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2019年青島市“雙擁”文藝晚會在青島廣電影視劇場舉行,軍地歡聚一堂,共敘魚水深情。晚會上,2019年青島市“十佳好軍嫂”、“十佳兵媽媽”、“最美退役軍人”正式揭曉。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北部戰區海軍副政委畢永軍,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市委副書記牛俊憲出席併爲獲獎人員頒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島是一座與人民軍隊有深厚淵源的城市,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早已內化成這座城市的精神,成爲全體人民和駐青官兵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今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青島出席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海上閱兵活動,充分彰顯了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的親切關懷和巨大信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我省、本市軍政軍民關係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高度認可。青島雙擁工作長期走在全國、全省前列,1993年以來已經取得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的優異成績。當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發揚傳統,攜手同心,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九連冠”,不斷譜寫新時代軍愛民、民擁軍的魚水情深新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文藝晚會以“放歌新時代”爲主題,由市委宣傳部、青島警備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雙擁辦、市婦聯、市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晚會在大型原創組歌《英雄花》的歌聲中拉開帷幕,整場晚會形式多樣,大型歌伴舞、交響樂、少兒歌舞、大型合唱,共同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深情謳歌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軍隊,真情展現新時代青島軍民的魚水深情,向駐青部隊和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烈軍屬、紅軍老戰士、傷殘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以及轉業、復員、退伍軍人致以節日的問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晚會上表彰了青島太平路小學教師馬斯文等“十佳好軍嫂”、市北區敦化路街道西吳社區居民吳秀芳等“十佳兵媽媽”和嶗山區林場森林消防專業隊隊長王忠明等10位“最美退役軍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武警海警總隊北海海區、青島警備區、山東省預備役高炮師、海軍潛艇學院、武警青島支隊等駐青部隊首長,市領導祝華、孫立傑、張錫君、朱培吉、李衆民參加文藝晚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敬禮!軍功章上有她們一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物事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十佳兵媽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將獨生女兒送入軍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次的“十佳兵媽媽”中,有一位尤爲突出,她將自己唯一的女兒培養成新時代好軍人,她就是李滄區四流中路一社區的居民戴秀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戴秀敏生於1954年,今年已經65歲,家裏兄妹六人,排行第二。從少年時期,她就喜歡看《英雄兒女》《上甘嶺》等軍旅題材的電影,在她心中,能穿上軍裝,保家衛國是那麼崇高、榮耀,她夢想着成爲一名女兵,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她的心願未能實現,但她將自己的女兒送去了軍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戴秀敏的女兒作爲新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在即將大學畢業時,已經考取了教師資格證並被某重點中學錄用爲高中語文老師,但戴秀敏毅然決定把孩子送到軍隊這個大熔爐裏淬火,戴秀敏堅信,國無防不立,民無軍不安。緊張有序的軍營生活能培養過硬的軍事素養,嚴明的組織紀律,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優良的習慣養成,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0年,戴秀敏的媽媽被診斷爲肺癌晚期,戴秀敏起早貪黑照顧老人,強忍着悲痛沒敢給遠在部隊的女兒打電話,但老人在臨終前說想聽聽外孫女的聲音,讓自己給外孫女撥通了電話。當老人聽到外孫女的聲音時,久被病魔折磨疲憊不堪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姥姥語重心長地叮囑外孫女:“要好好服役,家裏人一切都好,不要惦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一刻,戴秀敏的眼淚奪眶而出,戴秀敏說她也是女兒,但更是一位母親,她深知“有國纔有家”的道理。這種時候,她必須堅強。直到老母親病逝,她也沒把姥姥患病和臨終前的真實情況告訴自己的女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女兒當兵入伍已有17個年頭了,從女兒踏入軍營,成爲人民子弟兵的那一刻起,戴秀敏就時常教導女兒要聽黨指揮、紮根軍營,擔起軍人的職責和使命。女兒成家後,她又教育女兒部隊是個大家庭,作爲軍人不能貪圖安逸只顧小家,必要時要“舍小家,顧大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十佳好軍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爲了邊防,不要他回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滕雪蓮此次獲得“十佳好軍嫂”稱號,她的丈夫是一名邊防軍人,現任新疆軍區某邊防團營長。她是萊西市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2017~2018學年度萊西市最美教師。滕雪蓮自2015年組建家庭以來,與丈夫恩愛如初,現在她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去年他們家被評爲“青島市最美家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到自己的丈夫,滕雪蓮感到很自豪。2017年,因工作需要,丈夫於少林由崑崙山脈轉戰阿里高原,沒能跟家人告別就直接趕往一線,這一走就是八個月。滕雪蓮說八個月的艱苦鬥爭,八個月的杳無音訊,她也經歷了八個月的漫長等待。“失眠的時候,我常想,要是於少林回不來了,我該怎麼辦,孩子該怎麼辦,家該怎麼辦,想着想着淚水就打溼了枕頭。精神接近崩潰時,我也買好了到阿里的機票,我只是想去問問於少林到底怎麼了。但是最後,我也沒有走出家門,因爲我知道,軍人的責任在戰場,軍嫂的責任在家庭。”說着滕雪蓮有些哽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不讓家人擔心,於少林從來不把工作時的具體情況講給家人聽。就在今年年初,一組名爲“家國與邊關”的短視頻宣傳片在央視及全國15000餘家影院持續播放。看着丈夫青紫的面龐、乾裂的嘴脣和堅毅的眼神,一向堅強的滕雪蓮淚水噙滿眼眶,“我突然明白了於少林爽朗的笑聲背後隱藏了多少的辛酸。朋友建議,要不讓老於回來吧,高原邊防條件太苦了,回來做點啥不能把日子過下去?”面對朋友的建議,滕雪蓮忍住淚水,說高原是他的選擇,爲了邊防,我不要他回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期的付出終將得到甜蜜的回報,因爲在邊防工作中表現突出,於少林先後被蘭州軍區表彰爲“基層建設標兵個人”、新疆軍區“百名士官標兵”,他是所在單位的“十面旗幟”之一;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1次。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97808717122817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