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九日,晴

國慶期間,大同東城牆有菊花展,我估計半城的人都跑出去了,能留下來看菊展的十之一二。不奇怪,出遊嗎就得出去了纔算是遊,自家門口那叫溜達。這就應了一句話“近處無風景”,這個“無”不是沒有,而是忽視。

看朋友圈裏那些驚豔的照片,覺得不看看就像是近水樓臺沒得着月,那不是喫大虧了嘛。

自家門口的風景有這點好處,不用做攻略起大早。天兒涼了就在被窩裏暖夠了再爬起來,趁着陽光像親媽般溫暖時再出來,掃一個哈羅單車,騎個十多分鐘也就到了。

這是菊花展大門口左右兩邊由菊花擺成的長龍之一。就如同古時候大戶人家門口的兩頭石獅子。龍頭雖然醜點,可也威武。

這是門洞兩邊的花瓶之一,相當於兩扇大門。開門喜迎天下客,看紅瞅綠不盡來。

進門還有照壁,上面有條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莊嚴肅穆。下面有花有草 ,葳蕤茂盛。

進得門來,擺了個過道的樣子,林立兩邊的都是盆景式的菊花造型。

這個大概是取枯木逢春之意吧。

這個呢,一個顏色比較珍貴,是罕見的綠色。另一個形狀比較奇特,說好看一點像姑娘的花草帽,說難看一點像中年男人的禿頭。

設計者把它倆放一塊不知是個什麼用意,退後兩步瞅瞅我覺得很像是一對情侶。年輕時綠的挺拔,粉的嬌豔,和諧。年老了,反過來了,男的禿頭,女的枝枝蔓蔓所剩不多,顯得有點乾巴了,也和諧。

就衝這和諧,就叫個白頭吧。

看這個,一株白菊站在一叢小黃菊的側面,微微低着頭,細細的花瓣如水般傾泄而下,像不像雨絲?這盆景應該起個名叫雨露。

那麼這個可以叫做陽光了。

這個呢,重點是那兩隻蜜蜂,秋涼了,早看不到蹤跡了。這會兒出來,放佛是花的召喚它們重生了。

看盆內有樹有石,有花有蜂,就叫夏日庭院吧。

這個呢?古樸的花瓶,一把隨意安放的爛漫。想像的它,應該放在有着落地窗的陽臺上,旁邊得有把曬太陽的搖椅,搖椅晃動着,書就倒扣在腹間,眼睛半睜半闔着,任思緒騰空。

就叫它個閒適吧。

上面這些總體是清新淡雅的,有點小資,走的是城市風。

看下面這個,有着鄉土的豪放和熱烈。巨大的花球,都是紅色的雛菊。周圍簇擁着的也大多是紅豔豔的花,大概是取紅紅火火之意吧。

看球上面的那一抹兒白,本以爲的是瑕疵,可看着路那邊對稱着的花球上面也有,知道是故意爲之。

一個孩子指着那白說是蝴蝶,還真是,小孩子眼睛乾淨,看到花想到了蝴蝶,成人世界複雜看到了失職和瑕疵。

再看這紅雀,是不是略顯俗豔了點,大概是取繁榮昌盛之意。

再往裏走,順着城牆下的護城河邊,都擺滿了,大概得有幾百盆,顏色紛陳,形態各異。

上面這四個好像是一個品種,花瓣都捲曲着向裏摳着。外面的幾層比較鬆散,越往裏越緊湊,一層一層密密匝匝像在包裹着什麼 ,生怕人搶似的。

花朵都比較大,顏色也是極豔麗的。菊花開出了牡丹的雍容,是菊花裏的君子,挺拔昂然,規整不逾矩。

看這些是又一個品種,是菊花裏的狂生。

花瓣極盡所能的舒展着,你遮了我的頭,他扯了你的尾,雜亂的交織着,旁若無人開的那叫一個肆意。

黃的狀若瀑布,流下的是萬千條的陽光。

粉的像把霞撕爛了,用湖水色做梗,狂放不羈。

看這些白色的,是菊花中的雅士。

散着花瓣的,靜靜的,有種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的出塵感。

團着花瓣的,有種隱居鬧世,溫潤如玉的入世感。

不論出塵還是入世,在護城河的掩映下都有種煢煢孑立的孤傲。

那麼這些算是菊花裏的另類了吧。

或顏色比較獨特,或樣子有些稀奇,站在衆花叢中,有點獨樹一幟之感。

那麼這些就是普羅大衆了

不名貴,不獨特,但也不卑不亢,各盡其顏,各展風姿。

菊花展看完了,驚詫於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本來萬物凋敝,它卻開出了一花即出,萬花即退的氣勢。

度娘了詠菊的古詩,獨喜這首:

菊花

唐 ·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不算有氣勢但卻最恰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