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自2018年4月餓了麼被阿里以95億美元收購後,張旭豪的職場下一站就一直被外界所關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旭豪不再擔任餓了麼CEO、轉而擔任阿里CEO張勇的新零售特別助理,被外界普遍解讀爲過渡性職位。然而將近一年時間過去,張旭豪並沒有業務性崗位接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ech星球獨家獲取的消息顯示,目前張旭豪沒有選擇創業,而是從事投資事業。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張旭豪在自己看項目,投資業務與元璟資本深度相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元璟資本也向Tech星球證實,目前張旭豪已經是機構的Venture Partner(投資合夥人),正式身份是機構的專職顧問。而Tech星球向餓了麼公關團隊求證張旭豪最新動向,對方回覆稱:“你所說的情況我們並不瞭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h4\u003E併購後擔任阿里CEO特別助理\u003C\u002Fh4\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旭豪職業新動向,並不令人意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阿里收購餓了麼時,正值美團即將上市之際。餓了麼和口碑的合作模式,在面對美團點評的競爭中難佔優勢,最終阿里做出全資收購餓了麼的決定,整合成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張勇在員工信中表示:“收購餓了麼,將爲阿里生態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完成從新零售走向新消費的重要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收購後,張旭豪被任命爲張勇的新零售特別助理。事實上,張勇的特別助理一職,一直是張勇培養重要業務負責人的過渡性崗位。此前在2017年五新戰略的組織升級中,MichaelEvans(白求恩)作爲張勇的特別助理,還繼續擔任集團總裁職位;2018年1月,阿里的組織架構升級中,蔣芳(花名蔣方)擔任張勇CEO國際業務特別助理,同時兼任集團副首席人力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勇一直有將重要業務負責人留在身邊言傳身教一段時間的習慣做法,其中,從CEO特別助理走出的最知名的人物,可能要屬現淘寶兼天貓總裁蔣凡。但是,張旭豪這次長時間擔任特別助理,可能存在不同以往的情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核心原因在於,張旭豪沒有在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團隊擔任實際職務。從去年4月,馬雲將這份“史上最貴的外賣”叫回家,半年後,又把口碑從螞蟻金服拿出來,與餓了麼聯合成立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後,業務整體搬上阿里雲,並與淘寶等體系打通數據,最終確定“餓了麼到家”、“口碑到店”的戰略,這一系列調整都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主導,張旭豪的餓了麼董事長一職,更多的是穩定餓了麼團隊的軍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h4\u003E與俞永福殊途同歸?\u003C\u002Fh4\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里在收購業務填充戰略佈局中,進入阿里體系最知名的兩員大將,一個是原UC創始人俞永福,另一名就是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俞永福在2014年進入阿里體系後,經歷了過山車般的發展經歷。加入阿里一個月後即受命整合高德,鐵腕砍掉O2O業務,聚焦地圖導航主業。最終俞永福將高德帶領到了新高度,成爲僅次於百度地圖的市場第二名玩家。另外,俞永福帶領的UC瀏覽器,也幫助阿里守住了移動流量分發入口,UC旗下的大魚號成爲阿里大文娛重要內容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些成績的基礎上,2015年俞永福晉升爲阿里媽媽總裁、全票入選了阿里巴巴合夥人。在前途看好之際,2017年11月,傳出了阿里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即將離職的消息,背後原因有很多猜測,核心可能與阿里大文娛成績匱乏和虧損嚴重有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大文娛業務同樣被重視,但也一直處於虧損境況的業務,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務。餓了麼在與美團多年征戰中難佔上風,大學生創業的組織管理能力欠缺,讓張旭豪明白自身的管理能力還需提升。因此在阿里併購餓了麼之後的公開信中,張旭豪表示,給餓了麼派CEO,是他及創始團隊對阿里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俞永福擔任阿里新成立的eWTP投資工作小組組長,逐漸淡出大衆視線。張旭豪在加入阿里一年後,也並沒有公開露面。行業人士分析,在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並未擔任正式職務的張旭豪,在阿里體系內上升路徑並不明朗。當前沒有官宣自己的下一站,按照職場規矩,也許是因爲處於競業協議期的緣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h4\u003E張旭豪的下一站\u003C\u002Fh4\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財經》2018年9月報道,餓了麼被收購後,張旭豪把更多時間留給了家人。不過在周圍人看來,以他的個性,未來大概率還會二次創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消費互聯網紅利即將消失之際,諸如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這種DAU千萬量級的機遇,已經非常難再遇到。很多成名創業者都難再創業,諸如大衆點評的創始人張濤,目前加入一家安全創業公司擔任顧問委員會委員;快的創始人呂傳偉在企業與滴滴合併後,目前在區塊鏈領域尋找發展機會;易到創始人周航如今是順爲資本投資合夥人,超越自己過去的成就並不容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旭豪再尋找餓了麼這種體量的創業機遇,相信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阿里以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後,張旭豪在餓了麼的股份已經全部被清退,獲得足夠財富的張旭豪,進入投資行業是相對理想的選擇,無論是以LP(出資人),還是GP(親自參與管理)的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張旭豪現在擔任投資合夥人的元璟資本,是由阿里“18羅漢”之一的吳泳銘在2015年發起成立的投資機構。主要關注互聯網創新、消費升級、數字醫療、智能科技四個領域,投資的代表項目諸如探探、Rokid、每日優鮮、小電科技、ofo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元璟資本的投資賽道與張旭豪擅長的領域存在重合,這可能也是張旭豪選擇加入此機構的原因,目前其主要任務是藉助與阿里關係密切的元璟資本,幫助阿里尋找新零售和新消費方面的機會。未來,也許不排除獨立成立新投資機構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注:文\u002F楊業擘,公衆號:Tech星球(ID:tech618),本文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0194048426035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