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6vVHfHducN\"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95\"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千古馬頌》吸引了衆多觀衆觀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版《千古馬頌》以蒙古馬精神爲立意,由“天降神駒”“、人馬情緣”“、馬背家園”“、馬背傳奇”“、自由天駒”五章5個故事構成,通過講述“我”——一個牧人之子的成長,演繹了蒙古民族與馬相遇、相識、相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情感歷程,折射出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追求文明進步的偉大曆程,歌頌了馬背民族開放包容、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人與馬、人與草原和諧共處、詩意棲息的大美境界。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6v96P1QqRB\"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41\"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馬兒放歸草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6vVHfHducN\"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95\"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千古馬頌》吸引了衆多觀衆觀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6vi33DtgvC\"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81\"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人馬情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PsV4Ce1de6j\" img_width=\"298\" img_height=\"400\"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馬術表演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6w5R54e8o\"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19\"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馳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7IsHiA1ak4\"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84\"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馬上技巧表演\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7J7IebhbUz\"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99\"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我和戀人敖包相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U7JKB2Zhu32\"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66\" alt=\"《千古馬頌》演繹人與馬的千古情懷 傳頌蒙古馬精神\"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套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驚險刺激的馬術動作震撼人心,跌宕起伏的劇情引人入勝,呼麥深沉,馬頭琴悠揚,在絢爛逼真的舞美映襯下,一部發生在遼闊草原上的馬背傳奇徐徐展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傾力打造的2019版《千古馬頌》,從5月1日到國慶假期結束,共演出114場。2019版《千古馬頌》上演後,好評不斷,在前期更出現了內蒙古少數民族羣衆文化體育中心1368個座位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景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的馬主題舞臺文化表演劇目之一,全景式大型馬舞劇《千古馬頌》自2014年首演後,經歷一年年的打磨和雕琢,不斷驚豔升級,續寫人馬情緣。6年來,精益求精的演繹不僅讓《千古馬頌》成爲到內蒙古旅遊不容錯過的經典項目,成爲讓全國乃至世界瞭解草原文化的亮麗名片之一,更是對馬文化的詩意解讀,是對蒙古馬精神的傳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19版《千古馬頌》亮點紛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段人與馬相伴一生的生命歷程,這是一份馬與人生死與共的不解情緣,這是一部馬背民族喫苦耐勞、一往無前的情感訴說。”對於2019版《千古馬頌》,總導演穆青如是概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版《千古馬頌》以蒙古馬精神爲立意,由“天降神駒”“、人馬情緣”“、馬背家園”“、馬背傳奇”“、自由天駒”五章5個故事構成,通過講述“我”——一個牧人之子的成長,演繹了蒙古民族與馬相遇、相識、相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情感歷程,折射出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追求文明進步的偉大曆程,歌頌了馬背民族開放包容、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人與馬、人與草原和諧共處、詩意棲息的大美境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穆青說“:爲使整場演出恢弘震撼,充滿視覺衝擊力,我們更新了精良的舞臺機械,綜合運用現代交響樂、微縮草原景觀、超清LED、環形投影幕、激光效果結合雨雪煙沙等特效,營造出了多維立體演出效果,讓觀衆達到了裸眼3D感官體驗。使短短一個小時裏,既有金戈鐵馬的雄奇,又有一人一馬的溫情;既有忠肝義膽的赤誠,也有盛裝舞步的風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版《千古馬頌》加入了新成員——12匹草原狼,其中成年狼7匹、狼崽5匹,這些狼都來自電影《狼圖騰》劇組,這是今年劇情升級的最大亮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入草原狼元素之後,每當狼出場時都會掀起整場演出的高潮,有的觀衆緊張地屏住呼吸,有的觀衆看完直呼看得過癮,馴狼師查干說“:《千古馬頌》中的真狼出現在序幕《遷徙》中,表演狼與馬對峙時的兇險和緊張。剛接到這個任務時認爲這只是一個很平常的幕後工作,但後來認識到舞臺劇不像電影可以重來,觀衆只給我們一次機會。”每天早上8點,馴狼師們就已經投入到了馴狼工作中,讓狼熟悉舞臺,思考怎樣讓狼把馬當做朋友,每一個呈現給觀衆的舞臺瞬間背後都有狼與馴狼師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磨合與陪伴“。其實狼也是最智慧、最團結的動物之一,它們總是以團隊的形式去完成各項任務,不僅團結協作還具有極高的意志力和凝聚力,《千古馬頌》把狼元素加入其中也能讓觀衆對蒙古族馬文化和狼文化有更具象的認知,更豐富了內蒙古的旅遊文化。”穆青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參演的馬匹數量和品種也有增多,從2014年的129匹增加到了七大類140多匹——世界四大古老馬種之一的蒙古馬體質強壯,抗病耐勞,不畏寒冷,生命力極強;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純種馬血統的弗里斯蘭馬,行進時自然高抬腿,有如跳舞一般;古老的葡萄牙馬種盧西塔諾馬有着鷹一般面部線條,溫馴的脾氣,極易駕馭;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馬能掌握高等花式騎術的要領,曾一度被稱爲“舞馬”;我國廣西德保縣的矮馬體型秀美、性情溫馴,既可當坐騎,又能拉車和負重……這些“馬演員”們在劇中各司其職,在與雜技演員們在劇中完成了一次次完美地配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版的《千古馬頌》提升了演員馬背技術技巧、增加了雜技的技巧和難度,更險、更奇、視覺體驗更佳。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雜技團團長、《千古馬頌》馬背雜技總指導塔納說“:我們把曾獲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獎的《高車踢碗》進行改編,將高車變爲駿馬,爲觀衆呈現《馬背踢碗》,增加了表演難度的同時觀賞性得到進一步提升。”演出中,帥氣瀟灑的套馬羣舞,獨具蒙古族特色的盛裝舞步,單人單馬、多人多馬、馬上直立、馬上倒立、金字塔造型等高難度技巧的展示,與劇情無縫銜接的精彩雜技充滿美感和藝術享受,觀衆席上陣陣驚呼和讚歎之聲不絕於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不忘初心成就舞臺精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千古馬頌》文化產業項目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重要講話精神,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龍頭文化產業項目,探索演藝資源優勢有效轉化利用的重要舉措,也是在國家“一帶一路”背景下推出的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重要文化產業項目。6年來,《千古馬頌》常演常新,收穫榮譽無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千古馬頌》在錫林郭勒盟“中國·馬都”核心區1.2萬平方米的馬文化演藝廳亮相,《千古馬頌》百度搜索的相關結果創下了6050萬個,榮登國內馬業十大新聞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千古馬頌》被中國馬業協會評爲“中國馬文化推廣獎”,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千古馬頌》在第八屆中國旅遊投資艾蒂亞獎頒獎典禮上奪得中國最佳旅遊演藝項目獎的金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千古馬頌》的製片人鄭睿達說“:《千古馬頌》從創意策劃之初就立足業界高端、站位市場前沿,瞄準國內首創、世界一流的目標。它既具奪人眼球的觀賞性,又有直指人心的文化內涵;既是一項填補內蒙古馬文化駐場演出空白的旅遊產品,又是一部挖掘蒙古民族與馬深厚情感的藝術史詩,成爲近年來提升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優秀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千古馬頌》文化項目的誕生,填補了我區文化與旅遊高品質融合的空白,充分展示了內蒙古民族文化的優勢,打造了內蒙古的文化品牌,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弘揚內蒙古特有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藉以提升蒙元文化品牌價值,帶動地區經濟、旅遊業的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劇中演員張國強看來,《千古馬頌》對我區馬術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千古馬頌》給馬術發展提供了新方向,對傳統馬術藝術的弘揚和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新時期的馬術發展,不再僅僅侷限在傳統體育競技項目上,還漸漸展示在旅遊文化和舞臺節目中,實質上爲馬術傳播營造了多種突進,爲大衆接觸、瞭解馬術提供了機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內蒙古大學教授李樹榕說“: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是‘崇尚自然’,而‘自然’這個概念很寬泛。《千古馬頌》所歌頌的人與馬的和諧關係告訴觀衆:馬,就是大自然的象徵。馬怎樣對待人,就是大自然怎樣對待人類;人怎樣倚重馬,就是人類怎樣倚重大自然。因而,歌頌馬的堅韌、擔當、勇敢、忠誠、仁守等美德,就是在歌頌具有美德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無到有,精益求精。經過不斷的改進與細化,《千古馬頌》不斷走向成熟,向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展示着這塊土地上獨特風情和無限魅力“。到青城草原,看《千古馬頌》”不僅僅是一句廣告語,更成爲到人們內蒙古遊玩的不二選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2014年至2018年,《千古馬頌》共累計演出248場,接待中、俄、蒙、美、德、港澳臺、韓國、新加坡、印度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遊客,觀衆近28萬人次,與演出地形成良好的互適性,有效帶動了馬產業、娛樂、運輸、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 文\u002F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柴思源 圖\u002F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磊\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3920344863591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