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奇的“事故”

1907年,安娜斯圖拉在一艘渡船上因爲香蕉皮而滑倒,她要求船隻運營商賠償250美元。她聲稱,三位醫生給她做了檢查,並告訴她需要做手術。後來她收到了150美元,要知道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可觀的數目。這次得到的賠償雖然還不到她第一次因“香蕉皮”而摔倒在火車站臺階上收到的500美元的一半,但是她還是表示了滿意。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寫道,在四年時間裏,安娜斯圖拉總共從17起事故中獲得了2950美元的賠償。其中的11起“事故”安娜斯圖拉指責是“香蕉皮”的原因造成的。後來,安娜斯圖拉因欺詐性投訴而受審。

但是多年來,她的“香蕉皮”說法一直受到重視,畢竟,許多紐約人遭受了類似的“事故”。雖說因爲踩到“香蕉皮”而摔倒滑稽而可笑,但是對於紐約人來說,那幾十年間,“香蕉皮”卻是一直在威脅着他們。

一大波“香蕉皮”來了

在美國內戰後,丹科佩爾在《香蕉:改變世界的水果》一書中寫道,美國的香蕉就像魚子醬,昂貴且難以找到。畢竟,從最近的香蕉產區牙買加啓航運到紐約需要三週的時間,這要比香蕉的保質期長,很難有完好的香蕉抵達紐約,於是稀缺性造就了香蕉的“高貴”地位。

然而,沒過多久物流運輸的方式得到了改善。在運輸過程中,工人把香蕉放在甲板上既通風又涼爽,後來又加入了冰塊,很快大量香蕉出現在美國各地的市場上,由此香蕉在美國成爲了一種無處不在廉價水果。

於是,“香蕉皮”危機開始了。作爲街頭水果,香蕉銷售量特別巨大,紐約人開始隨意把香蕉皮扔在大街上,慢慢的報紙上開始出現了因爲“香蕉皮”而造成人員受傷的報道。

《紐約時報》1884年報道,一名75歲的富商在家門口因爲香蕉皮滑倒,右腿骨折。另一篇題爲《香蕉皮導致死亡》的文章描述了一名工廠工人是如何滑倒摔到路上,並被一輛卡車撞上。

“香蕉皮”成災

按理說黃色的香蕉皮很容易分辨,人行道上偶爾幾個香蕉皮看起來並不是很危險。但在19世紀晚期,紐約市的管理非常混亂,大量政府資金被濫用,該市雖然有一個創建於1881年的街道清潔部,但是缺乏資金和人力,垃圾經常堆積到了腳踝處。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由於經常沒有人處理垃圾,城市管理者竟然釋放野豬來喫垃圾。在這種環境下,被隨意丟棄的香蕉皮逐漸腐爛變成褐色,行人踩上去滑倒也就不足爲奇了。

雖然橘子皮和土豆皮也會引起滑倒,但行人更害怕香蕉,科學家已經證實“香蕉皮”是最“滑”的水果之一。經常有因爲香蕉皮摔倒的行人給政府寫信,要求嚴懲隨意丟棄香蕉皮的人。

時任紐約市警察局長的西奧多羅斯福還曾對香蕉皮宣戰,並就“丟棄香蕉皮的壞習慣”作了公開演講。

政府管理部門的不作爲也給電影導演和編劇提供了靈感,於是在許多影片中都會出現有關“香蕉皮”的諷刺性橋段。著名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就跟“香蕉皮”有過“對手戲”。

“香蕉皮”走了

到了19世紀90年代,紐約市政府的不作爲終於被“醜聞”的曝光而終結了,新任市長喬治沃林上任,他就是那個將紐約人從“香蕉皮”危機中解救出來的人。

喬治沃林曾經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重新設計了城市下水道,從而根除了當地的流行病。他通過改造紐約市的街道,撥款給城市清潔部門,很快改善了街道的環境狀況。

當垃圾和各種“果皮”從城市街道上消失時,“香蕉皮”最終只存在於電影和滑稽喜劇中。

現在,當人們再次觀看這些當年拍攝的影視作品時,會對“香蕉皮”的橋段感到困惑,並質疑這是否只是一個惡作劇。的確,在“歲月靜好”下的紐約人是無法體會到當時被“香蕉皮”威脅的心情。

(文中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撰文不易,歡迎關注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