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7c4bd52739e4794b16b978b2a3176c3\" img_width=\"580\" img_height=\"457\"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四)牢牢掌握制空、制海权并对登岛部队实施有效支援是夺取硫黄岛登陆战役胜利的保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确保登陆作战顺利实施,美军早在1944年6~7月即出动7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实施空中突击,将驻守硫黄岛和小笠原群岛上的日军217架飞机全部击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58acb387daa4966823fd8ef423c4fa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7\"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三、日军硫黄岛防御作战失败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日本面临的战争总体形势已经全面恶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在美军发起硫黄岛登陆战役之前,日本面临的战争总体形势已经全面恶化。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311813af07d4cfdb6753897cc502970\" img_width=\"1187\" img_height=\"659\"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硫黄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于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在太平洋战场实施“越岛进攻”、突破日本“本土防御圈”的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硫黄岛位于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岛以南、日本本土和马里亚纳群岛之间,北距东京675海里,南距塞班岛594海里,是日本“本土防御圈”东南方向的前缘要点。硫黄岛是一座由熔岩和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岛屿,面积只有20平方千米。美军夺取硫黄岛,既可以解除该岛日军对美军轰炸机的威胁,又可以获得一个理想的前进基地,从而为美军重型、中型轰炸机有效地空袭日本本土提供便利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01a41b38b5e431bbc739a9553ce12b2\"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19\"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44年下半年,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沿两条战线向日本本土推进:一条是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西南太平洋盟军采取“蛙跳”战术,沿新几内亚海岸千里跃进菲律宾;另一条是由尼米兹将军指挥的中太平洋美军采取“越岛”战术,沿马绍尔群岛直取马里亚纳群岛,突破日军“绝对防御圈”。12月,美军即开始为实施硫黄岛登陆战役而进行航空火力准备,时间持续了整整74天,但效果欠佳。1945年2月14日,执行火力支援任务的美军第52特混舰队开始向硫黄岛挺进,以海军陆战队第4和第5陆战师为主力的6万余登陆部队乘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舰随后跟进。自2月19日上午9时硫黄岛战役打响至3月26日结束,美军先后投入总兵力约22万人,海军舰艇800余艘,空军飞机2000多架,持续作战36天,以伤亡3万多人的代价,消灭日军2万多人,最终夺占硫黄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硫黄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付出代价最高昂的战役之一,美军虽然取胜但损失惨重,其经验教训至今仍有借鉴意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997afb85a9c4c1abfddc6525474c9e9\" img_width=\"850\" img_height=\"689\"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各方兵力:美国,70000,日本,220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伤亡情况:美国,6,821阵亡,26,000受伤,日本,21800阵亡,200俘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要指挥官:霍兰·史密斯,栗林忠道、西竹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284392627744ae0b11c6d34aa400157\"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45\"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一、美军在硫黄岛登陆战役中的成功做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周密计划、充分准备是夺取硫黄岛登陆战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胜利的前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4年10月,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接到攻占硫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岛的作战指令后,立即展开工作,先是拟定了详细周密的作战计划,尔后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战前准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用较长时间进行航空和舰炮火力准备,以摧毁岛上主要的防御工事和机场。从1944年6月起,美军舰载机和舰炮就开始轰炸硫黄岛。8月起,美军B -24战略轰炸机第一次对硫黄岛进行轰炸,以后平均每月出击10次,并随着登陆日的临近而加大了轰炸力度。在战役直接准备期间,仅在70天内就出动了战略轰炸机2700架次,舰载机1000余架次,投弹6800吨;5次舰炮射击共发射各种炮弹2119万发;在登陆日前3天的预先舰炮火力准备中,共投放炮弹7500吨;在登陆前实施2小时20分钟的直接舰炮火力准备中,共发射炮弹3185万发。如此猛烈的火力突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岛屿作战中绝无仅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59b4000598449ab9126a5bd87f0f69d\" img_width=\"850\" img_height=\"686\"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二是出动飞机、潜艇突袭日本本土并封锁航道,孤立硫黄岛。硫黄岛距日本本土较近,为防止日军增援,美军从登陆前3天开始,以快速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空袭日本本土,在2天时间内共出动轰炸机和战斗机2761架次,主要突击飞机制造厂、机场和海军基地等目标。同时,美军在日本港湾内布雷并实施海上封锁。美军还出动32艘潜艇,以3~6艘为一群分别展开于日本南部、琉球群岛和吕宋海峡的各水道以及东海,担任战役侦察、封锁港口与航道等任务。到美军登陆时,硫黄岛已陷于完全孤立,再没有得到任何兵员及物资的补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是进行充分的后勤保障准备。在这次战役中,登陆部队数量庞大,配有大量兵器,海上航渡也需要较长时间。为保证战役需要,美军为作战部队增加了作战物资的配给。按人均计算,作战物资比前几次战役增加了50%,达16吨之多;1945年2月8日~3月5日,27艘油船共运送27817万桶燃油、71216万加仑航空汽油和1015万桶轻柴油;5艘飞机运输舰共运送254架新飞机、65名驾驶员和空勤人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11af9b939624abeac6eeb9a4ea28544\"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55\"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二)投入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是夺取硫黄岛登陆战役胜利的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5年初,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连续攻岛成功,日本已陷于日暮途穷的困境。然而,美军并未因这种有利的战略态势而掉以轻心。考虑到攻岛作战具有背水攻坚的特殊性,数量、质量占优势的兵力兵器就成为战役成功的基础。当时驻守硫黄岛日军兵力2.3万人,为确保兵力兵器的绝对优势,美军先后投入两栖登陆部队11万余人,加上海空军和各种勤务保障部队等总兵力达22万人,美日两军作战舰艇比例为800:12(67:1),飞机2000:40(50:1)。美军在最初的突击上陆中投入了1个军的庞大兵力;第一梯队营几乎相当于1个师的兵力。登陆日第一天就有大约3万人上了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a2f524a12d04d2db2ed1cfb4eb6a330\"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75\"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三)选择正确的登陆方向和登陆地段是夺取硫黄岛登陆战役胜利的关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硫黄岛地势复杂,南端是一座名为折钵山的死火山,海拔168米,是全岛的制高点;北部为丘陵和峡谷地带。全岛没有可供船只停泊的锚地或港湾,只有两个可供登陆的滩头,即西部海滩和东南部海滩,便于登陆地段均为3200米。在海滩两端和翼侧均受到部署在北部高地和南端折钵山守军的火力控制。在两岸登陆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考虑到西部海滩受西北风的影响风浪较大,美军决定在避风的东南部海滩实施登陆。由于登陆点的选择出乎日军意料,登陆日那天海上风平浪静。日军的防御是根据同时抗击美军在东、西海岸登陆的设想组织的。得知美军真实的登陆地域后,日军才慌忙将全部兵力调往所需要的方向;日军守岛司令又怕过早暴露炮兵阵地而未及时下达炮击命令,使得美军登陆后获得了1小时的宝贵时间,抢占了滩头阵地,夺取了登陆作战主动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7c4bd52739e4794b16b978b2a3176c3\" img_width=\"580\" img_height=\"457\"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四)牢牢掌握制空、制海权并对登岛部队实施有效支援是夺取硫黄岛登陆战役胜利的保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确保登陆作战顺利实施,美军早在1944年6~7月即出动7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实施空中突击,将驻守硫黄岛和小笠原群岛上的日军217架飞机全部击毁;登陆前夕,美军舰载机对东京及其周围进行了一系列空中袭击;登陆开始时,美军已在日本本土至硫黄岛之间部署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强大的封锁部队,使日军飞机难以通过,仅有的大约40架根本无力抵挡美军2000余架飞机的攻击,最后只得以自杀方式攻击美航空母舰,美军牢牢地掌握了制空权。在海上,日本联合舰队只派出一支拥有12艘舰艇的舰队支援硫黄岛作战,根本无法应对美海军800余艘舰艇的强大攻势。日军的舰队实际上已丧失战斗能力,只能利用人控鱼雷做徒劳无益的挣扎。在6艘运载这种鱼雷的潜艇中,有3艘被美军反潜搜索大队的舰载机发现后击沉,另外3艘因经常受到美军反潜飞机和水面舰艇的阻挠,最后不得不一无所获地返回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f84f780b1e640c1944f6377ca4f18c0\" img_width=\"853\" img_height=\"640\"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美军在牢牢掌握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又以积极行动有效地支援了登陆部队作战。特别是战役中的舰炮支援为太平洋诸战役中最成功的一次。美军在舰炮支援计划中规定,驱逐舰配属陆战营,重型舰或配属于陆战师,或实施面积射击;每艘驱逐舰设有1名联络军官,每个陆战营设有1个舰炮火力岸上控制组,随陆战营一起行动,召唤舰炮火力打击新发现的目标。此外,舰炮支援还采用了陆军炮兵的战术,实施弹幕徐进射击,为登岛美军提供掩护:当先头部队开始向滩头推进时,舰炮支援火力便向前延伸180米左右,以后每过一定时间就向前移动一定距离,配合登陆兵向内陆的推进。面对美军海上、空中的猛烈攻势,日军守岛司令栗林中将不得不承认:“舰炮和飞机的轰击使我们面临困境,否则我丝毫无惧于3个陆战师的战斗力。”\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c64bb2d4e9242b3b22295b3f8ae0721\" img_width=\"464\" img_height=\"348\"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二、美军在硫黄岛登陆战役中的主要教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硫黄岛登陆战役,美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兵器,原计划5天内夺取全岛,结果却用了36天才基本结束战斗,并付出了巨大代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bcb8dbdd8f340ef9e3a20b40f913dbd\"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47\"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一)对岛上地形特征和土质特点未能预先察明,致使登陆兵在水际滩头陷入被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硫黄岛是座死火山,南部东、西海滩和海滩之间的陆地以及岛上大部分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这些灰烬看起来像沙子但比沙子轻得多,人员在上面行走十分困难。轮式和履带式车辆也必须铺上垫板才能通过。另外,岛上登陆地带的海岸呈陡峭的台阶状,阻碍了登陆者的行动,并限制了其射界。美军数十年未曾上过硫黄岛,在战役准备期间,也只进行了空中侦察和水下摄影,并没有亲临实地搞清土质特点。结果,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快速突击上岸向前推进的计划落空了。登陆部队在水际滩头即受阻而无法前进。松软的土质承受不住履带式车辆的重量,车底部一着地即陷入泥沙,挡住了后续登陆艇,使之无法抢滩上岸。一波波的登陆艇相互碰撞,挤成一团。已上岸的登陆兵又面临陡峭的台阶状海岸。他们负重数十公斤的装备,艰难地一级级爬上火山灰构成的陡坡,在日军猛烈火力打击下损失惨重。由于土质松软,坦克和重型火器行动缓慢,不能跟进支援,成为日军打击的靶子。登陆日第一天,美军就有2400人战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05d039db225468c812d39aa05b6a52f\"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二)对日军防御体系和工事构筑情况的掌握欠准确,导致火力突袭效果不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硫黄岛独特的土质和地形使之易守难攻。日军正是充分利用岛上松软的土质、比比皆是的混凝土原料并结合悬崖峭壁、高山岩洞、起伏丘陵等地形构筑成坚固而隐蔽的防御体系和防御工事。据统计,日军修筑有10米深屯兵坑1000多条,战斗、物资屯集坑道各1千米,地道间交通壕3千米,折钵山内蜂窝式坑道6千米。许多工事的墙壁和顶部用钢筋加固,主要工事和大型坑道掩蔽部以及岩洞都有地下网道连接,各阵地间的火力均能互相支援。尤其是火炮阵地掩蔽良好,如高射炮设在凹入地下的掩体内;迫击炮可在岩洞口或坑道口发射并能随时撤离,120和155毫米岸炮炮位构筑在混凝土掩体内。这些复杂而隐蔽的防御工事使美军仅通过空中摄影根本无法准确掌握详细情况。因此,美军的预先火力准备尽管时间长、强度大,但日军深藏地下的防御工事不可能被空袭和炮击所压制。特别是像在只有915米长、460米宽的面积内日军就构筑有300多个明碉暗堡,大部分是美军航空、舰炮火力所无法达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64013a4ecdc49ffbd2b37919236d136\" img_width=\"566\" img_height=\"427\"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三)对日军采用的新战术估计不足,造成进攻速度缓慢,人员伤亡惨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军守岛司令主张在美军登陆部队上岸后,以坚固的纵深筑垒阵地,逐次阻滞和消耗美军;守岛海军陆战队却坚持要在滩头重创美军。最后日军采取了折衷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岸防御为辅实施抗登陆作战;既在水际滩头构筑规模较小的据点阵地,配置部分陆军防守,又在岛上构筑纵深配置的主阵地和要塞阵地,力争将美军歼灭在主阵地之前。对此美军毫无觉察,甚至没有根据前几次岛屿作战的经验推断日军仍可能采取这一战术。结果美军登陆部队不仅在滩岸遭到意想不到的猛烈炮击,在整个夺岛战斗中也打得十分艰苦,进展缓慢。如美陆战第4师右翼部队,一天内仅前进180~270米,而中路和左翼部队几乎寸步未行。面对日军纵深密集的火力防御,美军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导致部队伤亡激增。而日军则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和工事,采取纵深防御战术,牵制美军22万人达1个多月,迟滞了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进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58acb387daa4966823fd8ef423c4fa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7\"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三、日军硫黄岛防御作战失败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日本面临的战争总体形势已经全面恶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在美军发起硫黄岛登陆战役之前,日本面临的战争总体形势已经全面恶化。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广阔战场上,日军处处限于被动挨打并完全丧失了战争主动权。在印度洋方向,自1944年春的英帕尔战役起,中、美、英盟军连续重创日军,于1945年初收复缅甸,从而撕开了日军的西线屏障,威逼整个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大陆,抗日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也已转入反攻。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经历1944年的猛烈攻势后,连续在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等地实施大规模两栖登陆和海、空作战。到1945年初,美军基本切断了日本与其南方占领区的联系,迫近了日本本土防御圈,并对日本本土展开了日益猛烈的战略轰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5年1月10日,日军大本营对今后的战争形势进行了评估,认为今后5个月内盟军的进攻将达到高潮,其大致步骤为:1月是印度洋上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1或2月是小笠原群岛;2月是马来、苏门答腊、香港;2、3月是中国华东;3、4月是台湾和日本西南诸岛;\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56e182735234578836a31f646082d54\"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35\"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4、5月是上海、新加坡和千岛群岛。虽然这个时间表不可能完全准确,但却足以反映出1945年初日本战略态势的破绽百出。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占尽优势的美军所向披靡、几乎达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日本海、空军实力已遭重创,无力在岛屿作战中与美军争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发展,日本的海、空军实力每况愈下,由最初对美军的相对均衡,逐步转变为绝对劣势。据资料统计,珍珠港事件后的1941年12月10日,日本海军主要作战力量(航母、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舰)的对美比例大约为1:1132;中途岛海战后的1942年6月7日为1:1145;瓜岛争夺战后的1943年2月8日为1:1179;1944年6月21日马里亚纳海战后又骤降至1:3158。1944年10月,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和舰队主力几乎倾巢出动,在菲律宾海上与美军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空决战。经此一战,日本海空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4支主要力量中的水面舰艇部队被彻底打垮,残余船只已无法编组为一支像样的舰队;舰载航空兵则全部覆灭;尚可一用的仅剩下遭到重创的潜艇部队和陆海军岸基航空兵。\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123647644e848a995a360b872fc0a9d\"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27\"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三)日军对硫黄岛战役作战指导无策,作战手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贫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军统帅部本来对硫黄岛的战略价值认识十分深刻,尤其是1944年马里亚纳失守后,硫黄岛在拱卫日本本土的重要性上进一步凸显。为此,日军统帅部一度将该岛列为必须全力确保的要域之一,决定采取积极作战的方针,投入相当数量的陆海军航空兵和潜艇部队,在大规模作战中与美军一决雌雄。然而,随着1944年下半年战略态势的急剧恶化和海空兵力的严重损失,日军统帅部在硫黄岛实施积极作战的意志发生了动摇。陆军认为,菲律宾失守后,美军经由日本西南诸岛进攻日本本土的危险急剧上升,主张将包括陆海军航空兵在内的主要力量投入西南方向,力求在本土防御圈的前缘拒止美军的进攻。海军则认为,元气大伤的日本海空力量正在忙于重建,5月底之前无力实施大规模作战,在此期间应着重涵养兵力,力避在外围前缘分散消耗宝贵的航空兵力。正是在这种窘迫的情况下,1945年2月上旬,日军统帅部被迫放弃了积极作战的企图,决定把西南诸岛作为防御重点,在硫黄岛地区则以节约航空兵力为原则,由地面部队充当主力,仅以少量的陆海军航空兵辅助地面部队作战,目的也由确保该岛,变为尽量迟滞美军的进攻速度。按照这个新的方针,陆军航空兵计划,战役期间每次挑选1~2架飞机相机攻击美军。海军则决定,以少数潜艇分散出击,岸基航空兵每次出动1~2架,利用黎明、薄暮和夜暗实施机动奇袭。至于战役期间向岛上的补给任务,则规定由4艘潜艇和2架运输机相机实施。诚如日本战史所述,这种“不成体统的作战指导”事先就决定了硫黄岛守军的结局。\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3962907ba9745d2b94df900063e76d5\" img_width=\"652\" img_height=\"449\"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就美日双方的作战手段而言,整个战役期间,美军作战手段多、方法灵活,而日军则相当贫乏。美军除了陆战队的地面作战之外,还包括岸基航空兵的远程轰炸、舰载航空兵的机动打击、水面舰队的近距离舰炮支援,以及全面的海空封锁等等;打击范围也不仅仅限于硫黄岛一隅,而是包括日本本土和硫黄岛周边岛屿的海空基地,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进攻。而丧失了制空、制海权的日军,在硫黄岛战役所能选择的作战手段相当贫乏,基本上是地面部队的孤军作战。战役期间,日军仅出动了6艘潜艇和几十架飞机,采取的是游击性的分散袭扰战术,不仅无法对美军构成真正的威胁,甚至无力突破美军的海空封锁。虽然战前日军曾准备以4艘潜艇和2架运输机向岛上进行战时补给,但直到战役结束,岛上守军也未得到一枪一弹的补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日军守岛部队防御体系存在严重缺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硫黄岛日军守备部队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部队组成,最高指挥官由陆军将领担任。由于双方的军种背景和作战理念不同,在如何实施防御作战的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海军人员按照岛屿战的规律和原则,主张注重水际滩头作战,至少也要做到纵深和水际滩头均衡配置。陆军则以塞班岛守军在水际滩头遭受严重火力打击为鉴,坚持以纵深配置为主的地面作战原则,甚至主张放弃滩头。折衷之后,采取了重纵深、轻滩头的防御配置,未在水际设置必要的障碍物,在滩头也仅仅构筑了少量工事。结果,战役开始后,美军7个营的突击波仅用45分钟就完成了登陆,顺利的程度超乎美军想象。稍后,坦克、挖掘机、火炮等各种重装备也源源不断上陆。只花了1小时,美军登陆部队就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d8c763f68f4412d86541f2005a98a91\" img_width=\"698\" img_height=\"479\" alt=\"太平洋战场惨烈登陆战,美军第一天就阵亡两千多人\"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此外,硫黄岛面积仅20平方千米,地势比较平缓,美军的舰炮火力可以覆盖全岛。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日军守备部队一方面花了很大力气挖掘坑道、改造地形,竭力要把该岛建成一个体系完备的要塞;另一方面又按照统帅部的要求,从有限的人力物力中抽出相当的力量修筑岛上的3个大型机场(其中1个未完工)。然而,在实战过程中,日军没有能力,也不敢向炮火覆盖下的机场派驻哪怕是1架飞机。这些开阔、平坦的飞机场不仅没有在防御战中发挥丝毫的积极作用,相反,却破坏了整个地面防御体系的完整性,成为日军守备部队的包袱和全岛防御的薄弱点。\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935339486745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