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近日,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2019年第31期食品安全(省級局分擔)監督抽檢情況公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佳木斯市東風區巨豐果鮮超市銷售的標稱廣西蜜博士蜂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椴樹蜂蜜(生產日期或批號2018-1-21),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3.5×10³CFU\u002Fg,標準值爲≤1000CFU\u002F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鶴崗市金廣商貿有限公司振興店銷售的標稱哈爾濱市世紀贏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尊龍塔冰豆糕(生產日期或批號2019-4-10),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8.7×10³,2.8×10⁴,3.6×10⁴,4.4×10⁴,6.2×10⁴CFU\u002Fg,標準值n=5,c=2,m=10⁴,M=10⁵CFU\u002F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麪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菌落總數,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超過105CFU\u002Fg且允許有≤2個樣品檢測值在104 CFU\u002Fg和105CFU\u002Fg之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蜂蜜》(GB 14963—2011)中規定,菌落總數應不超過1000CFU\u002F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造成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或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因素有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商股份牡丹江新瑪特購物廣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哈爾濱市億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綠豆餅(糕點)(生產日期或批號2019-4-14),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爲1.09g\u002Fkg,標準值爲≤0.5g\u002Fk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哈爾濱新世紀家得樂商貿有限公司杉杉店銷售的標稱哈爾濱市道外區薇哲豆製品加工廠生產的千業豆腐(生產日期或批號2019-4-22),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0.453g\u002Fkg,標準值爲不得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富錦市佰億超市銷售的標稱齊齊哈爾市東北王食品廠生產的抹茶板栗餅(生產日期或批號2019-3-18),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爲0.977g\u002Fkg,標準值爲≤0.5g\u002Fk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在糕點中的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最大使用量爲0.5g\u002Fkg,在非發酵豆製品中不得添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爲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作防腐劑,對黴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長期大量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產品,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綏化市北林區胖子麪包廠銷售的標稱綏化市北林區胖子麪包廠生產的海綿蛋糕(生產日期或批號2019-4-30),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納他黴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鋁的殘留量檢出值爲685mg\u002Fkg,標準值爲≤100mg\u002Fkg;納他黴素檢驗結果爲47.6mg\u002Fkg,標準值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在糕點表面使用,混懸液噴霧或浸泡的殘留量需<10mg\u002Fk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納他黴素是一種天然、廣譜、高效安全的酵母菌及黴菌等絲狀真菌抑制劑,它不僅能夠抑制真菌,還能防止真菌毒素的產生。納他黴素對人體無害,很難被人體消化道吸收,而且微生物很難對其產生抗性,同時因爲其溶解度很低等特點,通常用於食品的表面防腐。造成納他黴素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爲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超量使用了該添加劑,或者其對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該添加劑含量計算不準確等原因導致納他黴素不合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綏化市北林區東津鎮鳳武糕點加工部銷售的標稱綏化市東津鎮鳳武食品加工部生產的鳳武酥點系列(桃酥)(生產日期或批號2019-4-28),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208mg\u002Fkg,標準值爲≤100mg\u002Fk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硫酸鋁鉀、硫酸鋁銨作爲膨鬆劑、穩定劑可應用於糕點製品,其添加量“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而最終產品(幹樣品)中的鋁殘留最大限量不得超過100mg\u002Fk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含鋁食品添加劑可用作膨鬆劑、穩定劑、抗結劑和染色料等,很多國家如美國、歐盟成員國、澳洲、新西蘭、日本和我國等都允許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鋁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爲改善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超範圍使用含鋁添加劑,或者其對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鋁含量計算不準確,導致鋁含量超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甘南縣甘哥特產商店銷售的標稱甘南縣方正蜂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山花蜂蜜(生產日期或批號2018-1-28),嗜滲酵母計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1.6×104CFU\u002Fg,標準值爲≤200CFU\u002F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蜂蜜》(GB 14963—2011)中規定,嗜滲酵母計數的含量應不超過200 CFU\u002F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蜂蜜中嗜滲酵母對蜂蜜品質影響較大,是導致蜂蜜發酵的重要原因。在蜂蜜生產加工過程中,嗜滲酵母主要來源於蜜蜂採集蜂蜜過程和原蜜採集後加工生產過程。採集過程污染源自花粉、蜜蜂消化道、蜜蜂採集中遇到的空氣、灰塵以及花蜜中含有的包括嗜滲酵母在內的各種微生物,生產過程污染來源於操作人員、設備和容器等的污染。在蜂蜜水分含量較高且溫度適宜時可大量繁殖,發酵產生氣泡,影響口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56719264711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