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30e69630a8445e5814c5837f5f24bf8\" img_width=\"570\" img_height=\"327\" alt=\"渠縣強力推進“羣衆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4328起,拖移違停車輛168臺;查獲電瓶車、摩托車違法行爲664起,暫扣非法營運電動三輪車37臺;取消主城區、出城主幹道路邊停車位185個;智能交通三期建設正式啓動......”7月25日,渠縣公安局召開“羣衆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推進會,通報近期對“機動車亂停亂放,電瓶車、三輪車、摩托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等問題的整治成效,各工作小組逐一亮曬了“成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整治行動以來,違停車輛次第減少、非法營運漸失市場、主要幹道更加通暢、城區空間愈加清朗......一系列看得見的改變,彰顯了交通整治實效,贏得了羣衆的稱讚。而這,只是渠縣開展“羣衆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活動的一個縮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納諍言 廣集民意找痛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渠縣縣委宣傳部收發室,堆疊着一套近兩米高的卷宗。這是整治“羣衆最不滿意的10件事”專項行動以來,各相關單位大梳理、大走訪、大收集、大調查蒐集的彙總材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活動之初,我們組建工作組深入各部門、鄉鎮,社區、學校、偏遠鄉村等地,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黨員、各地羣衆意見和建議,同時開通網絡徵集平臺,確保了問卷覆蓋全面,問題指向精準。”渠縣整治辦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各類途徑,共徵集羣衆訴求123094條,梳理出27大類147小類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確定出今年重點整治的“10件事”?網絡投票+大會審議,從27大類中篩選出羣衆最關心的20件事進行網絡投票,根據得票數確定10件事,並由縣委常委會審議通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終,“村社道路維護、安全飲水、食品藥品監管、環境衛生、基層微腐敗、教育亂象、車輛亂停亂放、交通擁堵、醫療報銷程序繁雜、場鎮公共服務配套不齊”等十大民生突出問題被確定爲2019年度整治重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實招 斗真碰硬治難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準問題只是第一步,解決好問題纔是根本。“基層微腐敗”問題是“羣衆最不滿意十大問題”之一,也是其中羣衆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此,板橋鎮鼓鑼村村民黃某英深有感觸。2014年6月,板橋鎮鼓鑼村3組五保戶趙某全因病去世,其妹妹黃某英爲其操辦了安葬事宜。按照相關政策,民政部門要給予黃某英一筆安葬補助費。然而,該村支部書記趙春在領取這筆補助費用後,一直截留手中用於村支兩委日常開支。黃某英多次找其索要未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奈之下,黃某英於今年6月向渠縣紀委反映了此事。在調查覈實後,趙春如數退還了3240元安葬補助費,並被給予了黨內警告處分。拿着退回來的一沓錢,黃某英連連向辦案人員道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聲聲的感謝,正是羣衆對該縣“微腐敗”懲治效果的最大認可。據瞭解,整治活動以來,渠縣紀委監委堅決對基層微腐敗“亮劍”,共立案審查調查羣衆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0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0人,約談提醒、批評教育、書面檢查、誡勉談話等組織處理103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麼問題最突出、什麼問題最緊急、什麼問題羣衆反映最強烈,我們就先整改什麼問題,要立說立行、立竿見影。”渠縣縣委態度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拿出“刮骨療傷”的勇氣,把整治活動辦成“民心工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4家夜市攤點停業整改、新建補盲通信基站78個、6名教師違規補課被查處、35家涉假商家被立案、25臺出租車營運不規範被責令停運......一系列數據,便是回饋人民羣衆最好的“答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強機制 分門別類促長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3月,李馥鎮羣衆向“羣衆最不滿意的10件事”網絡徵集平臺反映:場鎮飲水質量不達標,要求解決。隨後,該問題被列入“農村飲水安全”類別,成爲重點事項。7月,李馥鎮至土溪水廠管網延伸工程竣工,場鎮通水,且水質、水量、用水方便度、供水保證率4項指標全面達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馥鎮羣衆飲水問題之所以能如此快速解決,主要得益於應對機制和專項資金的雙重保障。”渠縣水務局負責人介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結合達州市委要求,渠縣成立了“‘羣衆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並下設整治辦公室,專門負責分解任務、督辦工作開展,以此確保整治事項件件落到“人頭上”。各涉及單位則根據整治內容,制定具體措施、工作臺賬和整治時間表。同時,縣財政配套專項資金,優先解決羣衆“急難險盼”的難點、堵點,確保整治工作順利開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能儘快整改的就立馬整改,不能及時整改的,要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分層分類逐步解決,並向羣衆闡明原因,及時反饋辦理情況。”渠縣整治辦負責人告訴記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整治工作既要“面子”,也要“裏子”。如果僅僅只是爲了一時“取悅”於民,必然會導致失信於民。爲此,渠縣建立了“督導組+媒體+社會”的三方監督機制,在縣電視臺、渠縣新聞網、愛上渠縣微信公衆號等縣內媒體設立監督平臺,鼓勵公衆參與,對整治工作成效進行全程追蹤報道。\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3904121287526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