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句流傳甚廣的詩是著名詩人艾青的名句,如今用在黨永富身上格外貼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黑紅的臉膛,襯衣袖子捲起來的時候,胳膊上有條黑白分明的印痕,這是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在黨永富身上打下的烙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的農民,是三十多年致力於土壤治理的基層科技工作者,是爲中國化學農業轉型升級鼓與呼的人大代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無土代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年了!咱們又見面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6月5日,在杭州舉辦的“2019世界環境日”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奈安生態治理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伸出五個指頭跟聯合國前祕書長、全球綠色發展署大會主席潘基文高興地打招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ba7deb4ddcb4dbe99b2acfe4d2adfc8\"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65\" alt=\"奮進新時代 出彩河南人|黨永富:把愛灑向神州大地的“土代表”\"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黨永富與潘基文親切交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4年7月,黨永富受邀在聯合國作了《拯救被化肥農藥污染的耕地》演講,時任聯合國祕書長的潘基文稱讚他:“你是第一位在聯合國推動土壤污染與生態治理的人。你的加入,讓世界生態污染治理邁進了一大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次,黨永富作爲農田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農民科學家榮獲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再次相遇,潘基文勉勵黨永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爲世界土壤污染防治做出更大的貢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位農民,沒有單位,沒有研發設備,更沒有研發資金, 最困難的時候賣掉自家僅有的一頭牛,花700元買了一套化工科技類的專業書籍,30多年心無旁騖爲土治病,黨永富被稱爲“三無土專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年初,黨永富當選全國人大代表,2019年3月份,黨永富帶着三瓶土去北京參加兩會。一瓶沒有使用過化肥的原生態有機土,一瓶過度使用肥料農藥的化學農業土,還有一瓶是經過治理修復的“希望土”,黨永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我是農民,對土地的感情非常深,因爲見人就講土,所以大家都叫我“土代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1f4dab8702147f8a0dd9cf1f73e5ae9\"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40\" alt=\"奮進新時代 出彩河南人|黨永富:把愛灑向神州大地的“土代表”\"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土代表”和他的三瓶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光榮的荊棘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豫東土生土長的農民,黨永富對土地有着解不開的情結。從小備嘗艱辛,喫過樹葉討過飯的他對土地和糧食的感情也比普通人更爲摯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8年,黨永富偶然接觸到除草劑,敏銳的他觀察到除草效果明顯的藥劑同時也會抑制莊稼的生長,“除草劑能把地裏的雜草除淨,難道不會對小麥產生影響?”,黨永富擔憂藥效強勁的除草劑會對莊稼產生副作用。沒想到,這一絲擔憂竟然讓他與大地結緣,從此走上了土壤污染防治的科研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5年,黨永富輾轉找到瀋陽化工研究院,請專家陳昌教授幫他治理除草劑副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教授笑着建議,除草劑還依賴進口的時候,談“治理”爲時過早,不如結合市場需求,開一家專門生產除草劑的工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幹就幹,1996年工廠建成了,設備到位,批文到手,但黨永富卻犯猶豫了。經過多方考察,他發現外地加工廠嚴重危害了周邊環境,造成地下水污染,鳥蟲銷聲匿跡,甚至周邊居民正常的生活也受到威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還沒投產的工廠被黨永富關停了。投資幾百萬的工廠說關就關,黨永富不可思議的舉措卻感動了陳教授,對方開始主動幫助他研發技術。這是他在土壤保護之路上邁出的第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永富有着周口農民特有的犟勁兒,自己認準的事情,即便撞到南牆上也絕不回頭。那時,很多人都把他當成瘋子傻子,覺得他乾的事情是個笑話,說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瞎折騰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在田間地頭堅守大半輩子的黨永富深知化肥濫用的危害,他堅信破解藥害問題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哪怕時間再漫長,道路再曲折,他都願意承受,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他選擇了一個人孤獨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1a1384e8b304ae38590b22c99eb619c\"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750\" alt=\"奮進新時代 出彩河南人|黨永富:把愛灑向神州大地的“土代表”\"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黨永富與農戶交流土壤治理技術\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事實說話 土專家妙手回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科學的永恆性就在於堅持不懈地尋求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苗黃了,糧食產量減了,黨永富嘗試各種治理方法,甚至連民間解毒土方綠豆水都用上了。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他在失敗中不斷積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幾年的時間,無數次的試驗之後,黨永富終於在2005年研製出了防治除草劑殘留污染的新技術產品——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劑,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技術投向市場,很快顯示出了它的巨大威力。當時東北地區因爲連年使用大量除草劑,許多土地無法換茬耕種,莊稼出現大幅減產甚至絕收,農民痛心地稱這樣的農田爲“癌症田”,在黨永富的治理下,這些農田再次煥發生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湖南新田縣油茶樹因爲草甘膦殘留危害,葉片稀少發黃,不發嫩枝,秋季落葉嚴重,黨永富帶領團隊緊急施救,經過奈安添加劑噴施和灌根,一個月後油茶樹生出新的毛細根,葉色變深,開始發嫩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湖北漢川養殖戶發現塘裏水草大面積死亡,蟹苗馬上面臨斷糧的危險,黨永富指導用奈安對水塘進行撒施,12天后,塘中水草新根再生,葉片鮮綠,爲養殖戶挽回鉅額經濟損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黨永富帶領團隊到黑龍江伊蘭,救治被混合農藥影響的水稻。經過治理的“癌症田”,重新長出了玉米、大豆、水稻和高粱,當地農民望着大片大片茁壯成長的莊稼喜出望外,讚歎不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05年至2019年,黨永富團隊無償救助顯性受害面積800多萬畝,累計推廣預防隱性藥害1.2億多畝,讓農作物“起死回生”,爲農民挽回經濟損失300多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令黨永富欣慰的是國務院在2016年5月印發了“土十條”,首次提出了中國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標, 2018年8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土壤污染防治法》,標誌着土壤污染防治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從此,土壤污染治理有法可依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08e24c84b4d45528ec09fc40eaa19eb\"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1333\" alt=\"奮進新時代 出彩河南人|黨永富:把愛灑向神州大地的“土代表”\"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黨永富收穫的“過程西瓜”\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萬物土中生,有土纔有糧。中國耕地面積佔世界7%,卻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從這個角度講,化肥功不可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將近二十年的有機肥缺失,持續過量的使用除草劑和化肥農藥, 加上土地一直高負荷疲勞運轉,造成了大片土地地力透支、土壤退化,隨之而來的還有農田酸化板結、土壤中益蟲菌羣消失等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十年潛心的研究,反覆的試驗,黨永富又研發出了新材料炭吸附聚穀氨酸改良土壤技術,經實驗和推廣,既能保證糧食產量,又能修復耕地質量, 解決了土壤環境和糧食數量之間累積已久的矛盾,先後榮獲國際環境安全一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僅如此,黨永富還長期探索“過程農業”管理體系,總結農資次生災害污染防治與修復的實踐經驗,撰寫了兩部科技專著 ,先後有八項關於治理土地污染和修復土壤的科研成果獲國家專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國際領域,黨永富的技術也不斷得到重視和推廣,他先後被邀請到柬埔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十多個國家演講培訓,推廣中國的化肥、農藥雙減量技術,有些國家甚至將他的技術和產品上升爲國家戰略來推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16年開始,黨永富污染土地的治理技術得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與河南省援疆指揮部的大力支持,先後在16個(市)縣進行試點推廣,還在哈密巴里坤縣整縣推進“炭吸附聚穀氨酸”化肥減量技術,經過農業農村部評估,在化肥減量20%的情況下,糧食增產8%,品質提升3個點,土壤鬆軟了,26萬畝土地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農民增產增收,創造了科技扶貧、生態援疆的 “巴里坤扶貧攻堅新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3d5404aa5af49dabf940fb91c3f4649\"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750\" alt=\"奮進新時代 出彩河南人|黨永富:把愛灑向神州大地的“土代表”\"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黨永富把不同農田產出的小麥進行比對 王娜\u002F攝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返哺故里不忘初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華縣地處豫東平原,有耕地110萬畝,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大縣,扛着13億人糧食安全的重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裏也是黨永富常年生活的地方,在縣委縣政府的積極推動下,西華縣研究推廣“過程農業”新模式,探索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新途徑,建立“過程小麥”示範區面積10萬畝、試驗推廣面積70萬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華縣“過程農業”的穩步實施,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了發展環境容量,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永富作爲人大代表,不斷爲“過程農業”工程四處鼓與呼。僅2018年,他就先後參與各種考察調研推廣會議30多場,一年有將近五個多月時間奔波在旅途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程農業’的終極目標是在遵循農業發展現實基礎的前提下,依託土壤修復、除草劑殘留降解、肥料減量等科技創新體系,通過對不同作物的全過程鏈管理,實現‘土壤再平衡’,達到農業增效與環境永續兼顧,農業高產與品質高等兼顧,推動人類糧食真正完成求量到量質雙贏的歷史跨越。”黨永富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永富把他探索的西華“過程農業”經驗在黑龍江、新疆和國外複製推廣,還聯合多個農業合作社、黃泛區農場、種植大戶等啓動“過程小麥” “過程茶葉”示範項目。經SGS檢測,“過程農業”模式所產的“過程大米”“過程茶葉”等產品中的重金屬和農藥殘留含量遠遠低於歐盟標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要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土在腳下最普通,最不顯眼,我們喫穿用度都離不開土,土地是我的命,土壤的事情我會幹一輩子。” 作爲從田間地頭成長起來的農民科學家,黨永富覺得自己肩頭的責任很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就是黨永富,一個把滿腔熱愛傾灑在神州大地上的“土代表”。(王娜 圖片除署名外均爲採訪對象提供)\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351350800880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