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凭着过硬的技术,刘东会近年来主导或参与的项目相继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中原油田职工创新成果挖潜增效类三等奖等多项大奖,公司同事纷纷称赞他为最耀眼的“技术之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石起祥虽然是一名“80后”,但在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职工眼中,他却是实打实的“技术大拿”。

"\u003Cp\u003E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今年我市评选的市劳模中,有这样3位,他们立足本职、勇于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就是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技术员石起祥、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车工胡忠涛、中原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焊工刘东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石起祥虽然是一名“80后”,但在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职工眼中,他却是实打实的“技术大拿”。他先后编写了《仪表岗位作业指导手册》《仪表检修作业规程》《大型机组仪表检维修手册》等技术专著,在国家级杂志《工程技术》上发表2篇专业技术论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家现代化大型企业,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使用的大多是自动化装备,对员工的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石起祥积极参与控制系统技术优化,研究探索并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主持完成了“机组轴系仪表技改”“凝结水PLC技改”“装车系统技改”“粒度分析仪改造”等20余个技改项目。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石起祥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技术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注册微信公众号“仪表通”并发表原创文章27篇。与此同时,他充分利用老旧设备制造培训教具,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了职工对培训学习的兴趣。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胡忠涛虽然只有中专学历,但他凭着干一行钻一行的韧劲,先后获得“濮阳市金牌技师”“濮阳市技术能手”等殊荣。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在产品粗加工打孔这道工序上一直使用麻花钻。由于该公司所使用的钢件硬度较高,300余元一根的钻头,打不了几下就得更换。胡忠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通过多次实验,研发出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快速钻,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公司节省费用近5万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胡忠涛深知,机械加工行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安全措施和防范意识不到位,随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电伤害等安全事故。作为班组长,他积极响应公司安全管理,恪守安全操作规程,对车间各类设备处处上心、事事留意,见到安全隐患就纠正,被同事称为“安全使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手拿焊枪,书写火红人生。这是刘东会的初心。刚入行时,他一边跟着师傅打下手,一边找来专业书籍自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提升。经过短短半年时间,他就在焊工中脱颖而出,焊缝合格率达100%,成为同事学习的榜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原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经常制造的井架,分左右各5段,每段之间分别用单耳板和双耳板连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耳板用V形坡口,造成了焊接缺陷多、产品质量差、劳动效率低。刘东会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提出了“由V形坡口改为U形坡口”的建议,并与现场技术人员完善焊接工艺,增加了填充材料,减少了变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凭着过硬的技术,刘东会近年来主导或参与的项目相继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中原油田职工创新成果挖潜增效类三等奖等多项大奖,公司同事纷纷称赞他为最耀眼的“技术之星”。(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张俊达 梁振英 吴雪阳)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9815872172528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