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x2WSaUAA9C\"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山大王”舉家巡山 東北豹攜崽散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監測平臺上的道路監控畫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基層巡護信息都彙集到監控平臺這個“中軍帳”,就在虎豹局的會議室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9日“全球老虎日”前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興奮地表示,2017年虎豹局成立後,積極推進兩項試點——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目前,東北虎豹種羣明顯增加,監測到新繁殖的老虎幼崽已達到10只,新繁殖的幼豹至少6只。

"\u003Cp\u003E一虎四崽,一家五口,“山大王”舉家“巡山”嬉戲,畫面震撼又不乏溫情。一隻大豹帶兩隻小豹“溜達”,自在又愜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的畫面很多,2019年7月25日14時36分55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監測平臺巨大的電子屏幕上,一隻斑斕猛虎從鏡頭前緩步走過,監測位置爲吉林省延邊州琿春市境內。見此情景,採訪者的欣喜溢於言表,工作人員卻已司空見慣——監測系統運行一年多來,共記錄到東北虎豹影像、蹤跡近千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9日“全球老虎日”前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興奮地表示,2017年虎豹局成立後,積極推進兩項試點——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目前,東北虎豹種羣明顯增加,監測到新繁殖的老虎幼崽已達到10只,新繁殖的幼豹至少6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多措並舉爲東北虎豹建家園、清獵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跨吉林、黑龍江兩省,位於老爺嶺南部區域,總面積1.46萬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片區面積近7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8月19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局)在長春掛牌成立,成爲我國第一個中央事權的國家公園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機構。同年9月,掛牌成立10個分局,其中吉林省片區6個、黑龍江省片區4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虎豹局綜合處處長陳曉才介紹,爲了保護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虎豹局與吉、黑兩省和各分局密切配合,付出了艱辛的努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簽訂責任狀——虎豹局與各分局、各分局與林場(站)、林場與巡護員分別建立包保制度,層層簽訂保護責任狀,建立了上下聯動、全域覆蓋的自然資源保護工作機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巡護保安全——各分局組建專業巡護隊伍,發動羣衆,建設“零盜獵社區”,推廣實行“下套人”變“清套人”,常態化開展清套巡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清套除威脅——出動巡護人員3萬多人次,清繳獵套、獵具3800多個,拆除圍欄5.6萬餘米,取締非法加工場4處,查處盜獵案件7起,消除虎豹及有蹄類動物面臨的威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豐富食物鏈——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專項行動,各分局共設置補飼點300餘處,成功救助野生動物140餘隻,其中梅花鹿117頭,爲東北虎豹提供了豐富的食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恢復棲息地——通過植樹種草、關閉礦山、退耕還林等措施,恢復東北虎豹的棲息地。“東北虎豹適宜生活在針闊混交林中。”陳曉才說,“在退耕還林、廠礦退出後形成的區域,通過人工干預,營造這樣的環境,將以往被村屯、廠礦隔離而破碎化的棲息地連接在一起,給東北虎豹的生存繁衍與擴散,提供更多廊道與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虎豹增加,監測到東北虎一家五口“巡山”畫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曉才介紹,虎豹局成立兩年來,通過多種保護措施,以及當地百姓的大力支持,生態環境發生可喜變化,梅花鹿、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種羣數量明顯提升,爲保障東北虎豹的生存與繁殖創造了必要條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北虎豹種羣明顯增加。在虎豹局設立之初,監測到東北虎27只,東北豹42只。兩年來,監測到新繁殖的老虎幼崽就達到10只,2018年10月5日,還監測到一虎四崽、一家五口“巡山”、嬉戲的珍貴影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虎一般一胎生兩隻,像這樣生下四隻、並且都很健壯活潑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這說明老虎的食物非常充足。”陳曉才解釋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北豹方面,也經常監測到大豹帶兩隻小豹活動的珍貴影像。新繁殖的幼豹至少監測到6只,令人振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監測,目前至少有東北虎、東北豹繁殖家族各5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智能檢測,“看得見虎豹、管得住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面積1.46萬平方公里,山巒起伏,植被多樣,如何才能高效巡護?要靠科技化、智能化管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虎豹局正在推進“天地空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目前,已經架設監測相機1600餘臺,記錄虎豹影像、蹤跡近千次。已經建成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體系500平方公里小試工程,虎豹局建設開通了監測平臺,實現了“看得見虎豹、管得住人”的良好開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曉才介紹,監測網絡中,“天”是指我國的北斗衛星系統,能夠對巡護人員、車輛、設備進行精準的定位與導航;“空”是指無人機系統的監測;“地”是指無線傳輸的遠紅外相機和智能巡護系統以及資源管理系統等組合在一起的綜合指揮管理平臺,能對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種羣進行監測,並實現了監測視頻與影像的隨拍隨傳、實時傳送,“監測到就能拍到,拍到了就能傳遞,監控平臺就能看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基層管護人員還配備了智能巡護終端,發現野生動物以及其他情況時,可以隨時傳送到監控平臺,便於對野生動物救助、森林病蟲害、森林防火、自然災害等進行及時發現、預警和處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巡護終端對巡護員的巡護軌跡可以進行跟蹤,能隨時調取,能實時進行無線傳輸與無線通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巡護終端依託無線光纖網絡傳輸信息,實現了從以往手工填制巡護記錄到智能傳輸的轉變。”陳曉才說。\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x2WSaUAA9C\"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80\" alt=\"“山大王”舉家巡山 東北豹攜崽散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監測平臺上的道路監控畫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基層巡護信息都彙集到監控平臺這個“中軍帳”,就在虎豹局的會議室裏。工作人員操作電腦,“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與管理平臺”呈現在大屏幕上。平臺裏包括動物監測、巡護管理、防火監控、道路監控、基礎數據等欄目。隨着操作,大屏幕上時而是某地的監測設備分佈點位圖;時而是顯示每個人姓名、可進行實時通話的在線巡護人員列表;時而是某個區域的道路、天氣情況監控視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x2WrBS0gatF\" img_width=\"639\" img_height=\"358\" alt=\"“山大王”舉家巡山 東北豹攜崽散步\"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25日,監測平臺上出現的東北虎身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曉才表示,目前,“天地空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已經在500平方公里範圍內小試成功,今年年末,將實現5000平方公里覆蓋,到2020年,將在1.46萬平方公里內實現全覆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和諧共生,爲當地居民設置管護員崗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在保護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的同時,保障當地居民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曉才表示,既要保護自然,也要關注民生,人與自然要和諧共生。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範圍內有3.7萬餘戶居民、9.3萬餘人。根據目前的規劃,設置9600多個生態管護員崗位,提供給原來國有林區職工,讓他們由砍樹人變成管護人;設置13個入口社區,將來會建設生態文明展覽館、宣教館,進行宣傳、教育等工作,這些場館需要大量工作人員、服務人員、保障人員,以此可以緩解原有區域內居民的就業壓力;同時,這些場館的運行,需要第三產業來支撐,包括食宿、物流、交通等,都需要當地原住民來提供服務。\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99682630647860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