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永州日報記者 呂曉勇 通訊員 周鏡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編者按】\u003C\u002Fstrong\u003E“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85年前,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是中華民族革命史上的一塊豐碑,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決定黨和紅軍命運的湘江戰役中,爲保證中央紅軍主力順利渡過湘江,陳樹湘師長率紅34師6000戰士臨危受命、勇於擔當,浴血奮戰,以血肉之軀築就鋼鐵長城,以生命擔當使命,壯烈而出色地完成了中央軍委交給他們的後衛任務,創立了歷史功勳,爲中國革命寫下了悲壯而英勇的一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烈士姓名無人知曉,英雄功勳與世長存。湘江戰役的硝煙已經遠去,但紅軍忠魂與山高水長,長征精神共日月同輝。特別是陳樹湘師長斷腸明志、絕對忠誠的英雄壯舉,永遠激勵着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近期沿着紅三十四師在永州境內的行軍作戰路線進行尋訪,先後來到蔣家嶺、空樹巖、牯子江、石馬神等地,從當地老百姓口中及相關黨史資料中,瞭解到紅三十四師英勇卓絕的戰鬥歷程和許多鮮爲人知的悲壯故事,特將它整理成文,以專版形式推出,旨在與廣大讀者一道學習英雄、崇尚英雄,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烈士精神,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守初心、持恆心、強信心,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把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用奮鬥收穫幸福,用奮鬥書寫更加美好的未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Mq4v5CNnP\" img_width=\"500\" img_height=\"281\"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道縣仙子腳鎮蔣家嶺。何上進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蔣家嶺村臨危受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蔣家嶺位於道縣仙子腳鎮,都龐嶺北端,湘、桂兩省交界處,相傳此地昔爲蔣姓所居,故名蔣家嶺,是湖南通往廣西永安關的前沿地帶,地勢十分險要。湘江之戰是關係到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道縣蔣家嶺是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及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進入廣西,搶渡湘江的重要集結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4年10月10日晚,紅一方面軍的紅一、三、五、八、九軍團及中央機關共86000餘人,撤出中央根據地,踏上突圍西征的艱難歷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月18日,進入湖南境內的中革軍委將紅軍兵分兩路,一路前出道縣,一路前出江華,並決定在道縣至江華間渡過瀟水。11月25日清晨,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進駐道縣禾塘(今營江街道新屋村)一帶後,中央政治局在禾塘召開會議(史稱“禾塘決策”),提出從廣西渡過湘江的意見並進行討論,中革軍委沒有接受毛澤東等人不要入廣西過湘水的主張,決定分四路縱隊從興安、全州一帶搶渡湘江。下午17時,在道縣壽雁鎮豪福村,朱德以“萬萬火急”電,發佈了《關於我軍向全州、興安西北之黃山地域進軍的作戰命令》。同時,中共中央及總政治部發布了《關於野戰軍進行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戰役渡過湘江的政治命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時,紅五軍團34師作爲全軍後衛,在道縣以南審章塘鄉葫蘆巖、祥霖鋪鎮岑江渡一帶擔任阻擊追敵之任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月26日,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參謀長劉伯承在湖南道縣仙子腳鎮蔣家嶺村,召開34師團以上主要幹部會議,傳達了中革軍委給紅34師的任務:堅決阻止尾追之敵,掩護紅八、紅九軍團通過蘇江、泡江,爾後爲全軍後衛;萬一被敵截斷,返回湘南發展游擊戰爭;但儘可能趕上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伯承以極其堅定的語調說:“朱總司令、周總政委要我告訴你們,軍委相信紅34師能夠完成這一偉大而艱鉅的任務。”最後,劉參謀長語重心長地告誡陳樹湘、程翠林、韓偉、侯中輝等同志:“在重兵壓境的情況下,把軍團的殿後任務交給你們師,這個擔子很重啊!你們既要完成軍委賦予的任務,又要有萬一被敵截斷後孤軍作戰的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樹湘、程翠林和韓偉等人聽到朱總司令、周總政委下達的命令,很是激動,幾乎不約而同地宣誓:“請軍團首長轉告朱總司令、周總政委,我們堅決完成軍委賦予的任務,爲軍團爭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兵貴神速,接受命令後,陳樹湘和程翠林等師團指揮員邊走邊分析形勢,並做出部署:扼守蔣家嶺至永安關、雷口關地域,節節阻擊周敵。在掩護紅八軍團通過泡江、蘇江後,迅速西進,在文市、水車一線佔領有利地形,阻擊追敵周渾元等部,保證主力部隊渡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月27日,紅34師按照朱德電令,扼守蔣家嶺、永安關、雷口關地域,節節阻擊周敵。27日晚,紅34師經蔣家嶺、雷口關進入灌陽縣,在水車一帶佈防阻擊追敵。從28日拂曉,血戰至29日中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9日15時,中革軍委急電紅五軍團,要求34師迅速擺脫敵人,於30日晨接替紅六師第十八團防務,主力應控制於楓樹腳,頑強保持上述的地域,以抗擊灌陽之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月30日晨,紅34師主力在水車掩護最後一支部隊紅八軍團離開灌陽,立即趕往新圩楓樹腳接防。第二天即12月1日上午,紅三十四師趕到時第十八團餘部已經轉移,通往湘江的大道被切斷。江東只剩下紅34師,陷入孤軍奮戰的險惡境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日1日5時,中革軍委主席朱德萬萬火急電示陳樹湘和程翠林:34師應力求在楓樹腳、新圩之間乘敵不備突破敵圍,然後以急行軍西進大塘圩……在這種情況下,應最堅決的作戰,直至最後的一個戰鬥員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日1日10時,中革軍委主席朱德電示陳樹湘和程翠林,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已於晨時勝利渡過湘江,突破蔣介石精心設下的第四道封鎖線,“34師已完成掩護任務,應迅速經界首或界首以南過湘水歸還主力。”紅三十四師由此往全州方向尋找機會過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2日中午,紅34師進入全州蕉江鄉的界頂,當晚宿營於箭桿菁。12月3日晨3時,越過1900多米的寶界山,轉北向白露源接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3日下午,當紅34師行至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黃陡坡一帶,突遭桂敵夏威部第四十四師的埋伏堵截,傷亡慘重,師指揮所電臺被炸,與軍委失去聯繫。政委程翠林及侯中輝、彭竹峯等團級幹部相繼壯烈犧牲。紅34師改向興安以南前進,又遇桂、湘敵層層阻擊,渡江已無希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4日下午,陳樹湘率餘部800餘人從灌陽縣新圩與楓樹腳之間的板橋鋪穿越全灌公路時,與桂軍二十四師及第七軍獨立團遭遇,隊伍再次被打散,僅400餘人突圍出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5日凌晨3時許,伍銘烈、易生玉等率民團二三百人和桂軍一部共千餘人又向紅34師宿營地進攻。戰鬥異常激烈。紅34師400餘人孤軍奮戰,兵力、糧食、彈藥都得不到補充。在這生死存亡之際,100團團長韓偉提出“不能坐以待斃,應立即突圍”。韓偉主動請戰,率該團150餘人擔任後衛,藉着夜色,掩護師長陳樹湘率師直機關和101團,102團共300多人衝出重圍。韓偉見師主力已遠去,便邊打邊撤,率部跟上紅34師主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5日晚,紅34師主力剛剛通過敵人貓兒源據點(苗源一帶),正準備由先公壩渡灌江時,不料被擔任警戒任務的一隊敵人發現,開槍攔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形勢危急,千鈞一髮。100團團長韓偉率領一百多號人堅決狙擊,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韓偉率部且戰且退,當退到灌陽縣西山鄉下澗村至興安縣漠川鄉協興村交界的轎頂山一帶時,全團僅剩下30多人。敵人吆喝着瘋狂地向韓偉一行逼近。韓偉命令戰士們化整爲零分頭突圍。自己打完最後一顆子彈,便大喊一聲“砸掉槍支,跳崖!”喊罷,帶領5名黨員戰士吸引敵人,在灌陽縣西山鄉下澗村至興安縣漠川鄉協興村交界的轎頂山一帶大石頭區域縱身跳下了山崖。後來,韓偉幸獲協興村草藥醫生王本生藏匿救治,最終倖免於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韓團長和100團戰友們的掩護下,陳樹湘師長和王光道師參謀長帶領101團,102團戰士轉到水車的八工田附近渡過了灌江,沿泡江翻過都龐嶺癩子山,再次轉戰湘南,12月7日轉移到道縣月岩林場(現壽雁鎮)的空樹巖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NACLS4sGG\"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63\"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湘江戰役紅34師行軍示意圖\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NXFaFGXIb\"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54\"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紅軍用過的信號炮、手雷。周鏡忠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空樹巖村短暫休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Nx3h901YM\" img_width=\"500\" img_height=\"666\"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道縣壽雁鎮空樹巖村。周鏡忠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空樹巖村,紅軍在這裏幫老百姓砍柴挑水,對老百姓講,再過兩年,窮人沒有飯喫的有飯喫,沒有衣穿的有衣穿,沒有屋住的有屋住。紅34師還召開羣衆大會,積極發動羣衆,並寫了“工農紅軍是自己的隊伍!”“打土豪分田地!”“打倒何鍵纔有出路!”“只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等標語,號召青年農民積極投身革命,以擴大紅軍力量,繼續堅持與敵人鬥爭。由於國民黨廣西地方民團大批從灌陽方向尾追而來,紅軍爲保存力量,又避開敵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8日,沿着都龐嶺山麓自西而東,向道縣與永明交界的山區退卻。到達清塘小坪村附近時,道縣國民黨地方武裝——縣保安大隊200多人聞訊趕來攔截。紅軍與敵人激戰半日,斃敵數名,擊退敵人,補充了部分槍支彈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9日,陳樹湘帶領紅34師從道縣營樂源進入永明(江永縣)千家峒之大溪源、大宅腹、劉家莊。國民黨道縣保安團200多人尾追而來,永明縣“鏟共義勇隊”義家紳中隊在楓木坪堵截,300多名紅軍戰士被困在三峯山下的峽谷裏。陳樹湘命令戰士們在劉家莊搶佔有利地形,經過一番激戰,窮追不捨的道縣保安團抬着30多個傷亡人員逃回道縣。紅軍1名連長和3名戰士也血灑劉家莊。在楓木坪堵截紅軍的“永明鏟共義勇隊”看到道縣保安團敗逃,也退避到三峯山下的程義家。連續作戰、疲勞至極的紅軍戰士,在夜幕掩護下,越過楓木坪隘口,到甘益村至上江圩的茶山裏露宿,得到短暫休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牯子江中身負重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OW9QvnCmS\"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75\"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江華橋頭鋪牯子江。周鏡忠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4 年 12 月 10 日,陳樹湘帶領紅34師過江永上江圩浮橋,遭到道縣立福洞地主武裝襲擊。從立福洞衝出包圍後,經道縣下蔣,來到江華橋頭鋪附近的牯子江渡口,開始渡江。陳樹湘仔細觀察河面升起的白霧,兩岸密林裏顯得異常寂靜。具有豐富戰鬥經驗的陳樹湘,判斷這裏可能有敵人設伏,命令戰士們做好戰鬥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果然,當陳樹湘所乘的木船渡至河心時,埋伏在兩岸的江華保安團一湧而出,向紅34師發起突然襲擊。牯子江頓時槍聲大作,紅軍傷亡慘重。師長陳樹湘在船上指揮戰鬥,保安團頭子發現陳樹湘是紅軍指揮員後,命令一個槍手瞄準陳樹湘射擊,陳樹湘不幸被子彈擊中,腹部受了重傷,腸子流出。陳師長強忍着劇痛,指揮部隊搶渡牯子江後,受傷過重暈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戰士們爲師長陳樹湘作了簡單的包紮,用臨時製作的簡易擔架抬着陳樹湘,突破敵人的層層堵截,打退敵人的一次次追擊,經江華縣的界牌、道縣的井塘鄉、蚣壩鎮,向道縣四馬橋鎮方向前進。江華、永明兩縣保安團一路尾隨,緊跟追來。敵道縣保安團聞訊,也趕到四馬橋追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部隊連續行軍作戰,指戰員又得不到休息,加上天氣原因,飢寒交迫,隊伍大量減員。紅軍到達四馬橋鎮時,只剩140餘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11日,紅34師到達道縣四馬橋鎮早禾田村,又遭到道縣保安團第一營的阻擊,紅軍邊打邊走,退至銀坑寨佔據有利地勢,再次擊退了敵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退敵人數次進攻後,陳樹湘在擔架上與王光道等人開了一個緊急短會,認真分析了眼前的嚴峻形勢。陳樹湘告訴戰士們:敵人還會組織更大的反撲,可能會出現種種意料不到的情況。他命令部隊改變由長征原路退回的計劃,要衝出重圍,到九嶷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陳樹湘考慮自己傷勢嚴重,行動不便,再三堅持留下來掩護。王光道無奈,只好服從命令。會議決定:爲了保存革命的火種,由陳樹湘帶人掩護,由參謀長王光道帶領紅34師餘部突圍,衝出一個算一個,在洪塘營瑤族鄉的牛欄洞集合,進入九嶷山區,在湘南打游擊,建立革命根據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12日,陳樹湘師長剛剛在富足灣村(小週塘村)後饅頭嶺佈置好掩護陣地,敵江華、道縣、寧遠三縣的保安兵就蜂擁而至,猛撲而來。紅軍戰士正組織還擊時,省保安軍成鐵俠部隊也從寧遠魯觀洞方向趕來,饅頭嶺後面突然響起槍聲。前有阻敵,後有追兵,形勢十分嚴峻。陳樹湘當機立斷,不顧兩名警衛員的再三勸阻,掙扎着走下擔架,命令一個班在饅頭嶺,另一個班搶佔饅頭嶺對面山頭打掩護,其餘由王光道參謀長率領,迅速衝過敵人的火力網。陳樹湘師長率兩個班的戰士佔據饅頭嶺及對面嶺的有利地形,有效地阻擊了敵人,突圍的同志們安全脫險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13日,突圍出來的紅34師餘部在參謀長王光道率領下,翻過道縣大蜂山來到牛欄洞。是夜,紅34師在寧遠縣灣井圩附近遭遇尾隨而來的湖南省保安軍成鐵俠旅和道縣、藍山、寧遠三縣保安團的合擊,退向香花鋪小南海。14日深夜,紅34師餘部再遭省保安軍的猛攻,激戰半小時,王光道負傷,11名戰士犧牲。12月15日,紅34師餘部撤至魯觀洞,王光道與101團通訊員陳真清、唐明德、劉南仔、花機關等5人分別留在魯觀的上洞、花盤洞等村養傷。16日,紅34師餘部約八十人退至道塘一帶,又遭保安軍襲擊。17日,紅34師餘部分成兩路,一部經牛頭江進入藍山縣古城一帶,一部經住龍門進入江華縣。21日,紅34師餘部在茶盤坪被敵包圍,大部分壯烈犧牲,少數被衝散。至此,紅34師這支戰功赫赫的紅軍勁旅,血灑瀟湘大地,悲壯地完成了鋼鐵後衛的神聖使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12日,陳樹湘率兩個班掩護王光道餘部突圍後,負責掩護的兩個班戰士也先後犧牲。陳樹湘怕拖累大家,命令倖存的兩名警衛員、一個修械員趕緊衝出去,不要管他。3名戰士一聽,心如刀割,他們怎能離開敬愛的師長呢。3人不由分說,強行把陳樹湘扶上擔架,抬着他緊急轉移,就地隱蔽在饅頭嶺上的一個巖洞裏養傷。該巖洞入口窄,洞內寬,洞內有大廳、指揮台、上下層樓、地下河、風巖、雨巖、仙人田、鐘乳石等,適合隱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fE2RTRZK3\" img_width=\"500\" img_height=\"452\"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陳樹湘養傷的巖洞。 周鏡忠 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12日至17日,因敵保安團大部去“追剿”王光道等餘部,陳樹湘暫時得到短暫休息,當地百姓周昌榮感念紅軍是自己的隊伍,還安排一名10歲的小男孩悄悄送來紅薯等食品和一些跌打損傷藥品給陳樹湘師長療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17日,道縣保安團第一營營長何湘再派縣鏟共義勇隊滿山滿嶺去搜紅軍。陳樹湘帶領警衛員等3人衝出巖洞,再次突圍。因彈盡糧絕,陳樹湘師長及警衛員在饅頭嶺下馮督廟(洪都廟)不幸被縣鏟共義勇隊圍困搜捕。此時,道縣“鏟共義勇隊”排長張勝帶着一名被捕的小紅軍趕到廟前。小紅軍走近陳樹湘身前一看,情不自禁地喊道:“陳師長,您在這裏!”張勝由此知道陳樹湘的身份,欣喜若狂,忙叫手下抬來一頂轎子,把陳師長抬到四馬橋圩僞營部所在地——謝德堂(布鋪)家門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fb7O5VnMs\" img_width=\"500\" img_height=\"600\"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油畫展現陳樹湘在蚣壩鎮石馬神村斷腸明志的情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石馬神村 斷腸明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17日,敵人把陳樹湘師長抬到四馬橋鎮的一間藥鋪裏。道縣保安團第一營營長何湘企圖從陳師長口裏得到紅軍的情報,軟硬兼施進行誘降,送飯送藥,遭到陳師長的痛斥,並拒醫拒食,敵人無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 月18日拂曉,敵人將陳樹湘抬往道縣縣城,向上司邀功。上午8 時許,當行至道縣蚣壩鎮石馬神村麒麟廟時,陳樹湘乘敵不備,咬緊牙關,忍着劇痛,用手從傷口伸入腹部,牙手並用,絞斷腸子,壯烈犧牲,時年 29 歲,實踐了他“爲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豪邁誓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樹湘斷腸明志的蚣壩鎮石馬神村位於道縣縣城東南方向,距四馬橋鎮直線距離8公里,距道縣縣城30公里。石馬神村荊山麒麟廟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有古建築7棟。廟內供奉蔣柴楊三位相公。蔣相公,是武將;柴相公和楊相公是蔣相公的副將。因石馬神距離萌渚嶺大山近,匪患出沒。爲解荊山18村常年受匪患之苦,蔣相公帶領柴、楊兩位相公率部剿匪,戰功卓著。在一次剿匪戰鬥中,蔣、柴、楊均戰死在大嶺塘附近的倒涼亭。荊山18村羣衆感念三位相公的恩德,於是砌廟紀念。他的戰馬不捨舊主,化爲石馬守候在麒麟廟前,石馬神便因之得名。清朝年間,太平天國在藍山戰敗,路經麒麟廟,一把火將廟燒燬。之後,羣衆集資重建。上世紀“破四舊立四新”的時候,羣衆將一部分廟宇拆毀,未經拆毀的部分用作荊山小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4年12月18日,《大公報》長沙版再次刊載陳樹湘犧牲的消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多年後,韓偉曾悲痛地回憶道:敵保安司令何漢(何湘)聽說抓到一名紅軍師長,高興得發了狂,命令他的爪牙抬着陳師長去向主子邀功領賞。陳師長乘敵不備,用手從腹部傷口處絞斷了腸子,壯烈犧牲。敵人將他的遺體抬到道江鎮齊家灣,讓別人看,還照了相,並將他的警衛員也殘忍殺害。他們將陳樹湘的頭割下,在道縣縣城示衆近兩天。12 月 20日下午2時,敵何鍵的“追剿總司令部”將陳樹湘的首級懸掛於長沙小吳門外中山路口的石橙柱上,並張貼布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2年3月23日,原道縣保安團長唐季侯在被審訊記錄中供述:陳樹湘師長由江華退下來,在牯子江過河負傷。上面要我派部隊追擊,我就派何湘營長帶一營去追擊。結果把紅軍師長陳樹湘在插花坪(富足灣)俘獲,另捕了他兩個通信員。後抬到西門外已死了(因陳樹湘在江華被打傷了),後將陳樹湘割下頭來,連那兩個通信員人頭一起送到僞省政府去。結果省府償(賞)了一萬元,道縣五千元,江華五千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道縣羣衆感念紅軍的恩德和陳樹湘的英雄氣概,冒着生命危險將陳樹湘及警衛員的遺體安葬於道縣縣城瀟水河畔上關橋頭的飛霞山下。2019年4月,陳樹湘墓被遷入道縣烈士紀念園。\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rcog1PTgxcv\" img_width=\"565\" img_height=\"199\" alt=\"追記陳樹湘師長及紅34師在永州的悲壯歷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陳樹湘師長犧牲地蚣壩鎮石馬神村麒麟廟遺址。周鏡忠 攝\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3959189982465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