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遜辦發〔2019〕26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共遜克縣委辦公室 遜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關於印發《遜克縣深入推進審批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便民化實施方案》的通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黨(工)委、黨組,駐遜中省市直單位,縣直各部、委、辦、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遜克縣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共遜克縣委辦公室 遜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6月20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遜克縣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的通知》(黑市辦文〔2019〕65號)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我幫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對合法合規的事項“馬上辦”,減少企業和羣衆現場辦理等候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做到“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切實提高“網上辦”比例。除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外,80%以上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能辦。已在實體大廳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企業羣衆補填網上流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對面向個人的事項“就近辦”,完善基層綜合便民服務平臺功能,將審批服務延伸到鄉鎮(街道)、城鄉社區等,實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對需要“一窗式辦理”的事項“一次辦”,通過審批流程再造、部門協同、集成服務,讓羣衆少跑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對審批時限長、審批覆雜的事項“我幫辦”,爲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無償幫助企業辦理審批事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需要現場踏勘、技術審查、聽證論證的,實行馬上響應、聯合辦理和限時辦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由縣政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公佈全縣“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我幫辦”審批服務事項目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深入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聚焦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企業投資、建設工程、民生事務等辦理量大、企業和羣衆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要求,逐項編制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推行一次性告知、一表申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建局、縣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科學細化量化審批服務標準,壓減自由裁量權,完善適用規則,推進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構建和完善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圖(表),實現網上可查、電話可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一)消除審批服務中的模糊條款,屬於兜底性質的“其他材料”“有關材料”等,應逐一加以明確,不能明確且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上一個審批服務環節已收取的申報材料,不再要求重複提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責任單位:縣司法局、縣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二)全面清理煩擾企業羣衆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減少蓋章、審覈、備案、確認、告知等各種繁瑣環節和手續。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採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覈驗的一律取消,開具單位無法調查覈實的證明一律取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三)確需保留的證明事項,要廣泛徵求意見,充分說明理由並對外公佈清單,逐項列明設定依據、索要單位、開具單位、辦理指南等,嚴格實行清單式管理。對保留的證明,要加強互認共享,減少不必要的重複舉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司法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大力推行審批服務集中辦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四)優化提升各級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功能,推動審批服務事項進駐大廳統一辦理。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爲綜合窗口,完善“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現“一窗通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我縣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短期內難以投入使用的客觀實際,規範現有政務服務中心及公安、稅務、人社、市場監管、民政、不動產等7個政務服務分中心“一站式”服務功能,完善集中服務模式,按照“能進必進、充分授權”的原則,推進全縣職能部門事項辦理向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綜合受理窗口、綜合受理辦公室集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受理窗口整合農業農村局、文廣旅遊局、林草局等無辦事大廳的13個部門207個承諾辦結事項入駐,部門辦事窗口整合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農機中心、公路發展中心4個部門的32個受理專業性較強的且相對高頻的行政許可事項及相關行審人員全部入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安局、稅務局、人社局等7個政務分中心應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站辦結”的原則,在分中心辦事大廳設置綜合受理窗口,將原在業務科室受理的總計485個政務事項全部向對應辦事大廳和綜合受理窗口集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廣旅遊局、司法局等8個單位暫不宜入駐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的40個即辦事項,應在本單位設置綜合受理辦公室,相關即辦事項和工作人員向綜合受理辦公室集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單位需在6月30日前完成相關事項和工作人員的入駐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五)完善政務服務效能監督,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過程和結果公開公示,接受社會監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縣發改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着力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六)打破信息孤島,統一明確各部門信息共享的種類、標準、範圍、流程,加快推進部門政務信息聯通公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七)完善網上實名身份認證體系,明確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印章法律效力,建立健全基本標準規範,實現“一次採集、一庫管理、多方使用、即調即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人民政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八)建設統一的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臺,除因專業性強、集成度高、諮詢服務量大確需保留的熱線外,其他熱線力爭做到“一號響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九)以審批智能化、服務自助化、辦事移動化爲重點,把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融合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創新便民利企審批服務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在全縣推開“證照分離”改革,紮實推進“照後減證”,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一)全面推動在建設工程領域實行聯合勘驗、聯合審圖、聯合測繪、聯合驗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住建局,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人防辦等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二)實行企業投資項目“多評合一”、並聯審批。對不新增用地“零土地”技改項目推行承諾備案制。已批准過的建設項目無需用地預審。原址進行維修改造等不涉及土地利用事項的項目無需用地預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住建局、縣人防辦等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三)在開發區推行由縣政府統一組織對一定區域內土地勘測、礦產壓覆、地質災害、水土保持、文物保護、洪水影響、地震安全性、氣候可行性等事項實行區域評估,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在實行“多規合一”基礎上,探索“規劃同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經開區管委會,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四)加快推進居民身份證、駕駛證、出入境證件、醫保社保、住房公積金等便民服務事項互聯互通、在線可查、異地可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人社局、縣衛健局、縣醫保局、縣住房公積金保障服務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五)推廣容缺後補、綠色通道、首席服務官和數字化審圖、告知承諾、郵政或快遞送達等便利化措施,推行預約辦理、同城通辦、異地代辦、跨層聯辦、智能導辦、一對一專辦等多種服務方式,多渠道多途徑提高辦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切實解決企業和羣衆反映突出的排號等號、耗時長、來回跑等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深化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改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六)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無法定依據的一律取消。對已取消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和證明材料,不再作爲行政審批的前置條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七)加快推進中介服務機構與主管部門脫鉤,切斷利益關聯。放寬中介服務市場準入,鼓勵支持各類資本進入中介服務行業和領域,破除中介服務壟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發改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八)對保留的審批中介服務事項要明確辦理時限、工作流程、申報條件、收費標準並對外公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縣發改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十九)對導致壟斷的行業政策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審查清理,除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外,各部門設定的區域性、行業性和部門間中介服務機構執業限制一律取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強化中介服務監管,全面開展中介服務信用評價,建立健全中介服務機構退出機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一)依託政府採購網設立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中介服務機構“零門檻、零限制”入駐,實現網上展示、網上競價、網上中標、網上評價。政府部門在審批過程中委託開展的技術性服務活動,必須通過競爭方式選擇服務機構,服務費用一律由部門支付並納入部門預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財政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二)按權責對等、權責一致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釐清審批和監管權責邊界,強化落實監管責任,健全工作會商、聯合覈驗、業務協同和信息互通的審管銜接機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三)堅持“雙隨機、一公開”原則,積極推進綜合監管和檢查處罰信息公開。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諾、信息公示爲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應用,推動政府審批服務、監管處罰等工作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有效銜接。探索智慧監管、包容審慎監管,提高監管的公平性、規範性、簡約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四)聯動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實現“事前管標準、事中管檢查、事後管處罰、信用管終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委編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五)梳理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檢查等執法類職權事項,規範程序、行爲和自由裁量權,推進嚴格公正規範文明執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司法局,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保障各項舉措紮實落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七)各有關單位、各鄉鎮要制定具體措施,建立工作任務臺賬,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將工作任務清單化、項目化,明確施工圖、責任鏈,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落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十八)將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納入政治生態考覈內容,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綜合考覈評價的重要參考、督促檢查的重點事項,適時開展督查督辦和明察暗訪,對賬盤點、問責問效,對改革任務落實到位、積極作爲的要通報表揚,對不擔當、不作爲、慢作爲的要嚴肅問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牽頭單位:縣營商環境局、縣紀委監委,責任單位:中省市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鄉鎮)\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9661209536153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