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海澎湃新聞網報道,7月28日,除美國之外的伊核協議簽署方在維也納舉行的新一輪“緊急會議”中,伊朗方面將英國扣押油輪的行爲與伊核協議相聯繫,指責此舉是“違反協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歐洲很多國家可能會加入(英國的護航聯盟),這表明歐盟與伊朗的關係正在發生明顯變化。

"\u003Cp\u003E英國扣押伊朗油輪一事持續發酵,攪動着原本就複雜的海灣局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海澎湃新聞網報道,7月28日,除美國之外的伊核協議簽署方在維也納舉行的新一輪“緊急會議”中,伊朗方面將英國扣押油輪的行爲與伊核協議相聯繫,指責此舉是“違反協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國方面也未鬆口。7月29日,隨着英國新任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斷然拒絕伊朗方面此前暗示的“油輪互換”提議,並堅持在霍爾木茲海峽派“歐洲軍”巡航,伊朗與美、英,乃至歐洲的矛盾也進一步激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幾乎在同一時間,伊朗方面宣佈將與“盟友”俄羅斯在霍爾木茲海峽開展聯合海軍演習,也引發了外界對於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猜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朗求讓步,英國不領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4日,英國海軍以涉嫌違反歐盟制裁、向敘利亞輸送石油爲名,扣押了運輸伊朗石油的“格蕾絲一號”油輪。對此,伊朗誓言要進行回擊。7月19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霍爾木茲海峽航行時扣留了懸掛英國國旗的“史丹利帝國”號及其23名船員,指責該油輪衝撞伊朗船隻,違反國際海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油輪互扣事件發生後,伊朗和英國頻頻相互“喊話”,但英國方面一直態度強硬。7月24日,自油輪互扣事件後,第一艘懸掛有英國國旗的商船通過了霍爾木茲海峽。當日,伊朗總統魯哈尼曾暗示,只要英國釋放扣押的“格蕾絲一號”,伊朗也會做出相應舉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朗並不尋求與‘某些歐洲國家’一直保持緊張關係。”魯哈尼在內閣會議期間進一步重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在此緊張局勢下,英國並未“領情”。7月24日,英國提出組建“歐洲軍”巡航霍爾木茲海峽,以保障歐洲油輪的通航安全。7月29日,新任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也斷然拒絕了伊朗暗示的油輪交換提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沒有交換條件。”拉布7月29日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這不是某種‘以物易物’,這是事關國際法和維護國際法律體系規則的問題。”拉布強硬指出,“這就是我們要堅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國的“蒙特羅斯”號護衛艦上週起已經開始在波斯灣爲懸掛英國國旗的船隻進行“護航”工作。而隨着英國目前擁有的最先進的戰艦——“鄧肯”號驅逐艦7月28日的抵達,英國目前在波斯灣的軍事“護航”存在已達到了兩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法新社報道,英國國防部表示,兩艘戰艦將在下個月一起進行護航任務。此後,“蒙特羅斯”號將進行定期維護,今年晚些時候將由“鄧肯”號取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霍爾木茲海峽的航行自由不僅對英國,而且對我們的國際合作夥伴和盟友們都至關重要。”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國愈發強硬的態度已經讓其與美國的立場越來越接近。拉布29日也堅稱,倫敦方面仍然堅持要求組建“歐洲軍”護航。“這不應該是某種地緣政治或是歐盟與美國的爭鬥。”拉布表示,“美國提供的支持對歐洲領導的倡議實現的可行性也非常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此,伊朗總統魯哈尼7月29日評論道,“外國勢力的存在不僅無助於該地區的安全,而且將成爲影響緊張局勢的主要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俄伊聯合軍演,對抗態勢加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美、英兩國欲集結盟友分別組建霍爾木茲巡航聯盟的同時,伊朗和俄羅斯這對“盟友”也發出了不同尋常的信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塔斯社報道,7月29日,正在俄羅斯訪問的伊朗海軍司令侯賽因·汗扎迪(Hossein Khanzadi)宣佈,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與俄羅斯國防部簽署了一份旨在擴大雙邊關係的諒解備忘錄。汗扎迪稱,“該備忘錄是首個同類備忘錄,可能會被視爲莫斯科與德黑蘭防務合作關係的轉折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汗扎迪還透露,俄羅斯與伊朗可能不久後將在霍爾木茲海峽地區舉行聯合海軍演習。“俄羅斯和伊朗的聯合演習預計不久將在印度洋舉行,可能在印度洋北部舉行,霍爾木茲海峽也包括在內。”汗扎迪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俄伊聯合軍演有對沖西方組建海灣護航聯盟壓力的涵義,有利於緩解伊朗面臨的壓力和阻止針對伊朗的可能軍事行動。”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志強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鄒志強認爲,在英國強硬激化矛盾的關鍵時刻,俄伊雙方宣佈將在敏感的霍爾木茲海峽舉行聯合軍演明顯具有針對性,這是感受到地區對抗升級的反應,以遏制衝突失控和向更危險的方向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個月,在伊朗擊落一架美國“全球鷹”無人機後,輿論認爲美國與伊朗已被推向了戰爭邊緣。而本月發生的英國和伊朗互扣油輪的事件,加劇了霍爾木茲海峽的緊張局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背景下,汗扎迪7月23日就曾表示,伊朗正在密切關注海灣地區的所有美國船隻,並記錄了它們日常活動的圖像。此外,汗扎迪還透露,伊朗將於2020年3月首次與“盟國”進行聯合海軍演習,但當時他並未具體指明哪些國家將會參與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朗此前曾多次與俄羅斯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包括2015年、2017年和今年年初舉行的海軍演習。汗扎迪今年1月表示,伊朗與俄羅斯海軍之間的合作“近年來不斷加強”,這種廣泛合作市“確保和平、穩定和友好的典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同的是,此前雙方的所有軍演基本上都在裏海進行,提出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霍爾木茲海峽進行軍演,尚屬首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軍事演習畢竟不是常態化的,與一旦組建成功的護航聯盟並不一樣。”鄒志強也指出,“俄羅斯的支持加劇了海灣地區戰略上的聯合對抗態勢,具體軍事層面主要還是要靠伊朗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漸失望的伊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美國力推海灣護航聯盟,到英國積極引領對伊朗進行施壓,當前的海灣局勢已經出現了新變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國7月9日提議加強保護伊朗及也門附近的戰略水域,組建“霍爾木茲海峽巡航聯盟”,但其盟友們態度冷漠,不願增加武器和兵力的投入。然而,油輪被扣事件後,伊核協議簽署方之一英國的強硬態度使得事態出現逆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路透社7月24日報道,歐盟三名高級外交官表示,法國、意大利和丹麥支持英國提出的“歐洲軍”海上巡航行動,以確保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船隻的安全。雖然歐盟各國在此問題上仍然保持謹慎,但這與美國上個月“拉攏”歐洲盟友入夥時所表現出的冷漠對比鮮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英國的要求,不是美國的要求,這能使歐洲人更容易團結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航行自由至關重要,這與美國對伊朗施加的極限施壓是兩個話題。”一位歐盟外交官表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歐洲很多國家可能會加入(英國的護航聯盟),這表明歐盟與伊朗的關係正在發生明顯變化。”鄒志強認爲,“伊朗對歐盟也快徹底失望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7月28日舉行伊核協議緊急會議結束後,德黑蘭代表團團長,伊朗副外長阿巴斯·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直接將油輪被扣一事與核協議談判掛鉤,認爲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已經違反了2015年的伊核協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態已經有了發展,例如,裝載有伊朗石油的油輪在直布羅陀被扣,這在我們看來已經違反了伊核協議。”維也納會談結束後,阿拉格奇在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採訪時稱,“伊核協議的締約國不得在伊朗出口石油方面製造任何障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拉格奇還表示,與簽署2015年伊核協議其餘國家舉行的緊急會議是“建設性的”,但如果歐洲人未能挽救該協議,德黑蘭將繼續“減少”對該協議的承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年底,由法國和德國牽頭與伊朗建立了一種規避美國製裁的特殊結算機制(INSTEX),這一系統目前已投入使用,但伊朗方面不滿足於該交易系統僅侷限於食品和藥品領域的功能,而是希望將這個“象徵意義”的機制擴大到對伊朗經濟起到實質補償作用的石油貿易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經濟補償無望,又遇“歐洲軍”巡航的軍事威脅後,伊朗顯然對歐洲挽救伊核協議的態度日漸失望。7月29日,在維也納會談結束後一日,伊朗原子能組織負責人阿里·阿克巴爾·薩利希表示,伊朗正計劃重啓阿拉克重水核反應堆的活動——而此舉是伊核協議所不允許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朗政治與國際研究所(IPIS)副所長賽義德·赫提布薩達(Saeid Khatibzadeh)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曾指出,伊核協議允許伊朗在其他簽署國無法兌現承諾或無法完全履行協議內容的情況下減少對該協議的承諾,但伊朗在減少履行承諾的過程中“非常謹慎”,因爲伊朗的最終訴求還是留住這份協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平衡,那麼對不起,我們承諾的‘對稱性’(proportionality)已經消失了。” 赫提布薩達指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季節)\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208794193761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