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掌握手工串珠技術的人越來越多,2016年9月時機成熟,李海燕創辦竹溪縣華傑手工編織扶貧車間,村裏的婦女既可以在車間工作,也可以在家裏代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水坪鎮通過培養一個出色的 “領頭雁”,扶持建立手工編織扶貧車間,帶動成立一支由280名婦女組成的手工串珠隊伍,她們用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來源:十堰日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訊員黃嬌宋明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穿針引線,串珠飛旋,年輕媽媽坐在家裏邊照顧小孩邊工作。這樣的畫面是如今竹溪縣水坪鎮水坪街村常見的一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水坪鎮通過培養一個出色的 “領頭雁”,扶持建立手工編織扶貧車間,帶動成立一支由280名婦女組成的手工串珠隊伍,她們用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支串珠隊伍的 “領頭雁”是水坪鎮婦聯執委、水坪街村婦聯主席李海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幾年前,水坪鎮很多婦女留守在家。爲了發揮婦女半邊天的作用,讓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在水坪鎮領導的支持下,李海燕自費去外地學習手工編織技術,然後聯繫供應商,成功將手工串珠項目引進水坪街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引進項目後,李海燕廣泛動員村裏的婦女參與進來。剛開始的時候來學手工串珠技術的人很多,大部分是年齡較大的婦女,她們沒有接觸過這一類的手工活,學起來很費力。李海燕不厭其煩地爲她們講解技術要領,引導她們勤加練習,最後都成了手工串珠能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掌握手工串珠技術的人越來越多,2016年9月時機成熟,李海燕創辦竹溪縣華傑手工編織扶貧車間,村裏的婦女既可以在車間工作,也可以在家裏代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扶貧車間創辦初期,部分婦女因嫌手工價格太低而心存疑慮。爲了讓她們堅持做下去,李海燕不僅自己帶頭幹,還送原材料上門並墊付工資,打消了她們的顧慮。每次見到遠村近鄰的婦女,李海燕都鼓勵她們通過手工編織實現增收。在她的宣傳下,一批貧困婦女開始從事手工編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竹溪縣華傑手工編織扶貧車間除了生產手工串珠外還生產汽車坐墊,手工編織的汽車坐墊以透氣性好、牢固、花型顏色豐富等特點備受市場青睞。目前,水坪鎮已有120戶280名婦女參與手工編織實現增收,其中包括60戶貧困戶。\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1687117090049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