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之,到2010年前後,包括黃志瑜在內,整個年級留在酒行業的大概也就十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志瑜也曾想過要回家,還去老家那邊看過酒廠,但最終還是決定留在四川。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ab8a43f766642938e96839922d1e1a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8\" alt=\"一個釀酒班的十年,“我爲什麼沒有離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個行業幹下去絕對有意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文 | 雲酒團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多年後,當黃志瑜回過頭看自己當年的選擇,所有促成他留在酒行業的人和事,都成了他慶幸和感謝的對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白酒行業這個講究時間沉澱的地方,他用十年讀懂了行業,也讀懂了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選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1986年出生的黃志瑜來說,今年是他進入酒行業的第十一個年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從河南安陽來到四川的時間,還要再早四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4年,自認爲高中生物學得還不錯的黃志瑜,在高考結束填報志願時,憑直覺選擇了四川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專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他的理解中,生物工程應該就是“穿着白大褂天天搞研究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初他並沒有打算在四川久待,家裏也計劃着等他一畢業就回安陽找個學校當老師去教生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到走進校園報到後才發現,這個生物工程專業原來是以白酒釀造爲研究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年輕人嘛,骨子裏多少都有些熱血,既來之則安之。加上父親愛喝點酒,四川又產好酒,漸漸覺出在四川做酒也還不錯,於是一待四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夏初,大學生涯正式結束,一個新的選擇擺在面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志瑜也曾想過要回家,還去老家那邊看過酒廠,但最終還是決定留在四川。很快,他在四川省釀酒研究所(下文簡稱“川釀”)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6961d65fc764e3bbd7207cae94fbbbf\" img_width=\"900\" img_height=\"500\" alt=\"一個釀酒班的十年,“我爲什麼沒有離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黃志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黃志瑜打定主意留在酒行業的同時,他的同學們也正面臨相似的選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川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是我國培養白酒釀造人才的主要高校之一,有着36年的辦學歷史。在四川名優酒企中,30%以上的技術和管理骨幹都畢業於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常來說,從這所學校畢業的人,想要找一家酒廠安頓下來,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然而,在黃志瑜所在的2008屆畢業生中,整個生物工程專業有92人,選擇從事酒行業的大概只有30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兩年後,據他所知還留在這個行業的只剩下10人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一年都不到就走了。”黃志瑜記得,同學中也有託關係進大廠的,但最後都沒有待下來,基本都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走,雖說各有各的理由,但總體也都差不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比較苦,天天凌晨3點上班,幹到中午,不太規律;二是酒廠所在的地方基本都比較偏,年輕人很少能耐得住寂寞;三是工資待遇——實際上也不差,每月兩三千的收入在那一屆畢業生裏面也算中等,但跟其中的辛苦相比,也就看不出什麼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之,到2010年前後,包括黃志瑜在內,整個年級留在酒行業的大概也就十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愛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琦也是這十分之一中的一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的他,已是四川豐谷酒業豐谷分廠的廠長,已經獨當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琦初來豐谷的時間是2008年,一來就下了車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一年的汶川大地震,豐谷酒業所處的綿陽也受到影響。很多工人都回家料理家事了,酒廠人手急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和陳琦同一批進廠的,大概有十三四個同學。有生物工程專業的,也有其他專業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是大學生,但那個時候也顧不上太多,所有人都先去車間。工人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哪個崗位缺人,就得頂上去。幾天下來,手上就磨出了繭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是剛走出校門的學生,沒幾個人做過這樣的重體力活。很難,內心也很煎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撐不住就離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琦原是山西人,上大學後纔來到四川。遠在家鄉的媽媽後來見到他,說他像是從煤窯出來的,很心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他最終還是沒走,因爲他當時的女朋友、後來的媳婦,也在那十三四個同學中,並且就是綿陽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愛情,陳琦選擇了留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在車間裏肯幹,什麼活都做,不推,廠裏上下都覺得這個新來的大學生很踏實。後來當新上任的生產老總想要在車間裏找個祕書時,大學裏有過文字功底的陳琦就被選中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年後,豐谷松埡基地籌建,陳琦就去負責基地的人事籌備、後勤等。建成後,他又負責了制曲中心的籌劃組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廠裏領導有意讓他在生產上再歷練一下,於是去麴酒車間做了3年副主任。去年年底,他正式成爲豐谷分廠廠長,負責分廠的全面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像他這樣紮根在廠裏的同學,還剩下7個人,本專業有3個,基本都是在管理崗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走的都走了,留下來的都是過來在工作中結識了現在的媳婦,或是在這邊安了家,就慢慢留在這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愛留下,這是一個出發點,但陳琦認爲,在豐谷的這十年多,也給了他很大提升。曾有名酒廠找過他,他都拒絕了。家庭固然是重要因素,但這些年豐谷對他的培養,也逐漸成爲他留在這裏的另一個理由。\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ca387e1cb2f4258bed6bdb76ac60047\"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40\" alt=\"一個釀酒班的十年,“我爲什麼沒有離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遺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佔金龍和黃志瑜、陳琦是同班同學,但不同於後兩人,他是選擇轉行的那一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也有自己的理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8年畢業後,作爲室友,他和關係不錯的黃志瑜最先一起進了川釀。汶川地震過後,想要離家人更近一些的佔金龍選擇回到老家東北,去了吉林的一家酒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初,他也想在本專業好好發展。2010年初還和留在川釀的黃志瑜聯手,做了一份關於東北地方高粱白酒發酵條件選擇的研究報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東北白酒整體還是以地方燒酒爲主,對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像四川那麼高。雖然專業對口,但發展前景似乎並無太多期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轉行,也是很自然的選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1年,佔金龍追隨愛人去了福建廈門,在那邊安了家,至今已有8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來他從事的實驗室分析設備行業,跟白酒多少還是有些關聯。比如在涉及到一些白酒檢測儀器時,他在大學學到的那些專業知識,便成爲他觸類旁通的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年的所學還有另外一個用途。有時在一些應酬場合,桌上擺了什麼酒,他總是能給出一些專業的解讀,“刷新一下其他人普通的認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偶爾,他也會懷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對於轉行這件事,佔金龍並沒有太多的遺憾。因爲他曾經嘗試過,也努力過,只是每個人的機遇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去廈門後,他和黃志瑜還曾見過兩次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次是川釀在金門高粱有個技術交流,離廈門很近,兩人便見了一面;還有一次是他去四川出差,黃志瑜組織了一次同學聚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他眼中,黃志瑜是當年那些同學裏面發展比較好的一個。因爲川釀的單位性質不錯,他又在本專業一直到現在,沒換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我們這樣做技術就需要沉澱,跟酒一樣,越陳越香。”佔金龍說。\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adf6730c52e448babd803c4cf695a36\"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一個釀酒班的十年,“我爲什麼沒有離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沉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黃志瑜剛到川釀的頭兩年,境況也不算太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時候一個月工資700元,算上績效加起來也就1000多。好在住宿有宿舍,喫飯有食堂,一個單身漢原本也花不了什麼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2009年交了女朋友後,多少還是有些經濟壓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川釀的條件也比較艱苦,本來和佔金龍兩個人還能作伴,最後卻也就剩他一個年輕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志瑜性格喜靜,能待得住,一個人在宿舍雖然感覺冷清了些,但有時看會書嚐嚐酒,倒也自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畢竟年輕,看到周圍同學一個個離開,心裏不是沒有過念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4fb594c1e5c42d0ac9b940e1eebe53c\"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一個釀酒班的十年,“我爲什麼沒有離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楊官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迷茫的時候,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楊官榮對他說了一句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在這個行業裏不沉澱個5年,就想着水平到多高,賺多少錢,那不現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話黃志瑜聽進去了,從此打消了回河南的念頭,決定正兒八經在酒行業先幹下去,把自身水平提升了再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1年底是黃志瑜事業開始有起色的一個重要節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是四川省一次職業技能考試。當時排名前20位的選手中,基本都是出自名酒大廠,只有他是來自於川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酒行業這個圈子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從那之後,業內逐漸有人提起:“哦,研究所有個黃志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這樣,算是真正開始入了行。機會和資源也隨之而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是在這一年,當年的女朋友成了他的媳婦。結婚後,黃志瑜的經濟狀況日益好轉,兩個人的生活也越過越安逸。曾經苦中作樂的日子,逐漸成爲往日時光中美好的回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時,距離當年楊所長跟他說那句話,也差不多正好是5年時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黃志瑜覺得,楊所長是他的貴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在很多同學眼裏,身爲國家級白酒評委的黃志瑜在專業領域已是頗有成就。他也很慶幸,自己多年前的選擇和堅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不僅是他,包括陳琦,還有其他留在這個行業的同學,經過這十年多的沉澱和積累,基本也都進入了一種比較穩定的人生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來也曾有學弟學妹向黃志瑜諮詢如何就業,他都很肯定地建議他們留下來,“這個行業幹下去絕對有意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離開的那些人,也有很多像佔金龍一樣,不是因爲不熱愛,而是因爲現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待遇,比如地理位置,再比如,是否有一個值得期待的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管這個目標是什麼,至少要有一條通道,讓這些年輕人知道,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最終可以抵達何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爲什麼選擇堅守酒業?文末留言等你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3686740158107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