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章阿姨琢磨着,這個公司送免費糧油和免費旅遊,看起來實力不凡,自己也得到了不少好處,現在自己還拿到了優惠券,在小鄧的又一番熱情遊說下,章阿姨當場“投資”了兩萬元,領到了一個據說價值不菲的玉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優惠、親情輪番上陣,“老乾媽”深陷詐騙套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見章阿姨有所猶豫,小鄧又多次打電話給章阿姨,向她噓寒問暖,還邀請她參加公司組織的去米果果小鎮的旅遊活動。

"\u003Cp\u003E來源:正義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義網紹興8月1日電(通訊員酈方家)60多歲的章阿姨這段時間心情很沉悶,原先認了一個貼心又能幹的“乾女兒”,還想通過投資理財帶着朋友一起賺點養老費。沒想到不但“乾女兒”跑了,投入的款項血本無歸,而且還被家人、朋友埋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玉石公司”以“免費”作餌,保本投資引人上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章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師。2017年,她在和朋友逛街時收到了一份傳單。派發傳單的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對章阿姨很是熱情,自我介紹說是瑞祥藝術品有限公司的業務員小鄧,公司剛在諸暨市開業,有很多優惠活動,可以領免費的糧油,還會組織免費旅遊。章阿姨一聽就來了興致,應邀去參加了小鄧公司的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章阿姨到了諸暨市瑞祥藝術品有限公司的會議室,發現裏面滿滿當當都是老年人。剛坐下不久,就有一名中年男子上臺介紹公司情況。在他口中,公司在雲南有玉石礦,也有玉石工廠,實力非常雄厚。但由於玉礦開採需要資金,所以公司特地推出一個互利互惠的“養玉投資”項目:客戶只要向公司投資一定金額,就能從公司領取一塊精品玉石,每個月還能拿到0.8%-1.5%不等的利息,同時在投資時間到期後,客戶只要將玉石還給公司,就能拿回全額投資款再加一定比例的投資增值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章阿姨聽到後不覺有些心動,玉石可以贖回,每個月還有利益拿,就算公司倒閉了,手上還有塊玉可以保值。但投資畢竟是大事,章阿姨還是想再考慮考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優惠、親情輪番上陣,“老乾媽”深陷詐騙套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見章阿姨有所猶豫,小鄧又多次打電話給章阿姨,向她噓寒問暖,還邀請她參加公司組織的去米果果小鎮的旅遊活動。畢竟是免費的旅遊,章阿姨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在旅遊時飯後,還舉行了遊戲活動,章阿姨也上臺參加了遊戲,並“幸運”地獲得了200元的投資折抵優惠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章阿姨琢磨着,這個公司送免費糧油和免費旅遊,看起來實力不凡,自己也得到了不少好處,現在自己還拿到了優惠券,在小鄧的又一番熱情遊說下,章阿姨當場“投資”了兩萬元,領到了一個據說價值不菲的玉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後,小鄧和章阿姨的關係更加熱絡了,小鄧經常打電話來噓寒問暖,還多次到章阿姨家喫飯,最後小鄧還認了章阿姨作“乾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來一段時間,小鄧又給章阿姨打來電話,說自己在工作上遇到了一點困難,離完成公司的考覈還差幾萬元錢,想要章阿姨幫幫忙。“乾女兒”的工作當然要大力支持,章阿姨不僅自己又拿出了兩萬元,還向自己的小姐妹們介紹了公司項目,並拿自己舉例,列舉投資好處。她的朋友聽了之後也非常心動,紛紛向公司投入了自己的養老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乾女兒”憑空消失,名貴玉鐲實爲玻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了一段時間,小鄧沒有聯繫章阿姨,章阿姨以爲小鄧工作繁忙也沒有特別在意。有天,章阿姨想邀請小鄧來家裏喫飯,打電話過去,發現是空號,自己的微信也被小鄧拉黑了。章阿姨又去了瑞祥藝術品有限公司,才發現公司已經關門,早已人去樓空。章阿姨這時候才感覺不對勁,連忙報警,結果大喫一驚:那個價值不菲的玉鐲經鑑定只值幾百元,“乾女兒”小鄧也根本不姓鄧,至於瑞祥藝術品有限公司從註冊登記伊始就是爲了集資詐騙,該公司宣傳的玉石礦和經營玉石業務等等也都是虛構出來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浙江省諸暨市檢察院對這起打着“養玉保養”可以增值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投資的集資詐騙案件提起公訴。案件中,冉某某及王某某、韓某某等人虛構公司生產經營玉石項目、養玉保養可以增值、公司在雲南開礦需要資金等事實吸引老年人投資,再以支付利息、增值費等作爲誘餌吸引老年人將自己多年的儲蓄投入到騙局之中,從本市60餘名老年人處非法集資140餘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鑑定,老年人“投資”後拿到的所謂高檔玉石僅值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甚至還有用玻璃冒充的,都是該公司從市場上批發得來,根本不值錢。公司的幕後操縱者王某某是一個集資詐騙的慣犯,在全國多個省份使用類似方法騙取財物。\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28192201359875
相關文章